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来呫诺论文-秦风霞,郭伟杰

氨来呫诺论文-秦风霞,郭伟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氨来呫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口疮灵方,氨来呫诺,免疫功能

氨来呫诺论文文献综述

秦风霞,郭伟杰[1](2019)在《口疮灵方局部贴敷联合氨来呫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口疮灵方局部贴敷联合氨来呫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氨来呫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口疮灵方局部贴敷,治疗时间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口疮疼痛评分、口疮大小、数目等,并根据中医症候疗效判断标准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同时比较两组免疫功能包括CD_3~+、CD_4~+、CD_8~+、CD_4~+/CD_8~+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疮疼痛评分、口疮大小、数目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CD_3~+、CD_4~+、CD_4~+/CD_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_8~+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疮灵方局部贴敷联合氨来呫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显着,有助于溃疡的愈合,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上使用。(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9年01期)

张勇,关邯峰,方忠,吴巍,熊伟[2](2018)在《氨来呫诺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氨来呫诺调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为其在抗骨质疏松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1)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氨来呫诺对BMSCs增殖的影响;(2)设置对照组和氨来呫诺(25μmol/L)处理组,利用成骨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诱导后第10天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检测;诱导后第21天进行茜素红染色;(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诱导后第3、7、14天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水平。结果 (1)CCK8检测结果显示25μmol/L氨来呫诺对BMSCs增殖没有明显影响,50μmol/L氨来呫诺显着抑制BMSCs的增殖,故在后续实验中均采用25μmol/L氨来呫诺作为效应浓度。(2)干预后第10天,氨来呫诺处理组较对照组的ALP染色阳性面积明显增多;干预后第21天,氨来呫诺处理组较对照组的钙结节形成密集,钙结节数目明显增多。(3)干预后第7天,氨来呫诺处理组较对照组中ALP的表达显着提高;第14天时,氨来呫诺处理组较对照组中RUNX2、OPN的表达显着提高。结论氨来呫诺可能通过促进BMSCs成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进而促进BMSCs细胞中ALP的表达和钙结节形成,促进BMSCs成骨分化。(本文来源于《骨科》期刊2018年03期)

邓晓红[3](2018)在《氨来呫诺对EAE小鼠Th1和Th17细胞反应抑制作用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实验以EAE小鼠为动物模型,应用氨来呫诺(ALX)进行灌胃干预,评估各组小鼠发病情况;通过HE染色、LFB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研究ALX对EAE小鼠炎症浸润和脱髓鞘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中炎性细胞Th1、Th17的比例,应用rt PCR及ELISA技术分别从转录及蛋白水平检测脾中Th1和Th17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研究ALX对外周Th1和Th17细胞反应的影响,通过上述实验探讨ALX对EAE小鼠的保护作用,进而为探索治疗MS的临床药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0只雌性C57BL/6小鼠,体重18g-20g,周龄8-10周,随机分成control组、EAE组和ALX组。EAE组及ALX组以MOG_(35-55)为抗原,完全弗式佐剂、结核菌素以及百日咳毒素为辅剂建立EAE动物模型,control组不予免疫。自免疫当天开始给药,ALX组每日于8:00和16:00给予ALX 50mg/kg灌胃。EAE组及control组小鼠同时给予等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灌胃。于免疫第1天起,采用双盲法每日早晚(8:00和16:00)两次由两名观察者对各组小鼠的发病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Kono’5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直至处死。选取36只上述同样小鼠,随机分成EAE组和ALX组。给予上述同样处理。在免疫后23天(即发病的高峰期)对两组小鼠进行处死和取材,取EAE组和ALX组小鼠的脊髓腰膨大部位,进行HE染色、LFB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利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小鼠脾中炎性细胞Th1、Th17的比例;用ELISA技术测定脾细胞上清中IFNγ和IL-17的表达;应用rtPCR技术检测IFNγ和IL-17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1.各组小鼠发病情况:EAE组小鼠的发病率为100%,ALX组小鼠发病率为80%,control组小鼠均不发病,ALX组发病率低于EAE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X组小鼠与EAE组小鼠相比较发病明显延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HE染色:EAE组小鼠脊髓腰膨大部位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多出现在灰、白质交界和脊髓的前索处。与EAE组相比,ALX组小鼠脊髓炎性浸润明显减轻。ALX组小鼠较EAE组小鼠HE评分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FB染色:EAE组小鼠脊髓腰膨大部位可见大小不等的斑片状脱髓鞘区,髓鞘缺失的部位常伴有大片炎性细胞浸润。与EAE组相比,ALX组的上述相同部位可见程度相对较轻的脱髓鞘,髓鞘脱失评分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透射电镜:EAE组小鼠脊髓腰膨大部位的白质稀少,结构松散,出现髓鞘崩解、断裂、脱失,而ALX组小鼠腰膨大部位结构相对完整,其排列尚呈规则的同心圆状。5.各组小鼠Th1和Th17的细胞比例:同EAE组相比,ALX组小鼠脾中Th1细胞比例显着降低(P<0.01);同EAE组相比,ALX组小鼠Th17细胞比例显着降低(P<0.001)。6.各组小鼠脾细胞上清中IFN-γ、IL-17浓度:同EAE组相比,ALX组小鼠IFN-γ浓度显著降低(P<0.001);同EAE组相比,ALX组小鼠IL-17浓度降低(P<0.05)。7.各组小鼠脾组织中IFN-γ、IL-17的mRNA转录水平:同EAE组相比,ALX组小鼠脾组织中IFN-γmRNA转录水平显着降低(P<0.01)。同EAE组相比,ALX组小鼠脾组织IL-17 mRNA转录水平显着降低(P<0.001)。结论:1.ALX可以推迟EAE小鼠的发病时间,降低神经功能损害评分,起到缓解疾病的作用。2.ALX可明显减轻EAE小鼠脊髓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脱髓鞘情况。3.ALX可以降低小鼠外周促炎性细胞Th1和Th17的比例及其炎症因子IFN-γ、IL-17的表达。4.ALX可能通过抑制Th1和Th17细胞的炎症起到保护EAE小鼠神经功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刘会佳[4](2018)在《氨来呫诺抑制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成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在免疫介导的疾病中至关重要。DC据成熟程度分为成熟树突状细胞(mature DC,mDC)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C,imDC)。mDC可激活免疫应答;imDC低表达诱导免疫应答必须因子,诱发免疫耐受。因此,抑制DC成熟对于诱导免疫耐受,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十分重要。ImDC发育成熟的主要代谢改变为糖酵解增强,其早期主要由TANK结合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 1,TBK1)/核因子-κB激酶ε亚基(nuclear factor-κB kinase subunit-ε,IKKε)-AKT通路介导。氨来呫诺(amlexanox,ALX)是新型特异性IKKε和TBK1抑制剂,可抑制糖酵解,抑制DC成熟,诱导免疫耐受。本文探究了ALX对DC成熟的抑制作用,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1.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cell,BMDC)将小鼠处死后取出股骨骨髓,置于含20ng/m1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培养,第3、6天分别半量换液,第8天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4个细菌培养皿,分别来自4只小鼠。Control组:GM-CSF 20ng/ml;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GM-CSF 20ng/ml、LPS1μg/ml;低浓度ALX组:GM-CSF 20ng/ml、LPS 1μg/ml、ALX 2μM;高浓度ALX组:GM-CSF 20ng/ml、LPS 1μg/ml、ALX 10μM。第10天收集各组细胞进行下一步实验研究。2.荧光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超微结构。3.流式细胞学检测第10天各组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MHCⅡ)、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情况。4.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第10天各组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2、IL-23分泌水平。5.应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Control组细胞表面突起少且细小;低、高浓度ALX组细胞较大,形状不规则,表面突起较多,较为粗大;LPS组细胞大且不规则,表面突起密集、粗大且长。2.低、高浓度ALX组胞质内高尔基体、线粒体等较LPS组少。3.与LPS组比,高浓度ALX组MHCⅡ、CD80、CD86显着下降(P<0.05);低浓度ALX组MHCⅡ、CD80显着下降(P<0.05)。4.同LPS组比,低、高浓度ALX组IL-12、IL-23水平均显着下降(P<0.05)。结论:1.应用GM-CSF在体外成功诱导培养BMDC。2.ALX可能可以抑制BMDC的成熟。(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毕诗涛[5](2017)在《盐酸罗哌卡因氨来呫诺速缓释双层口腔粘附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腔溃疡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而且极易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发作时整个溃疡面会有明显的烧灼感并伴有疼痛。氨来呫诺(Amlexanox)是FDA批准的唯一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具有促进溃疡愈合和预防复发的作用。但是该药的止痛效果还不令人满意。盐酸罗哌卡因(Ropivacaine Hydrochloride)亲水性较强,脂溶性低,再加上其内在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其容易在局部滞留,是一种较理想的局部麻醉药。传统的口腔粘附片为了延长药物在口腔的滞留时间,需要加入生物粘附性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药物的快速起效。基于上述原因,本课题将氨来呫诺与盐酸罗哌卡因组合,并通过新颖的速释/缓释双层片剂型设计充分发挥药物的各自特点,更好发挥快速止痛、促进愈合的治疗目的。本课题研制的口腔粘附速释缓释双层片,局麻药盐酸罗哌卡因位于速释层,可发挥快速起效的作用;氨来呫诺位于缓释粘附层,速释层崩解药物释放的同时,氨来呫诺缓释层能较持久地粘附于溃疡面,发挥保护病灶和缓慢释放药物的作用。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盐酸罗哌卡因速释层的处方优化、粘附材料的粘附特性研究、氨来呫诺粘附层的处方优化,盐酸罗哌卡因氨来呫诺速释缓释双层口腔粘附片的制备和质量评价,速释缓释双层口腔粘附片的初步稳定性研究,速释缓释双层口腔粘附片的口腔释药研究。本课题首先在盐酸罗哌卡因速释层的处方优化中,以口感、崩解时限和溶出度为指标,对填充剂、崩解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筛选。优化后的处方为盐酸罗哌卡因2mg、L-HPC1.65mg(5%)、MCC14.67mg、甘露醇14.67mg、阿斯巴甜0.5mg、硬脂酸镁0.5mg,崩解时限约为19.4s,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当溶出时间约为5min时盐酸罗哌卡因速释片的溶出度达95%以上。对生物粘附材料CP974p和HPMC K4M的粘附性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口腔粘附片的粘附力、溶胀率和粘附时间为指标进行影响因素的考察。结果发现CP974p与HPMC K4M之间的比例与片剂的粘附力、溶胀率和粘附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当CP974p与HPMC K4M之间的配比在1:2~2:1之间时,空白口腔粘附片的粘附力较大、溶胀率适宜、粘附时间也较长。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氨来呫诺缓释粘附层片,以口腔粘附片的粘附力、溶胀率和粘附时间为指标,单因素考察生物黏附制剂CP974p与HPMC K4M的比例,在此基础上采取直接粉末压片制备氨来呫诺单层口腔粘附片,确立最优的处方,并建立了含量测定方法。本文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和二次压片法制备盐酸罗哌卡因氨来呫诺速缓释双层口腔粘附片,通过对片剂的粘附力、崩解时限、释放度的测定,确定了盐酸罗哌卡因氨来呫诺速缓释双层口腔粘附片的最终处方。结果显示最优处方的片剂粘附力较大,崩解时限较快,释放度较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口感、工艺稳定可控。本文还建立了双层口腔粘附片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对口腔粘附片的影响因素实验和加速试验进行初步的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质量稳定,为其后期的包装储存提供参考。通过对健康志愿者研究双层口腔粘附片在人体口腔内的释药情况,可知双层口腔粘附片的盐酸罗哌卡因速释层能快速起效,氨来贴诺缓释粘附层在口腔内维持较长时间的药物浓度,试验过程中志愿者的口腔黏膜未产生刺激或者疼痛感,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和顺应性。(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25)

毕诗涛,李雪梅,符旭东[6](2017)在《氨来呫诺口腔贴片的制备、黏附及释药特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氨来呫诺口腔贴片的制备工艺,评价其黏附和释药特性。方法以直压型卡波姆71GNF和甘露醇200SD为辅料,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氨来呫诺口腔贴片(amlexanox buccal tablets,ABT)。以新鲜鸡蛋膜为人体黏膜替代品,采用改良后的桨法测定ABT的体外释放度,采用药典方法测定ABT的崩解时间;以健康志愿者为受试对象测定ABT在人体口腔内的黏附时间和释放度。结果优化后的氨来呫诺口腔贴片中卡波姆与甘露醇的用量比为1∶1.5,体内黏附时间和释放度与体外测定数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粉末直接压片制备氨来呫诺口腔贴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采用改良后的桨法能较好地预测ABT在人体内的释药行为,通过体外崩解时间的测定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体内黏附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7年06期)

马莉,罗梦颖,符旭东[7](2017)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氨来呫诺眼用温敏凝胶的处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制氨来呫诺眼用温敏凝胶。方法采用冷法工艺制备氨来呫诺眼用温敏凝胶,以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为温敏凝胶材料,以二者用量为考察因素,以人工模拟泪液稀释前后的胶凝温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处方优化并验证。结果氨来呫诺眼用温敏凝胶优化处方P407和P188的质量浓度配比为190∶40,胶凝温度为28.37℃,经模拟泪液稀释后胶凝温度为32.63℃。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的方法可行,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好,该眼用温敏凝胶满足眼部用药的设计要求,可进一步研究开发。(本文来源于《西北药学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罗梦颖,符旭东,熊蕊,徐莲[8](2016)在《氨来呫诺鼻用温敏凝胶喷雾剂处方优化及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制氨来呫诺鼻用温敏凝胶喷雾剂,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冷法工艺制备氨来呫诺鼻用温敏凝胶喷雾剂,以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为基质,并以胶凝温度与成胶前黏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两种基质的用量进行考察;采用HPLC法测定氨来呫诺的含量,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相关规定,对氨来呫诺鼻用温敏凝胶喷雾剂的外观、p H、黏度、含量、装量、每瓶总喷次和每喷主药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的最佳配比为17.0%和0.9%;凝胶中氨来呫诺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1.7%(n=9);制备的3批样品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规定。结论:氨来呫诺鼻用温敏凝胶喷雾剂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可控,可进一步研究开发。(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6年02期)

张琳,刘一平[9](2015)在《青黄口含片与氨来呫诺糊剂联用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青黄口含片与氨来呫诺糊剂联用治疗重型复发性口腔溃疡(重型RAU)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重型RAU患者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n=25例)与观察组(n=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来呫诺糊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青黄口含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为76.00%(P<0.05);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率为48.00%高于对照组为24.00%(P<0.05)。结论:青黄口含片与氨来呫诺糊剂联用治疗重型RAU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氨来呫诺糊剂治疗。(本文来源于《抗感染药学》期刊2015年05期)

赵凤杰,杨丽艳,臧泉金,郭鲁展,李平[10](2015)在《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应用氨来呫诺口腔膜治疗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应用氨来呫诺口腔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02例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应用益口含漱液治疗,治疗组应用氨来呫诺口腔膜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0.6%,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显着性(χ2=11.929,P=0.001);组间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χ2=1.010,P=0.315)。结论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应用氨来呫诺口腔膜治疗,具有显着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5年82期)

氨来呫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氨来呫诺调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为其在抗骨质疏松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1)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氨来呫诺对BMSCs增殖的影响;(2)设置对照组和氨来呫诺(25μmol/L)处理组,利用成骨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诱导后第10天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检测;诱导后第21天进行茜素红染色;(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诱导后第3、7、14天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水平。结果 (1)CCK8检测结果显示25μmol/L氨来呫诺对BMSCs增殖没有明显影响,50μmol/L氨来呫诺显着抑制BMSCs的增殖,故在后续实验中均采用25μmol/L氨来呫诺作为效应浓度。(2)干预后第10天,氨来呫诺处理组较对照组的ALP染色阳性面积明显增多;干预后第21天,氨来呫诺处理组较对照组的钙结节形成密集,钙结节数目明显增多。(3)干预后第7天,氨来呫诺处理组较对照组中ALP的表达显着提高;第14天时,氨来呫诺处理组较对照组中RUNX2、OPN的表达显着提高。结论氨来呫诺可能通过促进BMSCs成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进而促进BMSCs细胞中ALP的表达和钙结节形成,促进BMSCs成骨分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氨来呫诺论文参考文献

[1].秦风霞,郭伟杰.口疮灵方局部贴敷联合氨来呫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9

[2].张勇,关邯峰,方忠,吴巍,熊伟.氨来呫诺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J].骨科.2018

[3].邓晓红.氨来呫诺对EAE小鼠Th1和Th17细胞反应抑制作用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

[4].刘会佳.氨来呫诺抑制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成熟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

[5].毕诗涛.盐酸罗哌卡因氨来呫诺速缓释双层口腔粘附片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7

[6].毕诗涛,李雪梅,符旭东.氨来呫诺口腔贴片的制备、黏附及释药特性评价[J].中国药业.2017

[7].马莉,罗梦颖,符旭东.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氨来呫诺眼用温敏凝胶的处方[J].西北药学杂志.2017

[8].罗梦颖,符旭东,熊蕊,徐莲.氨来呫诺鼻用温敏凝胶喷雾剂处方优化及质量控制[J].中国药师.2016

[9].张琳,刘一平.青黄口含片与氨来呫诺糊剂联用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J].抗感染药学.2015

[10].赵凤杰,杨丽艳,臧泉金,郭鲁展,李平.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应用氨来呫诺口腔膜治疗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

标签:;  ;  ;  ;  

氨来呫诺论文-秦风霞,郭伟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