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兼业代理到资本合作——论构建专业性银行保险公司

从兼业代理到资本合作——论构建专业性银行保险公司

论文题目: 从兼业代理到资本合作——论构建专业性银行保险公司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金融学

作者: 陈洁

导师: 林义,付代国

关键词: 银行保险,银行保险公司,制度变迁,风险管理

文献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金融自由化与一体化的金融制度创新浪潮。1999 年 11 月 4 日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生效,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可以跨界经营,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最终废止了分业经营体制。在此之前,金融分业制度的几大桥头堡——英国、日本等纷纷进行了“大爆炸”式的金融改革,允许金融业跨行业经营业务,这些曾经是分业经营主要代表国家纷纷放弃分业经营体制,预示着混业经营体制将成为世界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已正式加入 WTO,金融业不可避免的在不远的将来融入到全球性的竞争之中。 而在此过程中,银行业与保险业的融合显得尤其突出,二者不断融合形成了所谓的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以及保险银行(assurfinance)或全能金融,这些变化对于面临不断开放,不断深化改革的我国金融业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些挑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为严峻的任务。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银行保险的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力求把握住银行保险业发展变化的实质内核,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我国的银行保险的走向时,能够有所启示和借鉴作用。这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二、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本文通过回顾西方国家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对其发展的动因、理论基础以及模式选择进行分析和思考。并联系我国银行保险业的发展环境和面临的障碍,对我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目前进行的合作展开分析,认识到我国目前应采取专业性的银行保险公司的形式来开展银行保险业务。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首先对银行保险的内涵作了一个界定,包括狭义和广义的2概念。目前国内出现的银行保险合作形式只是西方国家盛行的“银行保险”的冰山一角而已,属于狭义的银行保险概念范畴。然后着重全面回顾了欧洲及美国的银行保险在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从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随着金融业竞争加剧和金融一体化的推进,西方银行保险依次经历了代理销售、战略联盟、股权渗透和一体化四个阶段。其次对银行保险的发展动因及理论基础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本文的写作依据——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资源共享说以及制度变迁理论。本章写作的目的在于以银行保险的发展路径和理论依据为线索,使其成为本文讨论的逻辑起点。第二章在第一章写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部分国家银行保险的发展环境和模式选择进行分析,使我们了解了国外混业经营制度下银行保险采取的各种不同模式。第一节分别从社会文化环境、法律法规环境、金融环境、税收环境和政府支持程度去认识银行保险在国外为什么能够发展起来,为什么会形成今天这样的一种形式。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出现的人口增长率降低和老龄化问题刺激了寿险业的发展,加之大部分的欧洲国家允许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资本合作,以及对个人寿险产品所支付的保费实行税收减免,政府大力支持发展银行保险业务,因此西方的银行保险得到了迅速发展。第二节是对在上述环境下发展出来的银行保险的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全能银行模式在德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种模式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各种资源可以在系统内综合利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范围经济,但是银行要对系统内的任何损失承担无限责任,容易诱发和积累金融风险和部门间的利益冲突;控股公司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美国,该模式产权制度清晰,由于子公司之间的互相独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专业化与多样化的有效统一,但是子公司在经营管理中的关系协调有一定难度,对内部和外部的监管要求很高;母银行模式以英国为代表,银行可以成立子公司,也可以成立控股公司兼营其他业务。该模式减小了金融风险传递的可能性,也便于内部和外部的监管,但是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系要从属母公司的利益要求,子公司难以得到独立全面发展。3第三章通过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内部环境和目前的发展障碍分析,认识到我国目前应该采取的银行保险发展模式是建立专业性的银行保险公司,既而对银行保险公司的运作方式提出了一点建议,最后是为了更好的配合这种模式的进行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第一节先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情况做了介绍,然后分别从我国社会文化环境、法律法规环境、金融环境、税收环境和政府支持程度五个方面对银行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我国于 1996 年开始尝试银行保险,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保险意识比较薄弱,加上我国分业经营制度、金融市场缺乏良好的运作机制、税收条件比较苛刻等条件的限制,因此银保合作的发展只能停留在协议代理阶段。第二节提出了我国发展银行保险的几个主要障碍,分别是:粗放式经营,抵消网点的燎原优势;产品同质性,营销缺乏特色;高额代理费阻碍了保险公司的良性发展;短期特点显著、后续力量不足;银保业务人员数量少、质量低;现行的法律制度制约银行保险的进一步发展。第三节是前两节的延伸,讨论了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模式选择。通过详细分析松散型战略联盟、全能银行、控股公司和专业性银行保险公司的各种利弊,认识到银行保险公司是适合我国银?

论文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银行保险的动因分析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银行保险的内涵及发展沿革

第二节 银行保险发展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银行保险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银行保险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第一节 部分国家和地区银行保险发展的环境分析

第二节 部分国家和地区银行保险合作的模式分析

第三章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模式选择

第一节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环境分析

第二节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障碍分析

第三节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模式选择分析

第四节 银行保险公司的运作

第五节 发展我国银行保险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04

参考文献

  • [1].银行系保险公司发展路径研究[D]. 冯慧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
  • [2].论银行保险的发展模式[D]. 邹新克.四川大学2005
  • [3].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研究[D]. 李峻鹰.暨南大学2005
  • [4].我国银行保险渠道的建设[D]. 黄艺.西南财经大学2009
  • [5].中银保险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欧李君.湖南大学2011
  • [6].我国保险公司银行保险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杨丽丽.新疆财经大学2013
  • [7].我国银行保险联盟分析[D]. 卢杨.电子科技大学2003
  • [8].A保险公司银行保险渠道营销策略研究[D]. 黄晔.华东理工大学2014
  • [9].我国保险和银行合作模式研究[D]. 何学军.华中科技大学2004
  • [10].新环境下我国银行保险营销策略研究[D]. 聂洁.西南财经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策略及其监管研究[D]. 刘颖婷.四川大学2006
  • [2].交通银行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李怡.上海交通大学2007
  • [3].国内银行保险现状分析及发展探讨[D]. 张培旭.北京交通大学2007
  • [4].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银行保险研究[D]. 李香雨.吉林大学2007
  • [5].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模式研究[D]. 陈竹音.中国海洋大学2005
  • [6].银行保险及其效应分析[D]. 独孤昌慧.吉林大学2005
  • [7].论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刘刚.西南财经大学2006
  • [8].银行保险动因及战略研究[D]. 杜敏.华东师范大学2002
  • [9].我国银行保险中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研究[D]. 徐菲.西南交通大学2004
  • [10].银行保险发展比较及我国未来发展对策分析[D]. 程英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

标签:;  ;  ;  ;  

从兼业代理到资本合作——论构建专业性银行保险公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