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音节结构中副词、形容词、名词作状语研究

三音节结构中副词、形容词、名词作状语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运用韵律句法学及语体学相关理论研究了三音节中副词、形容词、名词作状语的情况,揭示出:不同语体中韵律和句法之间的交互作用,句法决定韵律、韵律制约句法。因为句法决定韵律,离开句法研究韵律,即为无根之木;因为韵律制约句法,离开韵律研究句法,则不能揭示句法的本质。本文在前人三音节研究基础上,用语体、句法、韵律三个平面解释三音节中副词、形容词、名词作状语时的语体、句法、韵律属性,以期对三音节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第一章,概述三音节及三音节状中关系研究成果,进而总结目前国内外关于三音节的相关理论研究,如辅重原则、深重原则、信息量原则、重音无关说、“右向构词、左向造语”说等,从而奠定本文理论基础。第二章,进入论文的核心研究章节,重点研究三音节中副词作状语的韵律句法特征。文章研究状中关系时,引入了语体学的相关概念,并基于冯胜利(2006)语体研究的基础上,区分了书面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其中非正式语体包括书面非正式语体和口语语体两部分。由此区分了两类嵌偶词和两类合偶词,第一类只能用于书面正式语体中,严格遵守“句法自由、韵律黏着”的要求。第二类可用于非正式语体中,只有第二类嵌偶词和口语中的单音节副词才可能出现在三音节中作状语。并按照副词的句法表现区分了三类副词,饰CP副词、饰VP副词、饰V′副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1+2]和[2+1]两种音组模式的句法性质以及是否可以独立合法存在,进一步揭示韵律和句法之间的交互作用。第三章,重点研究三音节中形容词作状语时的韵律句法特征。根据语体区分两类嵌偶词和合偶词之后,从句法入手,分别分析单音节形容词以及双音节形容词修饰动词时的句法属性,即修饰动词词项还是修饰动词短语,修饰动词词项则三音节结构的句法性质是句法词,修饰动词短语时则三音节整体结构是短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独立时的合法性,找出其合法及非法的制约条件。本章对形容词能否作状语,以及区分“形+动”还是“副+动”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乱批评”、“老打架”中的“乱”和“老”发生了附缀化,并从句法和韵律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由此认为“老”、“乱”等词是处于副词和形容词之间的一类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研究[1+2]和[2+1]的句法属性,揭示韵律和句法之间的交互作用。第四章,重点研究三音节中名词作状语时的韵律句法特征。文章首先澄清了关于名词作状语的一些基础问题,如名词是否可以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和介词短语作状语之间的关系等,并提出名词作状语应当在语体框架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三音节中名词作状语,分析说明[1+2]出现于谓语位置与定语位置时合法与非法的成因,分析说明[2+1]时不同的句法属性,以及[1+2]和[2+1]的对立等等,充实了目前三音节中名词作状语的研究。第五章结语,总结三音节中副词、形容词、名词作状语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三音节研究中,“句法决定韵律、韵律制约句法”乃是本文的研究思路,通过韵律和句法之间交互作用来探讨三音节状中关系。强调“不能离开结构谈韵律,亦不能离开韵律谈结构”,同时区分了状中关系时不同语体的作用范围,认为综合运用韵律、句法和语体理论,厘清各自作用范围,方能探得三音节本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 0.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0.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0.4 本文的语料来源
  • 第一章 三音节及三音节状中关系研究综述
  • 1.0 三音节研究综述
  • 1.1 三音节状中关系研究综述
  • 1.2 三音节研究综述
  • 1.2.1 “辅重”和“深重”原则
  • 1.2.2 以语义为基础的研究
  • 1.2.3 王洪君的“重音无关”说
  • 1.2.4 冯胜利的“左向造语,右向构词”说
  • 1.3 本文的理论出发点
  • 第二章 三音节中副词作状语研究
  • 2.1 已有研究
  • 2.1.1 国内研究概况
  • 2.1.2 国外研究概况
  • 2.2 三音节中副词作状语现象及音节组配
  • 2.3 韵律句法学及语体相关理论
  • 2.3.1 “语体”相关背景理论
  • 2.3.2 韵律句法学相关背景理论
  • 2.4 现代汉语副词的句法分布
  • 2.4.1 研究范围
  • 2.4.2 句法分布
  • 2.4.3 原因探究
  • 2.5 三音节中副词作状语研究
  • 2.5.1 单音节副词作状语研究
  • 2.5.2 双音节副词作状语研究
  • 2.5.3 三音节中单双音节同义副词作状语对比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三音节中形容词作状语研究
  • 3.1 已有研究
  • 3.1.1 形容词能否作状语及相关研究
  • 3.1.2 区分“形+动”与“副+动”的形式标准
  • 3.1.3 “形+动”音节组配及成因分析
  • 3.2 三音节中形容词作状语研究
  • 3.2.1 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研究
  • 3.2.2 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研究
  • 3.2.3 三音节中单双音节同义形容词作状语对比研究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三音节中名词作状语研究
  • 4.1 已有研究
  • 4.1.1 名词能否作状语
  • 4.1.2 语体框架下的名词作状语研究
  • 4.1.3 名词作状语和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关系
  • 4.2 三音节中名词作状语研究
  • 4.2.1 单音节名词作状语研究
  • 4.2.2 双音节名词作状语研究
  • 4.2.3 [2+1]和[1+2]对比研究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的研究现状综述(一)[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10)
    • [2].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的研究现状综述(二)[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10)
    • [3].从《小石潭记》分析“名词作状语”[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18)
    • [4].名词作状语:文言现象与归规律[J]. 学语文 2017(03)
    • [5].英语名词作状语的结构及其用法[J]. 英语知识 2011(06)
    • [6].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名词作状语现象辨析[J]. 广西教育 2016(38)
    • [7].名词作状语的韵律句法研究[J]. 华中学术 2009(02)
    • [8].名词作状语长期延续的修辞动因[J]. 华中学术 2014(02)
    • [9].“名词作状语”的辨析、分类和延用[J]. 中学教学参考 2009(28)
    • [10].古汉语名词作状语现象的衰微[J]. 语文研究 2011(04)
    • [11].再论名词作状语[J]. 语文学刊 2009(01)
    • [12].理解概念是关键——从“笼归”看名词作状语的辨析[J]. 新课程(下) 2012(10)
    • [13].现代汉语成语中名词作状语探微[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3)
    • [14].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现象分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02)
    • [15].汉语四字格成语名词作状语现象考察——以《中国成语大辞典》为例[J]. 人文论谭 2009(00)
    • [16].樵夫熏虎[J]. 当代学生 2010(18)
    • [17].对“NV”状中式结构中的名词作状语的性质分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02)
    • [18].英语语法中英语名词作状语的语言现象分析[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3)
    • [19].“文言名词作状语是词类活用”说商榷[J]. 语文月刊 2011(01)
    • [20].文言文词类活用常见类型[J]. 黄金时代(学生族) 2016(03)
    • [21].名词作状语的隐喻思维特征及其语用效果[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4)
    • [22].名词作状语与名词作主语辨[J]. 语文学刊 2013(10)
    • [23].漫谈文言文中名词的活用[J]. 语文天地 2011(23)
    • [24].古代汉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几种用法[J]. 发展 2009(04)
    • [25].《史记》“狐鸣呼”非名词状语说[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7)
    • [26].浅议成语中蕴涵的古汉语现象[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07)
    • [27].“云”在“云+V”中的隐喻与衍生用法[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25)
    • [28].英语名词可用作状语吗[J]. 第二课堂(高中) 2010(10)
    • [29].英汉名词性状语的句法和语义特征[J]. 莆田学院学报 2016(04)
    • [30].八(下)第三、四单元知识梳理[J]. 初中生世界 2015(18)

    标签:;  ;  ;  ;  ;  

    三音节结构中副词、形容词、名词作状语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