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远期疗效观察

回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远期疗效观察

论文摘要

[目的]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于中枢性或外周性神经病变导致膀胱、尿道功能失常,产生排尿障碍的一类疾病。此疾病在小儿泌尿外科发病率较高,主要病因是先天性脊髓发育不良,包括脊髓脊膜膨出、脂肪脊膜膨出、骶椎发育不良、脊髓纵裂、神经肠囊肿和脊髓栓系综合征等疾病,也可见于盆腔肿瘤或骶尾部畸胎瘤手术引起的盆腔神经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至今尚无一种简便、统一的方法,常需进行综合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差、膀胱容量低和顺应性差的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目前多数学者选择膀胱扩大术。这种手术可以改善膀胱作为一个低压容器的功能,从而保护肾脏,完成控制排尿。由于选用扩大膀胱的组织及手术方式不同,术后疗效不尽一致,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别也较大。本研究通过对行回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后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长期随访观察,评估这种手术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应用去黏膜回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儿32例,男23例,女9例,8例术前合并有双肾输尿管积水,3例单侧膀胱输尿管反流,26例盆底肌松弛。随访5-12年,对比手术前后主观症状(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尿流动力学检查、泌尿系超声及逆行膀胱造影,评价术后疗效。术后所有患儿定期复查电解质、肾功能及泌尿系超声,监测并发症。[结果]随访结束后26例(81.25%)临床症状好转或痊愈,6例(18.75%)无明显改善。手术前后ICI-Q-SF|司卷评分分别为(18.1±1.0)分,(7.8±2.5)分,t=14.688,P=0.000,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平均膀胱最大容量、膀胱顺应性、充盈末逼尿肌压分别为(0.134±0.058)L、(0.037±0.014)L·kPa-1、(4.861±2.283)kPa。术后最大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较术前明显增加,分别为(0.257±0.054)L,(0.103±0.032)L·kPa-1。充盈末逼尿肌压较术前降低,平均为(2.401±0.794)kPa。术后电解质、肾功能均正常。2例膀胱输尿管反流消失,1例无明显改变;26例术前盆底肌松弛患儿术后逆行膀胱造影显示膀胱颈口均高于双侧闭孔连线。远期并发症5例:4例症状性泌尿系感染,1例膀胱结石。[结论]回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儿并发症少,远期疗效比较理想。术后所有患儿都应定期随访,尤其是对于术后效果不佳的患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图
  • 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回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远期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