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卫星热红外遥感以其大视野、高精度和短周期等诸多优势以及对某些强震红外异常的良好反映,成为监测断裂活动性及地震短临前兆的很有前途的观测技术。然而由于地表热红外辐射受云层、地形地貌、地物类型和气象等诸多外部非震因素的影响,仅靠震前震后一定时段的卫星资料不足以排除所有非震因素的影响,至少需利用两年以上的卫星历史数据从不同的时间、空间尺度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和相关性研究,才能提取出普遍性的规律。就地震热红外遥感来说,静止卫星相对于极轨卫星来说时间分辨率高(非汛期每小时,汛期每半小时可以获取约覆盖三分之一地球的一幅地球全景图像),有利于生成时效快、高质量的全国地表亮温数据,有利于地震前兆信息的捕获。但是,由于缺乏面向地震行业的、大规模的静止卫星数据处理系统以及相应的海量数据仓库,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到了严重制约。目前,卫星热红外遥感观测与应用技术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防震减灾规划》中,以及5部委发布的《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业已把卫星热红外等多源遥感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天地一体化观测数据处理技术和地震信息识别与提取方法列入重点发展领域与优先研究主题。我们于2007年8月份架设了风云静止卫星接收系统,每天接收到的卫星数据量多达3G,每年将接收到1000G的原始数据,加上追加的从2006年1月到2007年8月的原始数据3TB,数据量庞大。如果这些数据仅仅依靠人工值守进行接收、校正、备份、专题图生成等预处理,工作量巨大,很难保证卫星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和可靠性。针对静止卫星数据的特点,本文通过静止卫星数据处理的方法研究、改进和应用,提出了静止卫星地表亮温时区差校正模型,静止卫星短周期去云算法,实现了静止卫星图像精确定位算法,解决了全自动去噪、去云、数据订正、合成、编码、时间解码和地理信息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底层开始自主开发了卫星数据准实时自动处理系统,避免了大量的人工操作,获得了大量的、时间上不间断的、空间上覆盖全国的卫星热红外无云遥感影像库,以及相应的、经过适当设计的卫星影像信息库,组成了包含大量历史数据并且具有自动动态更新能力的数据仓库,积累了从2006年至今的数据。热红外地表亮温数据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利用热红外遥感数据进行地震活动性热红外异常研究的瓶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自动化处理应用中遇到的原始数据的噪声和干扰线问题,针对此本文研究和发展噪声、干扰线的自动识别算法并予以消除。其次是云层干扰问题,如果地表上空被云层覆盖,卫星探测到的则是云顶的热红外辐射信息。目前云层消除的主要手段是利用一个时期内(例如十天)同一地区的多景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假设在这一时期内任一地段出现过无云天气,则可利用该时段的影像生成合成影像的局部。对于目前地震热红外监测所利用的极轨卫星来说,由于其重访周期长(单颗星,24h),在中国区域内每天夜间对同一地点重复观测的数据两幅(极少时间为3幅),若要获得大面积如全国范围内的无云合成地表亮温大概需要10天左右的数据(对于同一接收点)才能完成,且西部地区很难完全覆盖(卫星接收天线仰角小),局部地区可进行像素比对的图幅数据少,因此利用极轨气象卫星很难得到高质量、短周期的连续的全国合成地表亮温数据。本文根据静止卫星时间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大的特点,通过对每3-5天夜间0点-3点的数据(这样无论太阳高度角、相对方位角还是日照、降温时间的影响都是大体相同的)利用热红外通道2辐射值进行比对以NE值大的像素替代NE值小的像素来消除云层实验,得出每5天一个周期进行像素对比合成消除云层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并进行了具体算法实现。对于热红外通道来说虽然处在大气窗区,但仍存在大气影响(主要表现为水汽吸收),使得到达星载传感器的下垫面热红外辐射能量受到了大气削弱。本文利用分裂窗方法,通过对9个监测区样本从2007年9月18日至2008年8月15日夜间4点的共211幅影像数据进行了地表亮温反演,反演结果表明大气对地表亮温会造成-128K的影响,本文通过此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对影像的大气校正,生成了中国区域及邻区的无云地表亮温影像库。结合亮温场远程计算与数据共享系统的需求,构建了基于Netfilter/Iptables技术的双出口透明网关,提高了地震地质与地震动力学数据共享分中心的访问速度,减少网络拥塞;提出了利用ArcIMS Servlet Connector连接器,把ArcIMS与.NET平台集成开发方案的新思路,这样的优点有:1、保留了利用ArcIMS Servlet Connector的开发方式;2、把Asp.net服务器端的强大功能融合进去,以便用户实现更高级的数值分析、计算;3、大大提高了项目的开发效率。在上述静止卫星自动化处理系统所形成的数据仓库的基础上,依此方案实现了基于WebGIS的分布式热红外遥感影像发布、共享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精度、数字化、网络化、海量地震观测数据的获取已经成为可能,正是密集丰富的地球信息促进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和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把观测系统、科学计算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基础资源互连互通、资源共享,建立现代地震网络计算应用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实现网络实时协同研究、实验仪器远程使用、资源共享的信息技术环境,提升我国地球科学研究和地震预测等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我国网络科技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为国家网络科技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和经验。本文以国家地震网络计算应用系统大框架为支撑,依托于地质研究所网络远程计算分节点建设,在自主开发的静止卫星准实时处理系统日常运行基础上,设计了涵盖连续历史数据的海量规模的数据仓库、数据交换和数据服务中心,设计了Web Service与WebGIS系统集成框架,开发了静止卫星亮温场远程准实时计算服务系统,实现了为网络客户端提供全国范围内任意自选区域的亮温场、变化场计算模型与计算应用。经过以上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实现了把观测系统、科学计算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基础资源互连互通、资源共享。本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利用Vc++平台,从底层开发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静止卫星数据准实时处理综合系统。通过全自动去噪算法、短周期合成去云算法、静止卫星精确定位算法的实现,有效地提高了热红外地表亮温数据质量,并生成了动态性较强的地表亮温数据库。该系统的完成为地震热红外研究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基础。(2)以静止卫星数据仓库为支撑,通过Web Service与WebGIS的系统集成,实现了静止亮温场远程计算服务,研究了动态区域亮温信息提取算法、为网络客户端提供全国范围内任意自选区域的亮温场、变化场计算模型与计算应用,把目前较为成熟的Web Service技术和网格计算进行了初步结合应用。(3)首次提出了静止卫星亮温时区差校正模型。利用静止卫星每5日合成数据对4个不同时区地理位置点的亮温进行年采样统计,得到了自然月1-3月(冬季),4-6月(春季),7-9月(夏季),10-12月(秋季)4个不同阶段4个位置的共16条亮温日变化曲线,从曲线图上可以明显看出时区差对亮温所造成的影响。基于曲线变化规律,给出了亮温时区差校正的3种情况及校正公式。通过上面的校正模型,能够较好地消除不同地方因时区差所造成的亮温的增高和降低。(4)利用数据仓库理念和统计学方法,对2006年到2008年9个监测区进行了全面研究得出了通常情况下亮温随时间演化和按空间分布的规律。通过对2008年新疆于田地震研究区震前、后的逐幅热红外地表亮温图像解译,2008年震前、震后逐幅数据亮温变化曲线,以及2006-2008年每5日合成数据亮温变化曲线对比分析得知:在震前35天开始,于田地震附近的康西瓦断裂带亮温值明显比周围增高,属于亮温增高阶段;震前8天时间内,于田地震附近的康西瓦断裂带亮温值明显比周围增高,在震前7天亮温达到最高值263.36K;震前4小时于田地震附近的康西瓦断裂带亮温值出现下降趋势。在地震发生后,亮温值开始下降,下降幅度约4K。2008年于田监测区震前25天亮温均值比2006年、2007年同期亮温值分别高出1.1-6.84K,3.8-14.2K。(5)通过建立地震网络计算应用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对静止卫星数据准实时处理综合系统、基于WebGIS的遥感影像发布系统、远程计算服务系统进行了网络实时协同研究,从而实现了把观测系统、科学计算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基础资源互连互通、资源共享。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月球表面“冷点”和“热区”研究:嫦娥二号微波亮温数据分析[J]. 矿物学报 2016(02)
- [2].基于地表亮温的山东省地震活动性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6(06)
- [3].火星表面亮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遥感学报 2016(04)
- [4].0.1-50GHz 天空亮温计算[J].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14(00)
- [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亮温变化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9)
- [6].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亮温变化特征(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12)
- [7].3mm波段天空亮温计算与测量[J]. 微波学报 2010(06)
- [8].云、雨天气对3mm波段天空亮温的影响[J]. 现代防御技术 2010(05)
- [9].冰雹云降水过程中微波亮温的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6(01)
- [10].校正热带测雨卫星轨道抬升对微波成像仪亮温的影响[J]. 气象学报 2013(02)
- [11].区域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方法及初步应用[J]. 地震 2011(02)
- [12].亮温与降水量的关系[J]. 高原地震 2010(04)
- [13].一种基于雪粒径演化过程的积雪亮温模拟新方法[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0(03)
- [14].不同季节海面风矢量对海表面亮温增益的影响研究[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8(02)
- [15].海面风矢量对不同极化状态海表面亮温的遥感影响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16(06)
- [16].月球表面微波亮温的时变趋势[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17].基于风带的海表面亮温增量统计模型[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0)
- [18].多型号地基微波辐射计亮温准确性比对[J]. 应用气象学报 2018(06)
- [19].卫星热红外亮温、气温及地温观测的年变变化对比研究[J]. 地震学报 2012(02)
- [20].汶川地震卫星热红外亮温变化[J]. 科学通报 2010(10)
- [21].基于亮温光谱的表面沾染物探测方法[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5(11)
- [22].地基微波辐射计工作环境对K波段亮温观测影响[J]. 应用气象学报 2014(06)
- [23].基于微波探测资料的全球大气亮温长期变化趋势研究[J]. 气象科学 2016(01)
- [24].地震红外背景场研究进展与示范区亮温背景场构建[J]. 地震学报 2016(03)
- [25].非均匀多层月壤微波辐射传输模型与亮温模拟[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1(02)
- [26].东北地区森林积雪的微波辐射亮温模拟分析[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8(06)
- [27].基于Himawari 8的沙尘遥感监测与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9)
- [28].利用新型经验函数模拟云底亮温及误差分析[J].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5(03)
- [29].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姿态对观测亮温的影响及消除[J]. 物理学报 2012(01)
- [30].华北地区中强震前卫星红外亮温变化研究[J]. 地震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