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

论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

论文摘要

诈骗罪是一种在司法实践中常见的财产犯罪,古今中外的刑事立法都将其作为重要犯罪加以惩治和防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不断变化,这使得诈骗罪的内涵和外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诈骗罪的手段、内容、种类、程度、对象等日新月异。因此,研究诈骗罪的相关问题,在刑法理论和实务中具有重要意义。行为是犯罪论的基本问题,诈骗行为是构成诈骗罪的核心。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普通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以诈骗罪的基本概念及立法概况为基础,以诈骗罪中诈骗行为的结构模式为主线,最后对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与其他诈骗行为的区分作了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一章为诈骗罪概述,通过对国内外诈骗罪立法概况的介绍,总结出诈骗罪的概念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或欺诈的手段,使他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物或财产上的利益,因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损失的行为。第二章为诈骗罪中诈骗行为的结构模式。通过对诈骗罪传统行为结构的检视,分析了诈骗罪中诈骗行为的理想结构模式,即:行为人的欺骗行为、被害人陷入认识错误、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产、行为人获得或者使第三人获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本章论证了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第三章主要讨论了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与相关诈骗行为的区别,具体包括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与民事欺诈行为以及与特殊诈骗罪中诈骗行为的区分。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与民事欺诈行为,区分的关键主要是看行为人有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目的;与特殊类型诈骗犯罪行为的不同主要在于主体、客体以及诈骗行为的表示形式三个方面。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诈骗罪概述
  • (一) 诈骗罪的概念
  • (二) 诈骗罪的立法概况
  • 1、国外关于诈骗罪的立法概况
  • 2、国内关于诈骗罪的立法沿革
  • 3、小结
  • 二、诈骗罪中诈骗行为的结构模式
  • (一) 欺骗行为
  • 1、欺骗行为的实质
  • 2、欺骗行为的内容
  • 3、如何理解"不作为"欺骗行为
  • 4、欺骗行为的程度
  • 5、欺骗行为的对象
  • (二) 陷入错误
  • 1、陷入错误在诈骗罪中的意义
  • 2、陷入错误与陷入恐惧的竞合
  • (三) 处分行为
  • 1、处分行为是否为必要
  • 2、处分意思是否为必要
  • (四) 取得财产
  • 1、"财产"是否包含财产性利益
  • 2、特殊情形的处理
  • (五) 财产损失
  • 1、财产损失是否为必要
  • 2、如何判断财产损失
  • 三、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与其他诈骗行为的区分
  • (一) 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分
  • 1、与民事借贷纠纷的区分
  • 2、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分
  • (二) 与特殊诈骗犯罪中诈骗行为的区分
  • 1、与金融诈骗罪中诈骗行为的区分
  • 2、与合同诈骗罪中诈骗行为的区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汽车消费中民事欺诈的认定[J]. 法制与社会 2020(09)
    • [2].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法理辨析与实务认定[J]. 人民检察 2017(10)
    • [3].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之比较[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 [4].两类欺诈之比较研究[J]. 天中学刊 2008(06)
    • [5].刑事诈骗与民事欺诈的交错——论刑民交叉案件的调整限度[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 [6].卖“铁钉棺材”犯禁忌,属民事欺诈还是刑事诈骗?[J]. 人民之友 2017(04)
    • [7].销售型电信诈骗与民事欺诈之界分[J]. 人民司法(案例) 2018(02)
    • [8].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辨析[J]. 法制与经济 2019(09)
    • [9].诈术的双重视角分析[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05)
    • [10].未经登记重复抵押并出售房产的行为如何处理[J]. 人民检察 2009(02)
    • [11].是民事欺诈还是股东纠纷?[J]. 国际市场 2008(03)
    • [12].平和型“吊模宰客”行为的类型区分与司法评价[J].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9(06)
    • [13].平和型“吊模宰客”行为的类型区分与司法评价[J]. 法律适用 2019(06)
    • [14].区分诈骗犯罪与民事欺诈界限的基本原则[J]. 人民检察 2018(14)
    • [15].价格欺诈行为扩展引发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5(05)
    • [16].论我国民事欺诈构成要件的完善[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7].诈骗罪当罚性的法哲学诠释[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 [18].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认定[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3)
    • [19].从一则借款欺诈案看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界限把握[J]. 中国检察官 2018(12)
    • [20].论诈骗罪与民事借贷行为的区别——以一起典型案件为例[J]. 法制与社会 2014(14)
    • [21].法律咨询[J]. 江淮法治 2013(08)
    • [22].伪造他人巨额债务是犯罪行为还是民事欺诈[J]. 南方农机 2009(05)
    • [23].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25)
    • [24].浅析被害人认识因素对诈骗罪认定的影响[J]. 中国检察官 2016(22)
    • [25].法律实施中的私人监督——“罚款分享”制度的经验与启示[J]. 社会科学 2008(06)
    • [26].论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区分——兼论计算诈骗数额时是否扣除犯罪成本[J]. 中国检察官 2015(10)
    • [27].电商代运营案件法律问题探析[J]. 中国检察官 2018(24)
    • [28].受托伪造学历办理社保并获取钱财的行为如何定性[J]. 人民检察 2019(14)
    • [29].假冒他人商标非法经营如何适用法律[J]. 人民检察 2014(20)
    • [30].“国际惯例”靠不住[J]. 理财 2011(02)

    标签:;  ;  ;  

    论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