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淮安223200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越来越快,建筑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迅速崛起,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建设技术的欠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类安全问题,这对建筑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它不仅可以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还可以促进企业建设项目的安全施工,保障建设者的人身安全,对企业建设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安全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问题;措施
1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但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过快发展与法律制定的滞后,导致了项目安全管理问题不断。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要想冲破现有格局,走向更大的舞台,就必须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我们应该把安全管理制度创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抓不懈、不断创新发展,以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
2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筑施工企业及有关单位在建设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指导方针,严格落实责权利相统一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运用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结合施工生产自身特点和施工经验,通过法规政策技术组织等手段,使人物环境构成的施工生产体系达到最有效安全状态,主要是指对于施工现场的不安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采取多样化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又要保障建筑工程的使用能力的措施,采取一定的手段,使得各项生产活动时刻处于有效地监管范围内,保障施工人员的行为最大限度的符合施工章程。安全施工是建筑企业创誉增效、谋求发展的必备条件。
3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企业安全基础管理薄弱
很多施工企业都比较重视“三管”,即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而没有把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摆在重要的位置,安全管理意识差。很多施工企业负责人不能真正意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对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不足,没能把握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的关系。其实,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更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注重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
3.2执法监督乏力
中国现有的安全监督包括国家建设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消防部门等机构。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主体责任还未完全落实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综合监管职责不明确,也缺乏有效手段,其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难度大。基于诸多监督机构执法权利和范围界限不清,往往出现多头管理、各行其是的现象,施工企业往往无所适从。对逾期未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整改不合格的建筑施工企业还未制定明确、有效的处罚规定和办法,行政执法和动态监管工作不够严格。此外,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责任人处罚力度不够等。
3.3缺乏岗前培训,安全教育不足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劳动者,大多数都是文化程度不高、技术素质不强的农民工群体,由于其接受的教育少,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清楚该通过何种方式来进行自身安全保护,加之在参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之前,企业也没有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最终导致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的产生。
4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措施
4.1建设单位应当加强自身安全管理
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安全责任制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建立安全管理目标过程中,应当将目标进行科学的分解,将择日落实到具体的成员身上,并且明确项目管理人员的职责与义务。同时,还要以制度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将安全生产从领导层面统一起来,进而形成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在此过程中,还要进行严格考核、实行目标管理制度,将安全问题质量、危险源监控以及各类安全事故的预防和管控作为安全责任制中的重要考核内容。对认真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做出成绩的部门和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对于履行不好的部门和个人,应当对其进行处罚,对因玩忽职守而引发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部门和个人,严肃查处,必要时诉诸法律。
4.2全面识别危险源、编制检查表,认真组织各类安全检查考核
项目经理要亲自组织相关部门、主要管理人员全面识别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估,编制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安全系统工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发现潜在不安全因素的有效工具。检查表的制订必须结合生产系统、行业特点、设备状况、作业环境等因素,全面做出科学的分析评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周期等,要用表格的方式表示出来,使之既简便、易懂、直观,又能达到检查的目的。定期检查是施工企业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制定的一项检查制度,有固定的时间,属于例行检查范畴。不定期的检查,虽不是制度化的检查,但其意义非同一般,不定期检查带有突击性检查的性质,也就是说,在没有预先通知和施工现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对施工单位进行的安全检查,它更具有实际性。这样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更真实,更客观,解决处理的安全问题更有效。作为施工企业,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检查和指导,目的在于扎扎实实的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4.3对建筑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最好消除在萌芽中,以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有序的进行,端正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态度。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前采取最佳的处理措施,从而真正的做到事前控制。
建筑安全施工不仅仅是为了施工作业人员,往更深层次剖析,更主要的是为了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企业加强自身安全的管理,同时提高作业人员的自身安全意识,减少安全隐患。更重要的还在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树立企业品牌效益,提高企业社会地位,提高企业的社会竞争力,从而从根本上适应国内外建筑市场的形势,奠定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基础。
4.4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加强对管理层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素质。企业必须定期、定时、分批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提高管理安全生产的素质,做到对安全生产能管、会管、管得好。加强对施工人员岗前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企业对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使其熟知和遵守本工种和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对于从事电气、起重、建筑登高架设作业、焊接、汽车驾驶、爆破等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准持证上岗。在施工现场提高作业者在施工中的安全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安全生产职业道德水平,不仅是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础,也是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前提。对现场施工作业者的安全教育要生动细致,并能为广大作业者所接受,绝不要走过场和流于形式。通过学习教育,有力规范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引导他们体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加强“三级教育”,岗前安全技术和劳动安全常识教育,努力提高作业者的安全操作能力。
5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给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中关键的一环,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成本等都具有很大的联系。基于此,加强对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意义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春道.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控制[J].江西建材,2014,(17).
[2]张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意义分析[J].广东科技,2014,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