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甸油田北北块聚驱上返方法研究

喇嘛甸油田北北块聚驱上返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从分析喇嘛甸油田北北块油层发育状况出发,利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开展了油层地质特征研究、上返层系组合方式、注聚次序、井网部署等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首先是明确注聚接替油层应具备的条件:注聚层以河流相沉积的河道砂为主,河道砂钻遇率应达到40%以上;注聚单层以有效厚度大于1.0m油层为主;注聚层有效渗透率以大于0.1μm2的油层为主。其次,通过层系组合厚度界限分析,确定喇嘛甸油田北北块注聚层系组合有效厚度界限在8m左右。根据数值模拟研究成果,明确聚驱层系组合时,主要油层渗透率级差应控制在2.5以内,避免将过多低渗透层组合进一套层系,为减少层间干扰,尽可能采取分层注聚措施。最后通过多方案层系组合对比,初步确定区块层系组合方式,首先上返萨Ⅲ4-10油层,然后逐段上返萨二组油层,今后再次上返层系的确定可根据采油工艺的进步,认识的深化作进一步的调整。通过多方案对比,研究确定了北北块上返层系的开发布井方式,并进行了主要开发指标的预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0.2 目前研究现状
  • 0.3 项目研究思路
  • 0.4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章 油田概况
  • 1.1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 1.2 区域位置及构造特征
  • 1.3 开发历程
  • 第2章 二类油层地质特征研究
  • 2.1 喇嘛甸油田油层分类及储量分布
  • 2.2 北北块油层发育状况
  • 2.3 储层特征及流体性质
  • 2.4 四级结构单元划分
  • 2.5 四级结构单元沉积特征
  • 第3章 二类油层注聚层系组合研究
  • 3.1 注聚对象的确定
  • 3.2 层系组合方式研究
  • 3.3 注聚次序及首次上返层
  • 第4章 注聚油层地质特点及动用状况研究
  • 4.1 萨Ⅲ4-10 油层地质特点
  • 4.2 萨Ⅲ4-10 油层开采及动用状况
  • 第5章 二类油层注聚井网部署方式
  • 5.1 聚驱上返油层合理井网井距的确定
  • 5.2 二类油层注聚井网部署研究
  • 5.3 推荐方案
  • 5.4 主要指标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电磁预热技术在喇嘛甸油田管道施工及维护中的应用[J]. 石油石化节能 2020(02)
    • [2].喇嘛甸油田注水泵机组站间动态调配可行性分析[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09)
    • [3].喇嘛甸油田浅气层分布规律及井喷预防措施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 2018(03)
    • [4].运用井震联合预测喇嘛甸油田三元驱开发效果[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02)
    • [5].喇嘛甸油田土壤腐蚀性等级评价及防护[J]. 石油石化节能 2016(10)
    • [6].“四项措施”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J]. 企业文明 2020(09)
    • [7].喇嘛甸油田配电网络优化运行技术研究[J]. 石油石化节能 2013(05)
    • [8].向提高20个百分点进发——大庆喇嘛甸油田三元驱采油调查[J]. 中国石油石化 2012(13)
    • [9].喇嘛甸油田地面系统优化调整措施与效果[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12)
    • [10].脉冲试井在喇嘛甸油田的应用及实例分析[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15)
    • [11].喇嘛甸油田水驱平欠层形成规律及治理方法[J]. 科技促进发展 2011(S1)
    • [12].降低喇嘛甸油田注水系统能耗技术探讨[J]. 石油石化节能 2014(05)
    • [13].喇嘛甸油田水下分流河道识别方法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05)
    • [14].砂体图的绘制机理及其在喇嘛甸油田喇北东块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02)
    • [15].喇嘛甸油田配电网运行优化潜力分析及对策[J]. 石油石化节能 2011(02)
    • [16].对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现场试验的认识[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10)
    • [17].资讯[J]. 中国石油石化 2012(17)
    • [18].喇嘛甸油田聚驱后蒸汽驱提高采收率研究[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05)
    • [19].喇嘛甸油田某区块聚驱效果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11)
    • [20].喇嘛甸油田地面系统的优化简化[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2(05)
    • [21].喇嘛甸油田三元复合驱观察井结垢跟踪[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0(11)
    • [22].喇嘛甸油田厚油层多学科综合研究及挖潜[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02)
    • [23].喇嘛甸油田液面恢复法测试资料末点压力变化大原因分析[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9(08)
    • [24].喇嘛甸油田转油站布局优化[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4(10)
    • [25].喇嘛甸油田水平井挖潜剩余油关键技术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14)
    • [26].水平井挖潜厚油层剩余油技术在喇嘛甸油田的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3)
    • [27].喇嘛甸油田地面工程的优化简化[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5(01)
    • [28].喇嘛甸油田污水站工艺优化设计[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1(08)
    • [29].阻抗式找水仪在喇嘛甸油田测试效果评价[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05)
    • [30].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强碱三元复合驱试验效果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20)

    标签:;  ;  ;  ;  ;  

    喇嘛甸油田北北块聚驱上返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