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市森林布局优化研究

北京市城市森林布局优化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北京市市域为研究范围,利用北京市1985年、1995年、2000年和2007年1:10万Landsat-TM遥感影像和1992年、2001年1:1万的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图解译数据作为数据源,首次根据不同比例的数据源,确定不同的景观斑块类型分类体系,采用遥感与实测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北京市城市景观格局现状、北京市景观格局变化,其中以北京市城市森林布局现状和变化为重点,尤其是北京城市森林布局与功能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现在主要的环境问题,对城市森林与这些环境问题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对城市森林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量化指标,最后结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北京市城市森林布局优化方案,以期为首都城市森林建设发展提供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北京市具有典型的城市景观特征,林地用地的面积占市域面积的42.534%,为基质景观斑块类型,旱田(28.754%)、灌木林(26.912%)、城镇用地(10.344%)是北京市主要景观斑块种类;从景观、景观斑块类型以及景观斑块三个层次的研究均表现出北京市各景观斑块类型及景观斑块集中分布的现象十分突出,斑块形状简单,主要景观斑块种类的景观分维度指数值均不足1.1,表明城市景观格局受到了较大的人为影响。2、北京市1985-2007年间城市景观格局的主要变化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在研究时段内,北京市景观斑块种类变化不大,景观组分面积和斑块数变化明显,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北京市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呈单纯的增加趋势,增加幅度为北京市总面积的7.66%,农业用地与林地的面积虽呈波动变化但总体呈减少趋势;景观斑块数量先增后降,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耕地与林地斑块数的变化最为明显。(2)自然、半自然斑块受到人工斑块的影响严重,人为干扰的影响使北京市各景观斑块种类的分布集中,景观斑块形状更加简单、有规律,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北京市主要景观斑块种类和斑块类型,从而导致在景观水平上北京市景观指数变化明显。(3)本研究所选择的北京市典型区县1992-2001年景观格局变化表明,景观变化最为剧烈的是远郊平原区,其它区域的景观变化相对较小,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向外扩展,近年来远郊半山区的景观可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北京市城市森林的现状及1985-2007年间城市森林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北京市城市森林资源相对不足,分布很不均匀,山区森林面积占北京市森林总面积的75%,而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区、平原区的森林资源明显不足;现有城市森林结构单一,树种单调,导致森林生态功能未能充分发挥。(2)在研究时段内北京市城市森林景观指数变化明显,从1985-1995年间破碎化程度增加,而1995-2007年间下降,1985-2007年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有林地和灌木林两种主要城市森林用地类型的变化剧烈;城市森林尤其是有林地用地受到人为干扰影响强烈,斑块日益简单化,主要类型城市森林间相互转化现象严重,说明北京市城市森林在研究时段内发生了很大变化。(3)所选北京市典型区县1992-2001年城市森林的变化表明,研究时段内城市森林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近郊区城市森林建设效果显著,人为干扰对城市森林的影响在各个区域均有所体现,但是在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对城市森林起到的作用则有所差异。4、目前北京市的环境问题依然比较严峻,主要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热岛效应和噪声污染,这些环境问题呈现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根据城市森林与北京市主要环境问题的相关性分析,城市森林在改善这些环境问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有效改善这些环境问题,整个北京市域范围内森林覆盖率至少达到35%,并且分布比较均匀,环境问题严重的局部区域需要不同程度增加森林覆盖率。5、通过对北京市城市森林需求量研究发现,虽然在市域范围内北京森林覆盖率达到了国家标准,但是山区森林覆盖率、平原林木覆盖率、城区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从区域热平衡和碳氧平衡角度分析,城区和郊区不能满足本区域的城市森林需求量,虽然北京市城市森林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整体上基本可以满足城市需要,但是这些区域需要依靠周边区域城市森林的补偿。6、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以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点、线、面布局理念为指导,以“林网化——水网化”作为优化理念,将北京市整个市域划分为城区近郊区及其辐射区域,平原区和山区三大区域,依据三大区域特点进行城市森林布局优化。通过北京城市森林布局优化,北京市达到了森林覆盖率全市40%,山区52%,平原22%;林木覆盖率全市55%,山区73%,平原28%的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北京市景观格局、城市森林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对环境问题严重区域、生态敏感区等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在对北京城市森林分析和优化研究过程中,文中还进一步得出:对城市化程度高的区域,现有林地面积很难满足城市森林建设需要,因此应该在有限的林地上挖掘潜力,加强林地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向空间要效益,提高单位面积绿地效益;城市森林的发展趋势来看,城市森林建设必须与周围环境建立生态联系,实行城区内外联合,增加城乡森林建设的延续性,补充整个城市及特殊区域森林的不足,建立起城市森林生态规划和建设的区域连续性,共同进行更大范围的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城市森林布局优化主要研究内容
  • 1.2.2 城市森林布局优化的范围
  • 1.2.3 城市森林布局优化主要模型及研究方法简介
  • 1.2.4 城市森林布局优化研究趋势
  • 1.2.5 国内外城市森林布局优化实践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遥感图像解译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地貌
  • 2.1.2 土地面积
  • 2.1.3 气候特点
  • 2.1.4 资源条件
  • 2.2 遥感信息解译
  • 2.2.1 遥感信息解译方法
  • 2.2.2 遥感信息解译过程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材料与前期工作
  • 3.1.1 资料收集与野外调查
  • 3.1.2 研究区范围的划定
  • 3.1.3 景观类型的划分
  • 3.1.4 遥感影像处理方法
  • 3.2 研究方法
  • 3.2.1 景观指数法
  • 3.2.2 整体与分区结合分析法
  • 3.2.3 城市环境与城市森林相关性研究
  • 第四章 北京市景观格局现状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北京市景观构型和总体特征
  • 4.2.1 景观斑块类型构成
  • 4.2.2 景观格局分布特征
  • 4.2.3 景观格局总体特征分析
  • 4.3 景观斑块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分析
  • 4.3.1 景观斑块类型数量分析
  • 4.3.2 景观类型特征分析
  • 4.4 斑块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分析
  • 4.4.1 斑块种类分布数量特征
  • 4.4.2 景观斑块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指数分析
  • 4.4.3 主要景观斑块分离度指数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北京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5.1 数据来源
  • 5.2 北京市景观构型和总体特征变化分析
  • 5.2.1 北京市景观组成变化分析
  • 5.2.2 城市景观总体特征变化
  • 5.3 景观斑块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3.1 景观斑块类型面积变化分析
  • 5.3.2 景观斑块数量变化分析
  • 5.3.3 景观类型特征分析
  • 5.4 斑块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分析
  • 5.4.1 斑块种类分布数量特征
  • 5.4.2 景观斑块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指数分析
  • 5.4.3 主要景观斑块分离度指数分析
  • 5.5 北京市典型区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5.1 典型区县的选择和景观类型划分
  • 5.5.2 典型区县景观基本构成情况
  • 5.5.3 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和平均面积
  • 5.5.4 斑块形状指数分析
  • 5.5.5 斑块分维数指数分析
  • 5.5.6 多样性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北京市城市森林现状及动态分析
  • 6.1 北京市城市森林现状分析
  • 6.1.1 北京市森林资源地理分布
  • 6.1.2 城市森林林种结构
  • 6.1.3 城市森林龄组结构
  • 6.1.4 树种结构
  • 6.2 城市森林动态变化分析
  • 6.2.1 城市森林面积变化
  • 6.2.2 城市森林斑块数目变化
  • 6.2.3 城市森林斑块密度和边缘密度变化分析
  • 6.2.4 城市森林类型多样性等指数分析
  • 6.2.5 城市森林斑块分维数指数分析
  • 6.2.6 城市森林斑块分离度指数分析
  • 6.3 北京市典型区县城市森林变化分析
  • 6.3.1 典型区县景观基本构成情况
  • 6.3.2 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和平均面积
  • 6.3.3 斑块形状指数分析
  • 6.3.4 斑块分维数指数分析
  • 6.3.5 多样性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北京市环境问题与城市森林相关性分析
  • 7.1 大气污染
  • 7.1.1 市区空气质量
  • 7.1.2 郊区城关镇空气质量
  • 7.1.3 大气污染与城市森林相关性分析
  • 7.2 水环境
  • 7.2.1 水资源短缺
  • 7.2.2 水资源质量
  • 7.2.3 水环境与城市森林相关性分析
  • 7.3 水土流失
  • 7.3.1 水土流失现状
  • 7.3.2 水土流失分布
  • 7.3.3 水土流失与城市森林相关性分析
  • 7.4 热岛效应
  • 7.4.1 热岛效应分布特征
  • 7.4.2 热岛效应与城市森林相关性分析
  • 7.5 声环境
  • 7.5.1 声环境分布特征
  • 7.5.2 声环境与城市森林相关性分析
  • 第八章 北京市城市森林需求量研究
  • 8.1 北京市城市森林需求总量的确定
  • 8.1.1 依据国内外标准确定的城市森林需求量
  • 8.1.2 碳氧平衡对城市森林的需求量
  • 8.1.3 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森林的需求量
  • 8.2 北京市城市森林发展潜力分析
  • 8.3 小结
  • 第九章 北京市城市森林布局优化
  • 9.1 北京市城市森林布局优化有利条件
  • 9.2 北京城市森林主要存在问题
  • 9.3 北京市城市森林布局优化
  • 9.3.1 布局优化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9.3.2 布局优化目标
  • 9.3.3 城市森林布局优化空间布局
  • 9.3.4 城市森林布局优化
  •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北京市1:10 万遥感影像景观类型划分及含义
  • 附录2:北京市1:1 万土地利用现状图景观类型划分及含义
  • 附录3:北京市景观分类图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北京市城市森林布局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