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积模型论文-王小杰,王晓坡,朱山杉

自由体积模型论文-王小杰,王晓坡,朱山杉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由体积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黏度模型,脂肪酸甲酯,脂肪酸乙酯,自由体积理论

自由体积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杰,王晓坡,朱山杉[1](2018)在《脂肪酸酯的自由体积理论黏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文献中发表的22种脂肪酸甲酯和16种脂肪酸乙酯的液相黏度实验数据进行收集的基础上,建立了脂肪酸酯类物质的自由体积理论黏度模型,并得到了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对脂肪酸甲酯而言,实验值和计算值的最大偏差小于5.5%(其中脂肪酸链的碳原子数与不饱和键数之比为20∶1和22∶1的除外),对脂肪酸乙酯,最大偏差小于4.0%(其中脂肪酸链的碳原子数与不饱和键数之比为18∶1和18∶2的除外)。分析发现,模型参数与酯类相对分子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获得了其定量关系,使得所建立的模型具有了预测同类物质黏度的功能。将预测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验值进行比较发现,对38种脂肪酸酯类,黏度总体平均相对偏差小于1%,可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杨富鑫,王晓坡,马茜,刘志刚[2](2018)在《基于自由体积理论的离子液体黏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液体具有熔点低、不挥发、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被视为新型绿色溶剂而得到广泛研究。本文在大量搜集已发表文献中离子液体黏度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自由体积理论进行了修正,建立了离子液体黏度模型。应用该模型对29种离子液体黏度进行了计算,温度为273.15~373.15 K。对比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值在1.22%以内,最大偏差在3.91%以内。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的预测离子液体黏度,为离子液体的进一步研究及相关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刘向阳,何茂刚,张颖[3](2013)在《基于自由体积理论及跨接方程的黏度推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自由体积理论黏度模型与跨接方程,本文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从气相到液相且包含临界区在内的黏度推算模型。以水为研究对象,对其对比密度ρ_r(0.01~2.57)、对比温度T_r(0.46~1.12)范围内的黏度进行了计算,计算值与文献实验值的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值为1.81%,近临界区域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值为4.6%。与现有的自由体积理论黏度模型相比,本文建立的黏度推算模型显着提升了近临界区域黏度的计算精度。(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钟秋,何茂刚,张颖[4](2012)在《基于自由体积理论和摩擦理论的流体自扩散系数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由体积理论和摩擦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用于预测流体自扩散系数的理论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通过结合文献给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数据,推导出了一个可以用于计算Lennard-Jones流体自扩散系数的半经验方程,与文献给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数据相比,方程的平均相对偏差为3.71%。同时,选取了4种不同分子结构的流体作为计算工质,对其自扩散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与文献给出的实验数据相比,作者提出的方程的平均相对偏差为9.32%。(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尹小勇,宋海华[5](2006)在《基于扩散势能和自由体积的自扩散系数模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考虑自由体积和局部临界扩散势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计算自扩散系数模型,并给出新模型中各个因子物理含义.同时还提出一种计算局部临界扩散势能的新方法,并应用于新模型.另外将衍生van der Waals状态方程应用于求解自由体积,式中所需径向分布函数由Morsali-Goharshadi方程得到.在相同条件下,新模型比原自由体积模型更准确.(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期刊2006年06期)

尹小勇,宋海华[6](2006)在《基于扩散势能和自由体积的扩散系数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流体扩散机理进而研究流体传递性质,在同时考虑自由体积和活化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计算自扩散系数模型,并给出新模型中各个因子的物理含义.还提出一种计算扩散势能的新方法,并应用于新模型.同时将衍生Van derW aals状态方程应用于求解自由体积,式中所需径向分布函数由Morsali-Goharshad i方程得到.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新模型比原自由体积模型更准确.因此在计算自扩散系数时,需要同时考虑自由体积和活化能.(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10期)

宗兆翔,杜磊,庄奕琪,何亮,吴勇[7](2005)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互连电迁移自由体积电阻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晶核析出的Avrami方程应用于描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金属Al薄膜互连电迁移过程中电阻的演变.根据电子散射理论,晶界电阻主要起源于晶界处空位或者空洞对电子的散射.为了描述这些离子的特征,引入了自由体积的概念,将晶界处电子散射这个复杂的过程简化用自由体积的有效散射截面来描述,从而建立了自由体积与电阻变化的定量关系,统一描述了电迁移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电阻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第一个空洞成核时刻电阻会发生急剧变化,这一结果已被实验所证实.(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5年12期)

高军,朱兆友[8](2003)在《基于改进自由体积和无规因子贡献的聚合物热力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一个基于改进的自由体积和无规因子的聚合物溶液热力学模型,其无规因子项(NRF)用来描述聚合物溶液中聚合物与溶剂的局部交互作用对剩余Gibbs自由能的贡献,改进的自由体积项(Entropic-FV) 用来描述聚合物溶液的混合效应对剩余Gibbs自由能的贡献。文中对45组二元聚合物与溶剂体系进行了关联计算,并与Zafarani-Moattar模型, Flory-Huggins模型和UNIFAC-FV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其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910%,2.465%,3.738%和10.149%。(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孙久勋[9](1999)在《关于液体自由体积理论的非简谐振子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对格位求和的方法较严格地推导了液体自由体积理论的非简谐振子模型.计算的液体正常沸点比LJD理论有较大改进,只取简谐近似的自由体积比LJD理论相应的表达式约小5倍,表明LJD理论的等几率平均在计算某些物理量时有较大误差.此方法便于考虑低温液体的量子效应和推广到更普遍的势函数情形.(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进展》期刊1999年02期)

刘洪勤,戴星[10](1995)在《液体导热系数的自由体积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统一的自由体积模型描述温度、压力和组成对稠密流体,尤其是液体的导热系数的影响。首先,对低压下纯液体的导热系数提出了简单的叁参数关联式,对43种纯物质、443个数据点的总平均误差仅为0.26%;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液体混合的模型,其参数可视为与温度无关,对43个二元体系,包括含水体系,计869个点的计算误差仅为2.31%,优于被认为较成功的Teja-Rice模型;最后,提出了适用于高压下,包括气液两相的稠密流体的导热系数的关联模型,对13种物质的关联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1995年01期)

自由体积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离子液体具有熔点低、不挥发、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被视为新型绿色溶剂而得到广泛研究。本文在大量搜集已发表文献中离子液体黏度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自由体积理论进行了修正,建立了离子液体黏度模型。应用该模型对29种离子液体黏度进行了计算,温度为273.15~373.15 K。对比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值在1.22%以内,最大偏差在3.91%以内。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的预测离子液体黏度,为离子液体的进一步研究及相关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由体积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王小杰,王晓坡,朱山杉.脂肪酸酯的自由体积理论黏度模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8

[2].杨富鑫,王晓坡,马茜,刘志刚.基于自由体积理论的离子液体黏度模型[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8

[3].刘向阳,何茂刚,张颖.基于自由体积理论及跨接方程的黏度推算模型[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

[4].钟秋,何茂刚,张颖.基于自由体积理论和摩擦理论的流体自扩散系数预测模型[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2

[5].尹小勇,宋海华.基于扩散势能和自由体积的自扩散系数模型(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Physics.2006

[6].尹小勇,宋海华.基于扩散势能和自由体积的扩散系数模型[J].天津大学学报.2006

[7].宗兆翔,杜磊,庄奕琪,何亮,吴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互连电迁移自由体积电阻模型[J].物理学报.2005

[8].高军,朱兆友.基于改进自由体积和无规因子贡献的聚合物热力学模型[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3

[9].孙久勋.关于液体自由体积理论的非简谐振子模型[J].自然科学进展.1999

[10].刘洪勤,戴星.液体导热系数的自由体积模型[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5

标签:;  ;  ;  ;  

自由体积模型论文-王小杰,王晓坡,朱山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