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谈我州民俗陈列的艺术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赵雪[2](2013)在《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反映着世界,而绘画作为其中的一个门类,也同样具有精神生产活动的属性。但是,绘画创作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时常伴有进退维谷的状况,阻力与前进共生并存。绘画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困难的征服,困境的出现往往是思考带来的,它伴随出现的是上升的可能性。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作茧自缚,而要破茧成蝶。这其间包含着选择的问题,选择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明晰处境与知晓发展的空间。绘画作品传达的信息量时常少于它的承载量,信息量对于绘画本体来说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信息,即透过作品的气息所达到的移情或通感;另一方面是内部因素,即构成绘画自身要素之间的关系与来源。对于绘画现象的分析与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加清醒、准确地对绘画作品与画家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艺术鉴别力的形成和艺术立场的确立对于实践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将“借用”现象限定在绘画领域内进行探讨。我们知道,任何现象都会因不同的视角而不止一次地被重新审视和定位,甚至引起争议,正是这种包容性和对抗性的博弈为绘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开拓了无限的空间。绘画中的“借用”现象极其普遍且多样,其中既有图像间的“借用”,又有形式语言的“借用”,还有题材的“借用”。模拟、移植和改造是形成“借用”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绘画的终极目的要落实到创作上,靠创作来体现。因此,以创作为基准研究绘画现象非常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对绘画中“借用”现象的层层分析,试图去除其表面的遮蔽,进而界定现象属性间彼此的范畴和界限,并将其分为非创作状态、准创作状态、亚创作状态和创作状态四种性质类型。借此在绘画艺术发展的自律与他律的交织中批判地反省,借鉴地吸收。在研究最后探讨了绘画中“借用”现象与艺术的本质和创造力的关系,全文强化了画家自主创作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并期冀唤起绘画创作的精神重建,从而解决创作中的实际问题,实现艺术家自身确证的最大化。因为思想是绘画的灵魂,人文精神是绘画的体现,借助思维方式赋予绘画以生命则是艺术永恒的主题。
刘军平[3](2013)在《艺术与大众 ——洪毅然艺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纵观20世纪中外艺术的发展,以通俗性、平民性、日常性与流行性为特征的大众艺术逐渐成为主流。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不同国家有着特殊的转型与呈现方式。在“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中国,“艺术和大众”的变奏与不同阶段的历史主题相互呼应。其中,洪毅然的艺术思想极具典型性,其审美的大众化理论和公共参与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紧密地与“启蒙与救亡”、“权力话语与民众话语”、“民主化与多元化”等主题产生关联。洪毅然早年受“新文化运动”、杜威思想及普罗艺术思潮的影响。他在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期间,已将研究视角逐渐转向艺术理论的探索。后来,他在抗战艺术批评与美学大讨论中,其美学思想因具有鲜明的大众化色彩而风格独具。在20世纪80年代艺术新思潮的背景下,他从通俗化的视角来研究公众艺术审美,为当代设计美学理论的建构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他对物质形态(包括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进行的研究,为探讨20世纪中国设计美学理论的演进提供了重要思路。同时,洪毅然从生活和实用的角度来研究艺术,为后技术美学阶段探讨设计艺术的理论问题提供了思想养料。洪毅然主张艺术创作态度的平民化。他从生活意识的传达出发来探讨艺术本质的核心问题;从西画民族化与国画现代化角度将艺术创作推向民族与世界之间转换的辩证关系之中。洪毅然延续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倡大众的全民艺术美育,主张艺术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艺术接受方面,洪毅然广泛收集大量的民间语言材料,并着力研究大众的艺术审美习惯,从而形成了其“大众美学”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获得广泛的认可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美学界称为“大众美学的开拓者”。洪毅然的大众美学理论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一方面,它是20世纪中国在启蒙、救亡的主题下文艺大众化的延续;另一方面,它是大众生活美学向大众文化的过渡,一定程度上又可视为当代消费艺术的前兆。洪毅然在以视觉图像的形式传达艺术思想的同时,还对美术史论研究给予了持续而高度的关注。这种史论结合、理论与实践并举的特点体现了其学术研究的丰富性。总之,洪毅然主张“艺术走向大众”和提升大众艺术审美。在艺术与大众的双向互动中,消弭艺术上精英与大众的界限,从而实现艺术自由、平等的民主化进程。本文以洪毅然的艺术思想为个案,采取上、下篇的叙述模式,上篇重在艺术史与美学史的梳理,下篇重在对其艺术理论进行阐释。在具体论述的过程中,全篇注重对一手文献材料和未刊稿的考察分析。笔者试图整合洪毅然的艺术理论体系,进而探索中国艺术大众化和公众艺术审美理论的发生与发展问题。
李朝霞[4](2010)在《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文中提出本文通过1950-1966年《美术》杂志及相关内容,探讨在“新中国的美术观”指导下的美术话语如何形成以及形成的机制,剖析这一时段中国美术的基本特征。《美术》杂志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机关刊物,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美术界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团结全国的美术家,利用舆论工具为社会主义的新美术服务。新中国美术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其指导思想是毛泽东的文艺观,其理论话语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逐步形成了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具有科学主义倾向的美术话语体系。在具体的话语实践中,有政策性的引导、理论性的批评、组织策划的讨论、各种消息的报道。前后121期的刊物既体现了话语的丰富性,同时也呈现了话语的敞开方式以及难以避免的遮蔽现象。文艺的政治化是20世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中国,这种政治化的文艺思潮直接依靠国家体制,在国家意识形态的调控下逐步形成,并左右着全国性的美术创作活动。也许,我们还不能用“百废待兴”这个词去看待新中国十七年的美术,但却可以用“破旧立新”一词说明这一时期美术思潮的基本性质。毫无疑问,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时代,不仅国家政治体制变了,国家意识形态变了,在美术创作上,也面临着思想的大转变与创作方法的大统一,而《美术》杂志也就在新中国美术思想阵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思想具有横扫一切的趋势,而这时必然存在着适应与不适应,顺畅与不顺畅,配合与不配合,改造与不改造等诸种问题,这些都会通过话语的种种方式得以反映。本文从四个方面,即“话语平台”、“话语实践”(含三个部分——“大众化”、“民族化”与“科学化”)、“话语的敞开与规避”及“话语的生产与传播”,系统地梳理这一时期《美术》杂志在新中国美术的话语实践中所作的努力及其结果,为新中国美术观的最初实践提供一个相应的历史阐释。第一章是“话语平台”,主要阐述新中国的美术观历史来源及现实基础。共有三小节:一是“五四”的新文艺观;二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三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文艺观。“五四”新文艺是在欧洲启蒙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文艺形态,与马克思的阶级观及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密切相关;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来自前苏联,具有明确的阶级性与政党色彩;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观,是五十年代由毛泽东提出,其标志着无产阶级文艺观的中国立场。第二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面向大众,尤其是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服务的文艺观,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就明确提出,建国后便全面推行,贯彻到美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其具体体现为创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同时推进工农兵美术创作活动,与“国画改造”运动相配合,重新讨论“雅”“俗”问题,美术创作开始朝向政治化,注重题材,强调主题,围绕形势,配合宣传。在大众化的美术运动中,美术也就成为政治斗争或阶级斗争的工具。因此,本章分三小节加以论述:一是“大众化”形象;二是“政治化”主题;三是“民俗化”方式。第三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新中国美术观”十分强调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自立,强调现代中国的国格自觉。建国伊始,当我们接受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就有人提出“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一说,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民族主体性焦虑同样都很突出;紧接着,美术界又分别在中国画领域及西洋画领域开展对传统笔墨的问题讨论及油画民族化问题的讨论,追求美术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社会主义话语和民族主体性话语相统一。因此,本章分四节加以论述:一是“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二是“现代彩墨”;三是“传统笔墨”;四是“意象油画”。第四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科学主义的思潮伴随着新技术革命几乎席卷20世纪的所有领域,“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提出请“赛先生”(science)来改造中国。科学,讲究事实与规律,而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除了崇尚写实精神外,也包含着意识形态化的技术问题讨论,并由此延及个人手法与创作风格,出现意识形态化的现象。因此,本章分两节加以论述:一是真实论与“写实性”;二是规律性与“典型”论。其中,引入一些典型的创作事例来分析论证。第五章是“话语的敞开与遮蔽”,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通过《美术》杂志对王式廓、林风眠、石鲁三人作品的不同态度,来分析新中国美术观需要哪些美术话语。因此,本章分三节加以论述:一是培育现实主义话语;二是削弱个体性话语;三是肯定富有积极意义的话语创新。第六章是“话语的生产与传播”,主要论述美术话语的生产体制、生产方式、以及它的传播载体与传播策略。批评文本就是话语的产品形式,也是话语流行的主要载体。而《美术》杂志本身就是体制的产物,故其一方面是新中国美术话语的生产者;另一方面又是新中国美术话语的传播者,其编辑思想与编辑工作,既在领会并推行国家的文艺政策,又在上下沟通,引导全国的美术创作方向。因此,本章分三节加以论述:一是王朝闻的美术批评;二是“美协”体制与画家的认同意识;三是《美术》杂志的编辑及策划选题。
李秋实[5](2006)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利用“身边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不能坐等客观教学条件的改善,要不断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充分利用身边美术资源,特别是本地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资源。美术教师应当重视对“身边资源”利用方法的研究,努力提高自身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努力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主要围绕美术教师如何利用“身边资源”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进行研究。 在第一章里,针对义务教育阶段“身边资源”进行了调查,为了对“身边资源”有整体上的认识、了解和把握,按照视觉与非视觉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视觉资源又可细分为自然物质资源和社会物质资源。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反映出几种不同类型的“身边资源”与义务教育阶段主要美术课程的对应关系。 在第二章里,首先阐述了影响对“身边资源”进行利用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不同群体的教育价值取向、教师对人的发展规律和现代学习观的认识、教师自身条件、教师的审美修养、“身边资源”条件、课堂教学条件等。 然后阐述了如何对“身边资源”进行利用的一般过程,以及对“身边资源”进行调查、选择与加工、采取的教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身边资源”进行调查的方法主要有参观、访问、探询、照相、录影、收集实物、绘图、记录、文献、问卷、网络搜索等,并阐述了对不同类型的“身边资源”的调查结果的整理方法。对资源的选择有三个基本原则:更方便找到、更加经济、更有利用价值。加工内容包括制作实物直观教具,多媒体图形、影像教具,确定资源的利用角度、预计并调整资源呈现方式等。采取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调控,课堂教学引导方法等,并对课堂教学情境和教学引导方法分别进行了分类整理。 在第三章里,首先阐述了对“身边资源”利用的三大共同特点,以及不同美术学习领域对不同“身边资源”利用的不同特点,然后结合一些具体案例阐述对不同类型的“身边资源”进行利用的方法,并在案例后作简要点评。
邢敏建[6](1984)在《试谈我州民俗陈列的艺术设计》文中认为民俗陈列,是博物馆陈列之一。她以各民族古老文化艺术、人民习俗为主要内容,是号召人民群众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开展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阵地。民俗陈列和博物馆其他陈列一样,如果仅有实物的陈列,简单的说明而缺乏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不仅不可能使观众理解展览的全部内容,达到应有的目的,更谈不上艺术的感染。陈列艺术设计是使正确的陈列内容与充分表现陈列内
二、试谈我州民俗陈列的艺术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我州民俗陈列的艺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内容及范畴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2 研究背景 |
1.2.1 文化政策的引领推动 |
1.2.2 绘画谱系自身的延展 |
1.3 研究缘起 |
1.3.1 思想突围 |
1.3.2 创作困境 |
1.4 研究综述 |
1.4.1 已有成果 |
1.4.2 相关理论 |
1.5 研究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价值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借用”现象的普遍存在与呈现样式 |
2.1 图像间的“借用” |
2.1.1 经典范式的力量 |
2.1.2 自我的衍生 |
2.2 形式语言的“借用” |
2.2.1 表现方法的程式化 |
2.2.2 表现形式的认同 |
2.2.3 时代风尚的流行 |
2.3 题材的“借用” |
2.3.1 宗教题材的“借用” |
2.3.2 神话题材的“借用” |
2.3.3 现实题材的“借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借用”现象的成因 |
3.1 模拟 |
3.1.1 复制 |
3.1.2 仿制 |
3.1.3 临摹 |
3.2 移植 |
3.2.1 个性语言 |
3.2.2 模件组装 |
3.3 改造 |
3.3.1 便捷立像 |
3.3.2 意图传达 |
3.4 小结 |
第四章 “借用”现象的性质及影响 |
4.1 非创作状态 |
4.1.1 作伪与代笔 |
4.1.2 机械复制 |
4.2 准创作状态 |
4.2.1 同类传承 |
4.2.2 异类效法 |
4.3 亚创作状态 |
4.3.1 语言套用 |
4.3.2 风格划一 |
4.4 创作状态 |
4.4.1 方法论 |
4.4.2 观念阐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借用”现象对绘画创作的启示 |
5.1 从“借用”现象看艺术的本质与创造力 |
5.1.1 艺术的本质 |
5.1.2 创造力 |
5.2 原创性之于“借用”现象 |
5.2.2 原始美术 |
5.2.3 民间美术 |
5.2.4 儿童画 |
5.3 “借用”现象中创造力的实现 |
5.3.1 “借用”现象中的个性表达 |
5.3.2 “借用”现象中的语言方式 |
5.3.3 “借用”现象中的实验手段 |
5.3.4 “借用”现象中的自由创造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附录一:图片来源 |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摘录) |
附录三:杨德树先生带领下的临摹实践教学 |
附录四:童心说 |
附录五:异质同构与异形同构 |
附录六:“新工笔”发展历程 |
附录七:借壳上市 |
致谢 |
(3)艺术与大众 ——洪毅然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中国现代公众艺术审美学术史回顾与研究思路 |
第一节、20世纪中国公众艺术审美研究的学术史 |
第二节、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释题与研究思路 |
上篇 |
第一章 洪毅然早年的艺术历程(1913-1937) |
第一节、现代艺术思潮对洪毅然早年的影响 |
一、“新文化运动”及杜威等人思想对洪毅然的影响 |
二、“时代画会”与普罗美术 |
第二节、洪毅然早期艺术创作中的转型 |
一、西方现代美术的影响 |
二、“大众思想”的萌芽:以《水灾》《湖滨》作品为例 |
第三节、“大众视角”与“为人生而艺术” |
一、“大众视角”指导下的艺术创作 |
二、艺术观念的转型:“为艺术而艺术”到“为人生而艺术” |
第二章 大众立场与烽火下艺术的现代性(1937-1949) |
第一节、抗战下的艺术活动与创作 |
一、四川抗战漫画社的运动 |
二、洪毅然的艺术创作:“流民图” |
第二节、抗战美术批评的大众立场 |
一、“艺术首先为抗战,其次为艺术” |
二、从“艺术宣传”到“宣传艺术” |
三、“大众化”不是“迎众”与“民间化” |
第三节、新写实主义艺术观与烽火下的现代性 |
一、新写实主义艺术是时代的、大众的 |
二、艺术科学化:大众的新写实主义艺术实施手段 |
三、烽火下艺术的现代性 |
第三章 洪毅然的社会功利派美学(1949-1989) |
第一节、洪毅然美学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化 |
一、“不得不”的改造 |
二、洪毅然在美学大讨论中的立场 |
第二节、不同时期对自然美的讨论 |
一、50年代的讨论 |
二、60年代的讨论 |
三、70年代末以来的讨论 |
第三节、实践美学的建构与阐释 |
一、洪毅然对实践美学的建构 |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认识拓展了实践美学的理解 |
下篇 |
第四章 洪毅然的艺术本质论 |
第一节、生活意识的传达 |
一、艺术即生活 |
二、现实的证悟 |
三、艺术与生活的边界 |
第二节、从方法论上探究艺术的本质 |
一、艺术史与社会学方法论的探讨 |
二、“科学方法论”的探讨 |
三、“美学方法论”探讨 |
第三节、“好本质的外在形式” |
一、价值论:本然与实然的统一 |
二、实体论: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第五章 洪毅然的艺术创作论 |
第一节、艺术家:创作主体的平民化 |
一、打破艺术家与一般人的界限 |
二、艺术家与大众一样的生活 |
三、艺术家修养就是人的修养 |
第二节、艺术大众化——国画现代化、西画民族化 |
一、30年代的论争 |
二、40年代的论争 |
三、1949年后的论争 |
第三节、“内容与形式”的讨论 |
一、“文革”前的论争 |
二、“文革”后的论争 |
三、形象与意象 |
第六章 洪毅然的艺术接受论 |
第一节、大众美学 |
一、艺术与实用的哲学基础 |
二、《大众哲学》到《大众美学》 |
三、《大众美学》的三个阶段 |
第二节、普及大众的艺术教育 |
一、艺术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
二、公众物质产品的艺术教育观 |
三、被大众接受的《大众美学》 |
第三节、日常生活艺术化 |
一、大众设计艺术的早期想象 |
二、大众美学与当代的生活美学 |
三、公众艺术审美在当代的发展 |
结论 |
附录一:洪毅然学术年谱 |
附录二:王琦、刘纲纪等访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基本概念 |
1 关于"新中国的美术观" |
2 关于"美术话语" |
二 研究对象与目的 |
三 研究路径与方法 |
四 新中国十七年美术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新中国的美术观"历史来源及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五四"新文艺观 |
一 欧洲启蒙思想与"现代"文艺观 |
二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与文艺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 |
一 高尔基与苏联的无产阶级文艺观 |
二 "党性原则"及其意识形态话语 |
三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延安新文艺观 |
第三节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观 |
一 毛泽东的提倡及其本义 |
二 周扬及文艺界"权威"人士的阐发与解释 |
三 美术界"权威"人士的阐发与解释 |
第二章 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Ⅰ) |
第一节 "大众化"形象 |
一 "年画"改造运动中的健康形象 |
二 "国画"改造运动中的"雅""俗"形象 |
第二节 "政治化"主题 |
一 作为"宣传"的主题性话语 |
二 作为"斗争"的主题性话语 |
三 对"概念化"和"公式化"的批判与反批判 |
第三节 "民俗化"方式 |
一 专业画家工农化 |
二 工农兵绘画创作 |
第三章 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Ⅱ)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 |
第二节 现代彩墨:"学院式"的民族话语 |
一 现代彩墨的学院化 |
二 学院彩墨的民族化 |
第三节 传统笔墨:"文人式"的民族话语 |
一 民族话语的体现——齐白石黄宾虹 |
二 民族话语的现代转换——潘天寿 |
三 民族话语空间的开辟——"文人画"的讨论 |
第四节 意象油画:"西洋画"的民族话语 |
一 油画民族化的讨论 |
二 油画民族化的实践:以罗工柳油研班为例 |
第四章 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Ⅲ) |
第一节 真实论与"写实性"话语 |
一 写实性的话语建构:有关"素描"与"造型"问题的讨论 |
二 自然主义的话语清理 |
1 对自然主义的批判 |
2 有关"印象派"的讨论 |
第二节 规律性与"典型"论话语 |
一 有关木刻《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方》的讨论 |
二 规律性和典型性作品:大型雕塑《收租院》 |
第五章 话语的"敞开"与"遮蔽" |
第一节 培育现实主义话语:王式廓作品的讨论 |
一 对异质声音的批评 |
二 《血衣》的"示范化" |
第二节 削弱个体性话语:林风眠作品的讨论 |
一 游离于体制边缘的林风眠 |
二 林风眠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第三节 肯定富有积极意义的话语创新:石鲁作品的讨论 |
一 石鲁作品引出的讨论——"中国画的创新与笔墨问题" |
二 对石鲁作品的两种评价 |
第六章 话语的"生产"和"传播" |
第一节 王朝闻的美术批评 |
第二节 蔡若虹的美术批评 |
第三节 "美协"体制与画家的认同意识 |
一 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美术体制 |
二 中国"美协"的组织机构与工作任务 |
第四节 《美术》杂志的编辑及策划选题 |
一 组稿:新中国美术话语的具体操作 |
二 编者按:立场的表达与问题的导引 |
三 读者来信:美术批评的隐形权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一 图版索引 |
二 表格索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附录1《美术》杂志(1950-1966年)编辑访谈录 |
1 华夏访谈 |
2 吴步乃访谈 |
3 丁永道访谈 |
4 葛路访谈 |
5 力群访谈 |
6 王靖宪访谈 |
7 王琦访谈 |
8 李松访谈 |
附录2《人民美术》(1950年)、《美术》(1954-1966年)讨论文章分类表 |
1 中国画讨论 |
2 其他方面问题讨论 |
附录3《人民美术》(1950年)、《美术》(1954-1966年)刊登苏联文章及作品统计表 |
1 苏联文章及作品一览表 |
2 苏联文章及作品年刊登总量 |
致谢 |
(5)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利用“身边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义务教育阶段身边美术资源调查及分类 |
第一节 义务教育阶段身边美术资源的调查 |
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身边美术资源分类 |
第二章 义务教育阶段对“身边资源”利用的一般过程 |
第一节 影响对“身边资源”进行利用的因素 |
第二节 对“身边资源”利用的一般方法 |
一、对“身边资源”进行调查 |
二、对“身边资源”进行选择与加工 |
三、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
第三章 对不同“身边资源”的利用 |
第一节 对“身边资源”的利用特点 |
第二节 对不同“身边资源”的具体利用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试谈我州民俗陈列的艺术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D]. 赵雪. 天津大学, 2013(03)
- [3]艺术与大众 ——洪毅然艺术思想研究[D]. 刘军平.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8)
- [4]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D]. 李朝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 [5]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利用“身边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方法研究[D]. 李秋实.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2)
- [6]试谈我州民俗陈列的艺术设计[A]. 邢敏建. 博物馆学文集2,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