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初中生由于处在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会过多地注重自己的内在感受和外在的别人的评价,极易出现自卑情绪和羞怯情绪。自卑又可分为内隐和外显两种,内隐自卑对个体影响的相关研究还很少。认知灵活性是执行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映了个体认知的灵活转化能力,是个体能否适应外在环境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具有内隐自卑的个体由于长期的自卑和对自己的负性评价,导致潜意识里具有别人强大和自我弱小的想法,内心的这种压抑状态可能使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失去了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对认知灵活性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再者,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由于自我意识的高涨,会过多地监控自己的行为和考虑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脑海中“假想观众”的存在,使他们极易产生羞怯情绪,因此,在认知活动的过程中,这些负性情绪就会占用很多工作记忆系统资源,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可用于规则转换方而的认知资源相对减少。本研究以实验法和问卷法相结合。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的方式测量个体的内隐自卑,利用羞怯问卷对初中生的羞怯状况进行了探讨,利用威斯康星卡片测验对个体的认知灵活性进行了测量。通过对初中生的内隐自卑、羞怯和认知灵活性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初中生存在显著的内隐自卑效应,倾向于将自我与消极的事物或评价相联系。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年级在不相容任务上的反应时差异显著。(2)在认知灵活性的差异上,男女生在非持续性错误维度上差别显著,其他维度的差别不显著。(3)初中生的认知灵活性随年级的升高而发展,初二年级阶段是认知灵活性发展较快的阶段。(4)初中生的内隐自卑对认知灵活性的正确分类维度上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5)羞怯在认知灵活性的正确分类和持续错误维度上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了内隐自卑、羞怯和认知灵活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可以为指导初中生更好地适应环境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同时为中学生的自卑感、羞怯问题的干预提供有益的启发,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00后大学生自我中心与宿舍人际关系探究[J]. 智库时代 2020(13)
- [2].假想观众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1)
- [3].利用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促进有效教学[J]. 祖国 2019(15)
- [4].程序员的社交焦虑与气质和自我中心思维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07)
- [5].卡柔·布拉乔诗选[J]. 世界文学 2016(01)
- [6].青少年假想观众对社交应用使用的影响:自我呈现和积极反馈的多重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03)
- [7].高中生自我中心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01)
- [8].唯我独中[J]. 知识就是力量 2018(12)
- [9].为什么你要做那些无用的事——机器人创意达人西蒙妮·吉尔茨幽默感爆棚的TED演讲[J]. 喜剧世界(上半月) 2019(09)
- [10].案例二 “观众”其实是自己[J]. 江苏教育 2018(80)
- [11].初中生自我中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02)
- [12].亦喜亦忧话成长——沉默,其实不是金[J]. 少年心世界 2014(11)
- [13].青春期个案的认知干预[J]. 江苏教育 20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