楼璹《耕织图》流传考述

楼璹《耕织图》流传考述

论文摘要

中国古代有许多以描绘耕织为主要题材的图像资料,其中影响较大的莫过于南宋绍兴年间楼璹绘制《耕织图》。自南宋以后元、明、清各代皆有以楼璹《耕织图》为范本,不断改编、临摹、仿绘、镂刻、印制,从而出现了多种内容大致相同或不完全相同而风格各异的《耕织图》版本。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尤其是在农业史领域中对现存《耕织图》版本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楼璹《耕织图》流传过程中的文献零乱与真伪杂陈等问题,作梳理与考订工作,以尽可能还原其流传的历史过程,并对楼图在整个耕织图的系统中的地位给予一定的讨论和论述。现存主要的《耕织图》卷轴及刻本包括《宋人蚕织图》卷、元《程棨摹楼璹耕织图》卷、明宋宗鲁翻刻本(日狩野永纳重刻本)、《便民图纂》以及清康熙《御制耕织图》和雍正《耕织图》等,皆与楼璹《耕织图》有直接的继承关系。楼璹各图以农事条目划分,且可能追溯至据《尚书·无逸》篇绘制的《无逸图》。与此同时,文献中还记录了现已亡佚的元赵孟頫题诗、杨叔谦绘《耕织图》,其根据《豳风·七月》诗意,以月份划分各为之图,其可与以楼图并称为我国古代两大《耕织图》系统,影响深远。而文献中记录颇多的南宋刘松年《耕织图》亦可能属于这两系统之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楼璹《耕织图》流传考
  • 第一节 南宋时期楼璹《耕织图》的流传
  • 第二节 元代楼璹《耕织图》的流传
  • 第三节 明代楼璹《耕织图》的流传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宋人蚕织图》流传考
  • 第一节 《宋人蚕织图》流传考
  • 第二节 刘崧的问题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焦秉贞《御制耕织图》流传考
  • 第一节 康熙朝《御制耕织图》的产生与流传
  • 第二节 雍正《耕织图》的产生与流传
  • 第三节 乾隆朝《御制耕织图》的流传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
  • 一、有关《耕织图》分类的问题
  • 二、有关楼璹《耕织图》价值的问题
  • 三、有关楼璹《耕织图》图绘表现等本文尚未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表1:休宁程大昌家族科举仕宦情况表
  • 表2:楼璹《耕织图》流传简表
  • 表3:现存主要《耕织图》所绘人物数目统计表
  • 附:楼璹题《耕织图》诗
  • 附:赵孟頫题《耕织图》诗
  • 附图
  • 图1 佚名:《宋人蚕织图》(图绘及题跋局部)
  • 图2 现存清以前楼璹《蚕织图》版本中"祀谢"图局部与浙江民间"蚕皇"纸马
  • 图3 国内三种主要的古代《耕织图》出版物
  • 图4 梁楷(传),《蚕织图》
  • 图5 程棨,《程棨摹楼璹耕作图》与《程棨摹楼璹蚕织图》两卷
  • 图6 清代《耕织图》刻石
  • 图7 (日)狩野永纳翻刻明代宋宗鲁《耕织图》
  • 图8 《便民图纂》中"农务女红之图"
  • 图9 康熙《御制耕织图》
  • 图10 清乾隆《钦定授时通考》"谷种"、"蚕桑"门插图
  • 图11 清《雍正耕织图册》
  • 图12 战国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出土于四川成都百花潭,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其颈部"采桑图"饰
  • 图13 马和之(南宋)《豳风图》(局部)
  • 图14 现今道教宫观的张天师画像
  • 图15 熹平石经残石拓本
  • 图16 《蔡君谟十帖》后倪瓒、袁凯、陈文东与陈迪题跋
  • 图17 陈璧《临张旭秋深帖轴》
  • 图18 清代《御制耕织图》纹饰瓷器
  • 图19 清于潜县令何太青摹《御制耕织图》
  • 图20 杨屾《豳风广义》中《终岁蚕织图说》插图选
  • 图21 清代清漪园与圆明园"耕织图"景观
  • 图22 《王祯农书·农器图谱》插图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清代御制耕织图的编纂特征及文献价值[J]. 兰台世界 2015(18)
    • [2].实证中应注入人文关怀——由康熙帝推广《御制耕织图》说开去[J].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20(07)
    • [3].版画中的男耕女织——以康熙三十五年《御制耕织图》为中心[J]. 美术学报 2016(06)
    • [4].版画中的农业图像——以康熙三十五年《御制耕织图》为中心[J]. 美术学报 2016(01)
    • [5].清代御制耕织图的版本和刊刻探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6].康熙《御制耕织图》创作意义探析[J]. 现代装饰(理论) 2013(08)
    • [7].《御制耕织图》的前世今生[J]. 半月选读 2010(01)
    • [8].古籍中的书画及其阅读价值研究——以焦秉贞《御制耕织图》为例[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3(01)
    • [9].焦秉贞《御制耕织图》:康熙朝艺术风尚的见证者[J]. 美术大观 2019(10)
    • [10].康熙御制耕织图诗之“季兰”词义考[J]. 焦作大学学报 2015(02)
    • [11].康熙《御制耕织图》与乾隆《御题棉花图》透视学研究[J]. 艺术研究 2020(01)
    • [12].五套书系庆华东师范大学六十周年华诞[J]. 出版参考 2011(36)
    • [13].韩国收藏中国农业古籍概况[J]. 农业考古 2010(01)

    标签:;  ;  ;  

    楼璹《耕织图》流传考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