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氧化还原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COD,有机物,绿色环保
氧化还原对论文文献综述
徐光华,杨超,刘明明,丁冰[1](2019)在《电化学氧化还原对废水中COD处理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生活,绿色生活更加的注重。生活废水中不但含有大量的无机元素,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即化学需氧量(COD),较高的COD会超出水的自净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传统的降解COD的方法是采用生化法,但是因为其成本高,针对性比较高,培养菌种的要求比较严格,导致不能大规模的推广,因此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更加高效,快捷,经济的方法来取代传统的降解方法。本论文模拟生活废水的处理。采用3ml菜籽油与3000ml的蒸馏水混合为原料,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数据证明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100mg/L。(本文来源于《江西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朱润良,刘晶[2](2019)在《光助氧化还原对铬在赤铁矿表面固定化的促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铁(氢)氧化物是近地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以纳米/微米颗粒的形式存在,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活性基团,因而可通过吸附作用影响环境物质的迁移(Cornell and Schwertmann,2003);另一方面,许多铁(氢)氧化物为半导体矿物,可受光的激发产生电子和空穴,进而与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物质进行电子和能量的传递,从而控制环境物质的赋存与循环(Xu and Schoonen,2000;鲁安怀,2015)。因此,具备半导体性质的铁(氢)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古雪姣[3](2019)在《氧化还原对SrVOx外延膜晶相及物性的可逆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元素因其未填满的3d轨道而表现出丰富的价态,相应的氧化物也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晶相和有趣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很多高科技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人们在某些易变价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相转变研究中,发现伴随着晶体结构的改变,相应的物理化学性质也会发生很大改变,如电导率、磁性状态和电催化活性等,这些对物性的调控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应用。本论文揭示了SrVO3和Sr2V2O7薄膜在氧气或者真空气氛中通过热处理而相互转化的现象,基于此,高质量的Sr2V2O7薄膜被间接合成;此外,在对两者的性能表征中,我们发现伴随着晶相间的可逆转变材料物性实现了半透明金属态与透明绝缘态间的可逆转变,这使得SrVOx材料在可控光电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相变调控的研究背景。首先对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应用做了简单介绍:其次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物相调控方法,如热处理、电化学偏压、离子液体加偏压;然后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相调控;最后我们介绍了一些钒氧化物的相调控以及文献中对SrVO3和Sr2V2O7的相关研究。第二章主要内容为SrVOx的生长和结构表征。首先基于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LD)对SrVO3薄膜的制备做了介绍;然后介绍了 SrVO3和Sr2V2O7之间的可逆转变;最后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AFM)对SrVOx薄膜表面形貌的表征。第叁章主要内容是SrVOx样品的性能表征。包括用X射线吸收谱(XAS)研究了 SrVOx的离子价态,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 SrVOx的光学性质;用多功能物性测量系统(PPMS)研究了 SrVOx的电学性质;最后使用第一性原理(Materials Studio软件)计算了SrVOx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结果印证了实验中的电学光学性质。第四章是对本论文的总结,该研究揭示了 SrVO3和Sr2V2O7之间的可逆相转变,该转变一方面可用于制备较难生长的晶相,另一方面相变引起的光电性质变化使得SrVOx材料在可控光电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4-01)
刘恋[4](2017)在《基于对苯醌和对苯二酚的氧化还原对实际样品中弱酸与弱碱的电化学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保健作用,酸奶受到广泛消费者的钟爱。酸奶中的乳酸菌能维持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还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乳酸,可调节肠道pH,促进胃液分泌、加强消化。奎宁是制药过程中比较有用的生物碱,作为重要的抗疟疾药物已超过300年。它也可作为一些饮料中的添加剂。鉴于乳酸和奎宁的作用,检测出乳酸和奎宁的含量对监测酸奶与饮料、药物的质量有重要意义。检测乳酸和奎宁的方法主要有HPLC、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电化学传感器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高成本,复杂的样品处理和分析过程。因此,建立一种新的检测弱酸和弱碱的方法是必要的。对苯醌与对苯二酚已被广泛研究,其氧化还原机理是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在电极表面对苯醌得到两个质子与电子被还原;对苯二酚失去两个质子与电子被氧化。因对苯醌还原,电极表面附近的氢离子浓度发生改变,电极表面的pH会急剧变化,对苯醌的还原电位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新峰。对苯二酚在乙腈中发生氧化,失去两个质子,加入弱碱后,质子转移速度加快,碱接受质子,使得电极表面的pH发生变化,在更负电位产生新的氧化峰。新峰的峰电流与质子受体和质子供体的浓度成正比,峰电位决定于质子供体的pKa与质子受体的pKb。本论文中,我们利用对苯醌和对苯二酚的氧化还原,研究了质子供体在水溶液中对对苯醌的还原过程以及质子受体在非水溶剂中对对苯二酚的氧化过程的影响。发现新产生的氧化峰或还原峰的峰电流值与质子受体或质子供体的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而与对苯醌和对苯二酚的浓度无关。根据这一规律,我们使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分别检测了不同酸奶中的乳酸和奎宁水模拟样中奎宁的含量,且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无需样品处理。测定结果与传统方法的测定结果相吻合。(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7-05-01)
卢彬彬,陈世良,杨娟娟,王佳佳,黄招竹[5](2017)在《氧化还原对铁结合的大肠杆菌拓扑异构酶Ⅰ活性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肠杆菌拓扑异构酶Ⅰ(E.coli TopA)属于I型拓扑异构酶,在DNA复制、转录、重组和基因表达调控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E.coli TopA不仅能结合锌,还可以结合铁。细胞内过量铁可与锌竞争,通过与锌指结构域结合减弱其DNA结合能力和改变蛋白质空间构象,从而抑制TopA拓扑异构酶活性。然而,铁结合形式TopA的氧化还原特性以及氧化还原条件对其活性的影响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紫外分光光谱和体外DNA拓扑异构酶活性分析,发现体外纯化得到的铁结合形式的TopA呈氧化状态,能够被二硫苏糖醇和连二亚硫酸钠还原,原本氧化状态下无活性的TopA在还原条件下,可恢复其拓扑异构酶活性。当还原剂被去除后,铁结合的TopA在空气中能够重新被氧化,且其活性重新受到抑制。这说明,氧化还原条件对铁结合的TopA功能具有可逆调节作用。通过金属-蛋白体外结合实验进一步发现,无金属结合的TopA蛋白(apo-TopA)在无氧条件下,与Fe~(2+)和Fe~(3+)均能结合,但与Fe~(2+)结合能力较弱,并且TopA结合的Fe~(3+)被还原成Fe~(2+)后,结合力显着下降,能够被铁螯合指示剂菲咯嗪快速捕获。此外,蛋白质内源性荧光光谱分析实验表明,铁结合的TopA在氧化还原的不同状态时,其在330 nm左右的荧光值有显着差异。这提示,氧化还原条件可能通过影响铁离子与TopA的结合状态,引起蛋白质空间构象改变,从而对TopA的拓扑异构酶活性进行调节。此研究表明,铁结合TopA的拓扑异构酶活性会受到细胞内氧化还原信号的可逆调控,也提示I型拓扑异构酶可能是细胞铁超载通过氧化损伤引起细胞功能障碍(或铁死亡)的靶点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徐丹[6](2014)在《基于非碘氧化还原对及固态电解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I/I3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中应用最广泛的氧化还原电对,但I/I3体系存在对金属导线有强的腐蚀性、具有较低的氧化还原电势,及对光的竞争性吸收等缺点。这些缺点限制了DSSC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及其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功能性离子液体添加剂和非碘氧化还原对的设计与合成,以及它们在DSSCs中的应用;探索了利用界面改性提高固态电解质与光阳极的界面相容性,提高固态电解质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合成了吡啶功能化的离子液体添加剂,用以取代传统的有机溶剂添加剂,并考查了不同浓度的添加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光电流-电压曲线表明这种新型添加剂在低浓度下能实现高的电池效率,甚至高于常用的具有挥发性的有机溶剂添加剂,并显示较好的稳定性。这类新型的离子液体添加剂能克服挥发性的有机溶剂添加剂的缺点。(2)设计合成了具有离子液体功能的钴(III/II)配体氧化还原电对,循环伏安表明这种新的钴电对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并且这种新的钴(III/II)配体电对在离子液体体系里具有高的溶解性,在离子液体电解质体系中,光强100mW/cm2的测试条件下,电池的效率可达7.37%。(3)通过利用表面活性剂修饰TiO2光阳极,制备具有较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塑性晶体固态电池。光电流-电压曲线,接触角,固态紫外吸收等测试结果表明AerosolOT(AOT)作为表面活性剂修饰光阳极能使电解质与吸附染料的光阳极表面得到更好的接触,减少了TiO2导带与电解质中的I3的电子复合作用,从而使电池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用表面活性剂修饰TiO2光阳极的方法为全固态DSSC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4-05-01)
王雷[7](2014)在《基于金属离子液体氧化还原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是一种新型的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具有来源丰富、高效、制作简单、造价低廉和寿命长等优点,打破了传统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统治的局面。在DSSC的叁个组成部分(光阳极、对电极和电解质)中,电解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液态电解质存在一系列例如挥发和泄漏等缺点,使DSSC没有一个较好的长期稳定性。此外,常用的I-/I-3氧化还原电对对金属电极有腐蚀性,在可见光内有吸收,这些都大大降低了电池的工作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聚离子液体纳米管凝胶电解质和非碘氧化还原电对DSSC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合成了基于钴金属离子的室温离子液体[BMI]2[Co(NCS)4],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与传统的I-/I-3(0.43V vs NHE)相比,制备的[BMI]2[Co(NCS)4]/PMII混合氧化还原电对拥有更高的氧化还原电势,基于该混合氧化还原体系的电池表现出了更高的开路电压值,因此体现出了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在100mW cm-2光强下达到了8.1%,高于传统的基于PMII/I2氧化还原对的电池。而且,电池在120天的稳定性测试后,效率较测试初增长了10%,这是混合氧化还原电解质体系首次观测出现这种现象。(2)合成了基于乙醇胺和二乙醇胺的含Cu金属离子液体Cu{NH2CH2CH2OH}6(PF6)2(1a), Cu{NH(CH2CH2OH)2}6(PF6)2(1b),Cu{NH2CH2CH2OH}6(BF4)2(2a), Cu{NH(CH2CH2OH)2}6(BF4)2(2b),Cu{NH2CH2CH2OH}6[(CF3SO2)2N]2(3a),Cu{NH(CH2CH2OH)2}6[(CF3SO2)2N]2(3b),并将其作为氧化还原电对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当所用染料为Z907时,使用3a作为氧化还原对的电池的效率最高,在100mW cm-2光强下达到1.91%,而当所用染料为D205时,使用3b作为氧化还原对的电池的效率最高,在100mW cm-2光强下达到1.06%。(3)通过阳离子聚合的方式合成了聚(二乙烯基苯-乙烯基苄氯)(poly(DVB-co-VBC))纳米管(PDVBVBC-NT)以及咪唑阳离子表面修饰的poly(DVB-co-VBC)纳米管(Im-NTs),并以之为凝胶剂制备了基于离子液体电解质的准固态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较低含量的聚合物纳米管(1wt%)即可生成离子液体凝胶,Im-PDVBVBC-NT纳米管表现出了高的传导率和扩散系数,并在100mV.cm-2和50mV.cm-2光强下分别达到4.9%和5.5%的光电转换效率。而相比传统的离子液体型电解质,新制备的凝胶型电解质拥有更高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4-05-01)
张志红,吕芬,高雪,杨依丽,罗勇[8](2012)在《氧化还原对NDPK-A及突变体磷酸转移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核苷二磷酸激酶A(NDPK-A)及其4种半胱氨酸突变体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测定它们在氧化还原条件及正常条件下的磷酸转移酶活性,研究氧化还原及二硫键异构对NDPK-A及突变体活性的影响。将实验室之前构建成功的野生型NDPK-A(PBV-NDPK-A)及4种突变型NDPK-A基因(PBV-NDPK-A C4S,PBV-NDPK-A C109S,PBV-NDPK-A C145S,PBV-NDPK-A C4/109/145S)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以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与Cibacron Blue 3GA Sepharose CL-4B亲和层析技术纯化目的蛋白;HPLC法测定比较野生型NDPK-A及突变体在氧化还原和正常环境下磷酸转移酶活性。结果显示,NDPK-A及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经纯化分别获得了均一的NDPK-A蛋白及突变体蛋白,纯度均达到98%;在还原环境下NDPK-A及突变体的磷酸转移酶活性均高于正常环境下的活性,但是在氧化环境下的磷酸转移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环境下。氧化还原环境对NDPK-A结构异构及磷酸转移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提示氧化还原环境可能调控NDPK-A二硫键的形成,影响蛋白的聚集状态,从而影响蛋白的磷酸转移酶活性,并且NDPK-A结构中可能有更为复杂的氧化还原调控酶活性机制。(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2年06期)
张志红[9](2012)在《NDPK-A及Cys突变体对A549细胞凋亡和氧化还原对其磷酸转移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人二磷酸核苷激酶A亚基(NDPK-A)及其四种氧化还原异构体表达纯化,在自然及化学氧化还原环境中,研究NDPK-A及四种Cys突变体的磷酸转移酶活性。构建真核重组载体pEGFP-nm23-H1C145S、pEGFP-nm23-H1C109S,瞬时转染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将重组载体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研究其诱导肿瘤细胞A549的凋亡活性。方法: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NDPK-A基因及其突变体。以DEAE-纤维素弱阴离子交换层析结合Cibacron Blue染料亲和层析技术分别纯化野生型NDPK-A及四种Cys突变体。用HPLC法测定NDPK-A及Cys突变体在自然和化学氧化还原环境下的磷酸基转移酶活性。以pBV220-nm23-H1C145S、pBV220-nm23-H1C109S质粒作为模板,设计合适的引物,进行PCR扩增目的基因,BamH I与EcoR I双酶切后插入pEGFP;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载体瞬时转染A549细胞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外源目的基因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分选绿色荧光表达细胞,测定A549细胞的晚期凋亡率。结果:NDPK-A及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经纯化分别获得了均一的野生型NDPK-A及突变体蛋白,纯度达到98%;在还原剂(DTT终浓度2.5mM)条件下NDPK-A及突变体的磷酸转移酶活性均高于自然环境下的活性,但在氧化剂H2O2(终浓度0.25mM)条件下的磷酸转移酶活性明显低于自然环境下,且都具有显着性差异。测序鉴定重组载体pEGFP-NDPK-A C145S和pEGFP-NDPK-A C109S成功构建,转染A549细胞后,NDPK-A及其突变体均有表达,并且均能促使A549肿瘤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为:41.34±2.55%(NDPK-A),29.77±3.05%(NDPK-AC145S),27.58±4.13%(NDPK-AC109S),突变体NDPK-A C145S,NDPK-A C109S与野生型NDPK-A相比,凋亡率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氧化还原环境对NDPK-A结构异构及磷酸转移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这提示氧化还原环境可能调控NDPK-A二硫键的形成,影响蛋白的聚集状态,从而影响蛋白的磷酸转移酶活性。成功构建重组载体pEGFP-NDPK-A C145S、pEGFP-NDPK-A C109S,在A549细胞中均能表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诱导细胞的凋亡。(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2-04-01)
李建国,乔健天,高天明[10](2011)在《氧化还原对成年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外向整流氯通道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膜片钳内面向外式记录技术,研究急性分离成年大鼠海马CAl区锥体神经元外向整流氯离子通道的氧化还原调控。发现细胞内侧给予氧化剂DTNB(5,5'-dithiobis-2-nitrobenzoic acid),可显着减弱氯通道的活动,IC50值为(28.05±2.42)μmol/L;还原剂DTT(dithiothreitol)对氯通道没有明显影响,但可逆转DTNB引起的抑制效应。说明DTNB不改变通道电导,其引起的通道活动减弱是由氯通道关闭时间延长而开放时间缩短所致。研究还发现,另一对氧化型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与DTNB和DTT同样的效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成年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外向整流氯通道可以被细胞内氧化还原剂所调控。(本文来源于《生物物理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氧化还原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天然铁(氢)氧化物是近地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以纳米/微米颗粒的形式存在,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活性基团,因而可通过吸附作用影响环境物质的迁移(Cornell and Schwertmann,2003);另一方面,许多铁(氢)氧化物为半导体矿物,可受光的激发产生电子和空穴,进而与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物质进行电子和能量的传递,从而控制环境物质的赋存与循环(Xu and Schoonen,2000;鲁安怀,2015)。因此,具备半导体性质的铁(氢)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化还原对论文参考文献
[1].徐光华,杨超,刘明明,丁冰.电化学氧化还原对废水中COD处理的研究进展[J].江西化工.2019
[2].朱润良,刘晶.光助氧化还原对铬在赤铁矿表面固定化的促进[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古雪姣.氧化还原对SrVOx外延膜晶相及物性的可逆调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4].刘恋.基于对苯醌和对苯二酚的氧化还原对实际样品中弱酸与弱碱的电化学检测[D].辽宁大学.2017
[5].卢彬彬,陈世良,杨娟娟,王佳佳,黄招竹.氧化还原对铁结合的大肠杆菌拓扑异构酶Ⅰ活性的调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7
[6].徐丹.基于非碘氧化还原对及固态电解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制[D].苏州大学.2014
[7].王雷.基于金属离子液体氧化还原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
[8].张志红,吕芬,高雪,杨依丽,罗勇.氧化还原对NDPK-A及突变体磷酸转移酶活性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报.2012
[9].张志红.NDPK-A及Cys突变体对A549细胞凋亡和氧化还原对其磷酸转移酶活性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2
[10].李建国,乔健天,高天明.氧化还原对成年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外向整流氯通道的调控作用[J].生物物理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