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古代有许多以描绘耕织为主要题材的图像资料,其中影响较大的莫过于南宋绍兴年间楼璹绘制《耕织图》。自南宋以后元、明、清各代皆有以楼璹《耕织图》为范本,不断改编、临摹、仿绘、镂刻、印制,从而出现了多种内容大致相同或不完全相同而风格各异的《耕织图》版本。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尤其是在农业史领域中对现存《耕织图》版本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楼璹《耕织图》流传过程中的文献零乱与真伪杂陈等问题,作梳理与考订工作,以尽可能还原其流传的历史过程,并对楼图在整个耕织图的系统中的地位给予一定的讨论和论述。现存主要的《耕织图》卷轴及刻本包括《宋人蚕织图》卷、元《程棨摹楼璹耕织图》卷、明宋宗鲁翻刻本(日狩野永纳重刻本)、《便民图纂》以及清康熙《御制耕织图》和雍正《耕织图》等,皆与楼璹《耕织图》有直接的继承关系。楼璹各图以农事条目划分,且可能追溯至据《尚书·无逸》篇绘制的《无逸图》。与此同时,文献中还记录了现已亡佚的元赵孟頫题诗、杨叔谦绘《耕织图》,其根据《豳风·七月》诗意,以月份划分各为之图,其可与以楼图并称为我国古代两大《耕织图》系统,影响深远。而文献中记录颇多的南宋刘松年《耕织图》亦可能属于这两系统之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清代御制耕织图的编纂特征及文献价值[J]. 兰台世界 2015(18)
- [2].实证中应注入人文关怀——由康熙帝推广《御制耕织图》说开去[J].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20(07)
- [3].版画中的男耕女织——以康熙三十五年《御制耕织图》为中心[J]. 美术学报 2016(06)
- [4].版画中的农业图像——以康熙三十五年《御制耕织图》为中心[J]. 美术学报 2016(01)
- [5].清代御制耕织图的版本和刊刻探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6].康熙《御制耕织图》创作意义探析[J]. 现代装饰(理论) 2013(08)
- [7].《御制耕织图》的前世今生[J]. 半月选读 2010(01)
- [8].古籍中的书画及其阅读价值研究——以焦秉贞《御制耕织图》为例[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3(01)
- [9].焦秉贞《御制耕织图》:康熙朝艺术风尚的见证者[J]. 美术大观 2019(10)
- [10].康熙御制耕织图诗之“季兰”词义考[J]. 焦作大学学报 2015(02)
- [11].康熙《御制耕织图》与乾隆《御题棉花图》透视学研究[J]. 艺术研究 2020(01)
- [12].五套书系庆华东师范大学六十周年华诞[J]. 出版参考 2011(36)
- [13].韩国收藏中国农业古籍概况[J]. 农业考古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