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张国英(伊春市红星林业局职工医院黑龙江伊春153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2-0153-02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护理

应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快速输入液体及电解质,必要时输血或输血浆以纠正低血容量。

观察腹部情况,腹痛加剧,明显腹胀,按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物治疗。常用药有阿托品和异丙嗪,疼痛严重者给地西泮和哌替啶以缓解疼痛。持续应用阿托品者应注意心动过速、加重麻痹性肠梗阻等不良反应。指导病人减轻疼痛的松弛疗法等。

对急性胰腺炎早期,应用药物抑制胰腺外分泌,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使用抑制胰酶活性药物时护理应注意:抑肽酶,静脉点滴给药,可使机体产生抗体,有过敏的可能;加贝酯,点滴速度不宜过快,勿将药液注入血管外,多次使用时应更换注射部位,药液应新鲜配制,随配随用,对多种药物有过敏史的病人及妊娠妇女和儿童禁用。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腹部体征的变化。按时测定尿量、尿糖、血生化、血钙、血淀粉酶、肝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若病情加重,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时,应积极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

2.2手术前后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由胰酶消化自身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化学性炎症,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有胰腺水肿,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重者胰腺发生坏死或出血,可出现休克和腹膜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1临床资料

收治急性胰腺炎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1岁,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为主,伴恶心呕吐、尿和血淀粉酶升高、中度发热等症状。经实验室、B超、CT检查提示胆道和胰腺均有炎症。

2护理

2.1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对急性胰腺炎发作时应卧床休息,让病人保持在舒适的体位。可屈膝取倒卧位,剧痛而辗转不安全,应安全,必要时外用安挡,防止坠床。急性胰腺炎病人初始时要禁食,同时行胃肠减压,逐步禁食进行胃肠同压可以避免呕吐,可抑制胰腺分泌功能,减轻腹痛和腹胀。做好口腔护理。禁饮食的病人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日的液体入量常需达到3000ml以上。有休克的病人

2.2.1心理护理

向患者阐述疼痛知识,对焦虑和恐惧心理,给予安慰和支持,在疼痛过程中长时禁食和住院易产生烦燥、悲观失望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多关心、安慰,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心理,达到积极治疗,提高疗效,早恢复健康。

2.2.2营养护理

影响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营养评定状况,计算需要量,制定计划。对重症病人给予胃肠外营养,以维持热量和营养的供应。术后3周左右,如病情稳定,肠道功能基本恢复,可以通过空肠造瘘,提供营养。防止并发症发生。以后逐渐恢复经口饮食,可从少量低脂、低糖饮食开始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应避免刺激性强、产气多、高脂肪和高蛋白质食物,严格禁酒。

2.2.3做好手术后管道护理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人术后可能留置多根管道,包括氧气鼻管、胃管、输液管、T型引流管、腹腔双套管、灌洗管、空

肠造口、胃造口等,护士应掌握各种管道名称和作用,并将导管贴上标签后与引流装置正确连接固定,防止滑脱,保持引流管通畅,分别观察记录引流管的引流量、颜色、有无沉淀物,防止导管滑脱、扭曲、堵塞和污染,严格无菌操作。

2.2.4做好腹腔灌洗和腹腔冲洗引流护理。

胰腺手术后,对腹腔灌洗和腹腔冲洗时,可用尿管或细硅管注入消毒生理盐水灌洗腹腔,保留30分钟,协助病人翻身,然后放出灌洗液;用消毒生理盐水(内加抑肽酶和抗生素)经双套管24小时持续均匀冲洗腹腔,准确记录灌入液和引流液量、色、质;动态监测引流液的性质并做胰淀粉酶和细菌培养,灌洗液清亮透明后,可减少灌洗次数;每次灌洗后将皮肤擦净,在引流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

2.3出院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急性胰腺炎预防方法,正确认识本病易发的特点,特别注意饮食习惯,少吃油腻食物,不要暴饮暴食,戒酒,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疾病复发。

标签:;  ;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