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缓制度研究

死缓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选择在我国刑罚制度中独具特色的两大制度之一的死缓制度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对死缓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通过对死缓制度的历史溯源研究,提出了死缓的做法最早实施在国外,作为一项刑罚制度首创在中国的观点。通过对死缓制度基本法律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死缓系死刑的刑罚适用制度,具有独特的法律价值、功能和目的。通过对死缓制度在我国刑罚制度中合理存在的正当化事由的研究,确定死缓制度系死刑司法控制的理性选择和现实途径。针对当前死缓制度具体法律适用中存在的瑕疵,提出了死缓制度的专有适用原则,梳理了死缓制度的实体适用、程序适用、执行变更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并进一步从立法和司法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彰显了死缓制度对于我国死刑司法控制的核心作用。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0.1 立意缘起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 研究现状
  • 0.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章 死缓的历史追溯与制度确立探析
  • 1.1 死刑制度流变概述
  • 1.1.1 死刑的产生
  • 1.1.2 死刑的本质特征
  • 1.1.3 慎刑主义对死刑的影响
  • 1.1.4 轻缓化终极目标
  • 1.2 死缓制度的历史溯源
  • 1.2.1 思想起源的渐进式
  • 1.2.2 制度构建的演进式
  • 1.2.3 制度确立的首创性
  • 1.3 死缓制度的确立
  • 1.3.1 立法层面确立
  • 1.3.2 司法层面确立
  • 第2章 死缓制度基本问题研究
  • 2.1 概念与特征分析
  • 2.1.1 适用对象的确定性
  • 2.1.2 适用条件的特定性
  • 2.1.3 执行过程的法定性
  • 2.1.4 执行结果的不确定性
  • 2.1.5 刑罚适用的复合性
  • 2.2 死缓制度的法律价值分析
  • 2.2.1 死缓的一般价值
  • 2.2.2 死缓的特殊价值
  • 2.3 死缓制度的功能与目的分析
  • 2.3.1 死缓功能的两重性
  • 2.3.2 死缓目的的统一性
  • 第3章 死缓制度的正当化依据
  • 3.1 死缓制度正当化的基本依据
  • 3.2 死缓制度的社会基础
  • 3.2.1 政治影响
  • 3.2.2 经济基础
  • 3.2.3 法律文化背景
  • 3.3 死缓制度的公众认同基础
  • 第4章 死缓制度的法律适用
  • 4.1 死缓制度法律适用现状
  • 4.1.1 法律适用中刑事政策的影响
  • 4.1.2 法律适用现状的实证分析
  • 4.2 死缓裁量标准
  • 4.2.1 死刑立即执行的裁量标准
  • 4.2.2 死缓的具体裁量标准
  • 4.3 死缓制度的执行变更
  • 4.3.1 死缓变更为死刑立即执行的期间
  • 4.3.2 故意犯罪和重大立功竞合的处理
  • 4.3.3 故意犯罪且怀孕妇女的执行变更
  • 4.3.4 漏罪的执行结果变更
  • 4.3.5 减刑后假释的法律适用
  • 4.4 死缓制度法律适用检讨
  • 4.4.1 刑事政策与死缓关系处理不当
  • 4.4.2 刑罚裁量的失衡
  • 4.4.3 司法运行中的误区
  • 第5章 死缓制度展望
  • 5.1 立法展望
  • 5.1.1 立法反思
  • 5.1.2 实体法展望
  • 5.1.3 程序法展望
  • 5.2 司法展望
  • 5.2.1 建构法律人思维模式
  • 5.2.2 确立法律适用基本原则
  • 5.2.3 确立类罪的死缓适用标准
  • 5.2.4 强化量刑均衡的司法机制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死缓制度的研究[J]. 法制博览 2017(34)
    • [2].死缓制度的完善[J]. 法制博览 2017(17)
    • [3].我国死缓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6(23)
    • [4].死缓制度适用条件的完善[J]. 法制博览 2015(27)
    • [5].死缓制度新论——以限制死刑为视角[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9(01)
    • [6].《刑法修正案(九)》与死缓制度的完善[J]. 净月学刊 2016(03)
    • [7].中国死缓制度之探析[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2)
    • [8].死缓制度适用中的相关问题探讨[J]. 潍坊学院学报 2012(03)
    • [9].对死缓制度的理性思考——从司法适用的角度分析[J]. 人民论坛 2011(08)
    • [10].中国死缓制度的三维考察[J]. 政治与法律 2010(02)
    • [11].浅谈死缓制度之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08(21)
    • [12].试论死缓制度过度适用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 河北法学 2008(11)
    • [13].死缓制度改革刍议——兼谈对我国刑罚体系的反思和重构[J]. 法治研究 2012(10)
    • [14].死缓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0(03)
    • [15].死缓制度起源新论[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 [16].废除死缓的几个理由[J]. 民主与法制 2008(05)
    • [17].从罪刑法定主义角度看死缓制度[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4)
    • [18].死刑改革的先声:浅谈我国死缓制度的价值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2(05)
    • [19].死缓制度适用中的疑难问题探讨[J]. 民族论坛 2010(03)
    • [20].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死缓制度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1)
    • [21].死缓制度的当代价值[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9(04)
    • [22].死缓制度:中国式“智慧”[J]. 法律与生活 2012(20)
    • [23].浅议死缓制度的完善——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视角[J]. 今日中国论坛 2013(05)
    • [24].浅议我国死缓制度的适用意义[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14)
    • [25].试论我国“死缓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价值[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3)
    • [26].关于死缓完善问题的思考[J]. 铜陵学院学报 2009(06)
    • [27].死缓限制减刑制度对现有监管改造工作的影响[J]. 法制与社会 2017(16)
    • [28].死缓撤销事由的评析[J]. 知识经济 2009(17)
    • [29].死缓限制减刑制度相关问题探析[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04)
    • [30].论死缓制度的人道性[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标签:;  ;  ;  ;  ;  ;  

    死缓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