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谦抑若干问题研究

刑法谦抑若干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刑法谦抑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它并非完全得到人们的认同,诸如:强调刑法谦抑是否会放纵犯罪?刑法谦抑究竟在刑法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同时考察中国刑法实践,不难看出中华法文化包括刑法传统历来缺乏现代法治所需求的自由和权利意识。面对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突显的实际,在新的社会领域理应把一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予以犯罪化以稳定社会秩序,但盲目信奉刑法万能则会带来侵犯自由乃至导致专制的潜在危机。在构建法治社会的当下中国,虽然刑事立法的完善或许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但抓住后发优势,在刑事立法进程中恪守谦抑的价值追求,力使刑法适当地介入社会生活,无疑会为刑法法治奠定了良好的根基。这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刑法谦抑性的内涵、理论根基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在刑法谦抑的内涵界定上,作为刑法领域的一个理论,对它的研究不能回避其与刑法调整的关系。把打击和预防犯罪作为主要目的的刑法当然不能容忍与其精神相背离的刑法理论,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刑法谦抑在刑法介入社会生活方面主要着眼于力图正确划分刑法和其他规范的调整范围,进而达到限制刑罚膨胀的目的,这绝不意味着随意压缩刑法存在的空间,相反在迫不得已情况下刑法及时介入社会关系是刑法谦抑的应有之意;然后对刑法谦抑性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初步探讨,在评析相关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法理学的相关知识,认为:从实然角度而言,刑法谦抑是刑法的价值,从应然角度看它应制度化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其后通过着重分析刑法谦抑性的表现,提出刑法应当合理介入社会关系以及刑罚应当伴随社会文明的进程逐步宽和。由于刑法谦抑性的问题比较复杂,本文选取几项内容进行重点说明,至于刑法谦抑中的其它问题本人会在今后的时间里作进一步的研究,同时愿为引玉之砖,期待学界更多关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探讨了刑法谦抑的研究原因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内涵界定:刑法谦抑的意蕴。该部分介绍并评析了刑法谦抑内涵的理论纷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刑法谦抑性并非排斥在必要情况下的刑法介入,而是基于刑法补充性和刑法经济性的内在要求,为正确协调和恰当区分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调控范围,保证刑法既有效打击犯罪又不侵犯其他部门法的领域,要求人们对刑法介入社会生活宽度和深度进行慎重审查。第三部分:刑法谦抑的根基。首先,从社会根基看,刑法谦抑根源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元结构的形成,并在该部分中通过比较近现代刑法谦抑与古代慎刑思想的异同来正确理解刑法的谦抑性。其次,刑法谦抑的政治基础。无论是在直接民主制度下为防止多数人的暴政,还是在代议制民主制度下约束代表正确行使授权,都需要刑法谦抑性约束刑事立法以防止立法权的异化。再次,刑法谦抑的法理基础。首先从分析刑法的补充和经济属性入手,强调刑法要有限地介入社会关系,从而使刑法表现为谦抑;然后通过分析刑法作用的局限性,认为刑法并非万能,它应慎重地调整社会生活。第四部分:刑法谦抑性的定位。该部分首先介绍学界对刑法谦抑定位的诸多争论,并在对其评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1997年刑法颁布实施后,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罪刑法定、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虽然学界认为刑法的基本原则不以此为限,但其他的原则只是学理的概括和构想,不具备规范的意义。基于这种现实,我认为从实然角度看,刑法谦抑是一种刑法价值;从应然角度看,刑法谦抑理应法定为刑法的基本原则。然后,从实然和应然角度进行了具体论证。在应然角度方面,从法定为基本原则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符合基本原则的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第五部分:刑法谦抑的表现。文章认为刑法谦抑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罪之谦抑,即刑罚干预范围的准确界定。在这方面中,首先分析了刑法介入社会关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刑法介入的具体衡量标准;二是刑之谦抑,即刑罚宽和。在这部分中分析了刑罚宽和的价值基础以及影响我国刑罚宽和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利刑罚宽和的措施以期对我国刑罚宽和有所裨益。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内涵界定:刑法谦抑性的意蕴
  • (一) 谦抑性概念源起及学界争鸣
  • (二) 观点评析及本文观点
  • 1.刑法谦抑不等同于刑法属性
  • 2.刑法谦抑必须以有效惩罚犯罪为必要
  • 二、刑法谦抑的基础
  • (一) 刑法谦抑的社会基础
  • 1.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二元结构的形成
  • 2.近现代刑法谦抑思想与中国古代慎刑思想之比较
  • (二) 刑法谦抑政治基础
  • 1.直接民主制度下防止多数人暴政的需要
  • 2.代议制民主制度下约束代表正确行使授权的需要
  • (三) 刑法谦抑的法理基础
  • 1.刑法的补充属性
  • 2.刑法的经济性
  • 3.刑罚作用的局限性
  • 三、刑法谦抑的定位
  • (一) 学界争鸣
  • (二) 观点评析
  • 1.把谦抑定位为主义不切实际
  • 2.刑法谦抑不等同于刑法特性
  • (三) 本文观点
  • 1.实然角度来看,刑法谦抑是一种刑法价值
  • 2.从应然角度看,刑法谦抑应法定化为刑法的基本原则
  • 四、刑法谦抑的表现
  • (一) 刑法干预范围的准确界定
  • 1.从刑法介入社会关系的必要性来看
  • 2.从刑法介入社会生活动可行性来看
  • 3.具体标准
  • (二) 刑罚宽和
  • 1.刑罚宽和的价值基础
  • 2.影响我国刑罚宽和的因素
  • 3.对我国刑罚宽和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刑法谦抑主义与责任主义的契合[J]. 法制博览 2019(24)
    • [2].刑法谦抑主义的西方图景与中国表达[J]. 法学杂志 2016(06)
    • [3].刑法谦抑与中国刑事法治——1995-2009刑法谦抑问题研究综述[J]. 法制与社会 2010(21)
    • [4].刑法谦抑的合理蕴含与定位[J]. 华商 2008(11)
    • [5].刑法谦抑主义与规制缓和——以日本金融犯罪的规制为鉴[J]. 山东社会科学 2015(06)
    • [6].从理念到实践——刑法谦抑发展的必由之路[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 [7].刑法谦抑精神的概念分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 [8].论刑法谦抑主义的消减[J]. 法学杂志 2018(09)
    • [9].刑法谦抑主义的西方立场与中国定位[J]. 刑法论丛 2017(04)
    • [10].略论刑法谦抑精神的文化困境——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为视角[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11)
    • [11].窃取网络虚拟财产的入罪化思考——以刑法谦抑观为视角[J]. 云南社会科学 2017(02)
    • [12].刑法谦抑主义与《刑法修正案(九)》[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 [13].刑法谦抑主义视角下“收受礼金”入刑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5(09)
    • [14].刑法谦抑理念的现实考量与实践路径[J]. 人民司法 2013(23)
    • [15].刑法谦抑的边界[J]. 检察风云 2020(16)
    • [16].和谐社会语境下刑法谦抑之实践[J]. 新学术 2008(01)
    • [17].浅析刑法谦抑精神与人权保护[J]. 法制与社会 2011(08)
    • [18].刑法谦抑思想之根据[J]. 前沿 2011(14)
    • [19].当事人应否纳入伪证罪主体的刑法谦抑分析[J]. 人民检察 2008(20)
    • [20].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法介入——以刑法谦抑为视角[J]. 东南司法评论 2012(00)
    • [21].刑法谦抑的相对性探析[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2].刑法谦抑主义的渊源及理论基础[J]. 山西青年 2013(22)
    • [23].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刑法谦抑[J]. 商 2013(19)
    • [24].危险社会与刑法谦抑原则[J]. 人民检察 2010(03)
    • [25].刑法谦抑思想之理论定位[J]. 理论界 2011(06)
    • [26].浅谈社区矫正的法理基础——功利主义与刑法谦抑[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4(03)
    • [27].刑法谦抑理论下金融犯罪圈的界定[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28].以能动司法推动刑法谦抑理念的贯彻[J]. 沈阳干部学刊 2020(03)
    • [29].刑事法治与刑法谦抑[J]. 人民检察 2008(17)
    • [30].刑法谦抑内涵新解[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06)

    标签:;  ;  ;  ;  ;  

    刑法谦抑若干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