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中医院154100
【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细胞形态学类型检查的技术被运用到血常规检测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全自动类型血液分析仪设备检测结果显示为异常的共430血液检测样本资料,并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在开展探究的过程中另外再选430例正常血液标本当做对照组,将两个小组当中血液标本分析所得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方面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以及对比,从而获得更为科学分析结果。结果:两个小组当中血液在其血液形态学方面检查结果数据显示,对照分析小组当中血液形态为异常情况的患者人数为18人,假阴性概率数值4.2%。在采用血液细胞学类型检查技术辅助以全自动类型血液分析设备之后发现存在异常的患者共有143人,阳性概率数值为33.3%。而在观察小组当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方面检查结果显示为正常的患者人数为137人,假阳性概率数值为31.9%。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时候,辅助以血液细胞学类型的检查模式,能让诊断准确性得到提升,为疾病治疗创造更好的条件基础,也因此具有了良好的临床实用性。
【关键词】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血常规;检测;医疗
各种先进技术的出现让医疗技术有了更好的发展,使得疾病诊断的准确定、效率均得到了强化,而在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也更需要有新型技术的支持,但在各种新型技术的运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血常规检查方面,由于全自动类型的血液分析设备的实际应用力度不断提升,使得血液细胞形态学方面检查工作的意义逐渐被忽视,这也导致临床诊断阶段中的误诊几率以及漏诊几率明显提高,这也就会导致患者临床治疗阶段中的疾病诊断以及疾病治疗受到影响。本院探究了血液细胞形态学类型检查的技术被运用到血常规检测方面的临床意义,并将探究结果展示如下。
1资料以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在探究的过程中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分析了本院自2017年度5月份到2018年度5月份之间,全自动类型血液分析仪设备检测结果显示为异常的共430血液检测样本资料,并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其中有男性患者共219人,女性患者共211人,患者年龄分布在17岁到77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岁。在开展探究的过程中另外再选430例正常血液标本当做对照组。对照组当中共有男性患者221人,女性患者209人,患者年龄分布在16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岁,两组患者数据资料从统计学方面比较来看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两个小组当中血液标本分析所得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方面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以及对比,从而获得更为科学分析结果。
(1)试剂与仪器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与配套试剂均为日本希森美康公司提供,型号为XT-2000i;光学显微镜为日本奥林巴斯公司所提供的;贝索公司提供的瑞士染液。
(2)临床检测方法
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全部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具体的检测项目包括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淋巴细胞百分率、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单核细胞百分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以及红细胞平均体积。
将血液标本制片、瑞士染色,显微镜1000倍计数分类100个有核细胞,并观察红细胞、血小板(PLT)的形态。
(3)检测结果评判
分为假阳性与假阴性2个等级,假阳性: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后的结果显示为异常,而经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后的结果为正常;假阴性: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后的结果显示为正常,而经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后的结果为异常。
2结果
两个小组当中血液在其血液形态学方面检查结果数据显示,对照分析小组当中血液形态为异常情况的患者人数为18人,假阴性概率数值4.2%。在采用血液细胞学类型检查技术辅助以全自动类型血液分析设备之后发现存在异常的患者共有143人,阳性概率数值为33.3%。而在观察小组当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方面检查结果显示为正常的患者人数为137人,假阳性概率数值为31.9%。
3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高新技术被应用到临床中,就血常规检测而言,全自动分析仪器因其具有检测快捷、操作方便以及工作效率高等优点,逐渐代替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测,成为血常规检测中的首选检测方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科学性参数,但其在鉴别血细胞内部结构与形态方面尚存在较多的不完善甚至是缺陷,严重影响到血常规检测的正确性,从而不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患者预后,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①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分类简单:当前国内使用的血细胞分析仪包括三分类与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虽然两种分类的血细胞分析仪工作原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也只是主要检测各类血细胞大致分布状况与数量,如红细胞、白细胞数量、淋巴细胞百分比等,无法比较准确检测出对疾病诊断与治疗有参考价值的细胞内部结构与形态等,如细胞核的形态、细胞核仁的缺失以及浆膜内容物等;②临床上的各类贫血、寄生虫病、血液系统疾病、严重传染病以及放射性损伤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血常规检测的指标发生变化,但血液分析仪因对部分指标的检测指标不敏感,因而极不利于对上述疾病的诊断,再如形态异常但计数正常的血小板,经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无法做出相应的识别,导致与血小板相关的疾病漏诊率与误诊率极高。
传统的血细胞涂片染色检测,存在着操作繁琐、检测效率较低等缺点,导致其在血液标本检测中的应用率逐渐降低,以致于被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所取代,但就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测而言,其不仅可有效确定数量,做出极为准确的反应,还可在质量方面做出相应的评定。
此外,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测过程中,能有效观察到血细胞在形态与内部结构方面的改变,血小板异常等现象也可直观检测到,尤其在血液寄生虫病、血小板相关性疾病的诊断方面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综合上述功能可以说是对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缺陷的有效弥补。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中血液细胞形态异常者为18例,假阴性率为4.2%,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后见143例异常,阳性率为33.3%;观察组中血液细胞形态正常者为137例,假阳性率为31.9%,且观察组中对于多细胞形态异常的血液标本不能检测,只有血小板低下,充分表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疾病诊断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及较之于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测中的不足,且二者结合诊断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时候,辅助以血液细胞学类型的检查模式,能让诊断准确性得到提升,为疾病治疗创造更好的条件基础,也因此具有了良好的临床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詹学良,潘宝龙.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应用中的临床意义[J].云南医药,2017,29(2):177-178.
[2]崔海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139-140.
[3]冯建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51).
[4]王婧怡,张子良,熊太农,etal.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