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

论文摘要

由唐慎微编纂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下简称《证类本草》)是现存最完整的一部本草学著作,书中保留了宋代以前的本草学内容,具有极大的文献学价值。唐慎微首创的系统附录医方的方法,对后世本草方书的撰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论文主要以《证类本草》黑盖子下(即唐慎微新增)的内容为研究对象,对唐慎微所引医方进行系统地研究。文献学上,澄清版本流变,校勘讹误;中医药学上,了解古今医家对药物功效理解之异同,服务于临床治疗。论文正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次全面地对《证类本草》引方进行汇考,从多方面疏理《证类本草》引用医方的情况,力图探求唐慎微引方的特点和依据。首先介绍了《证类本草》的继承关系,即与宋代之前本草著作的关系;其次从引用者和方书两个方面研究了《证类本草》引方的来源,证明唐慎微是系统引方的首创者,并对书中引到的每本方书作简单的介绍;然后简述《证类本草》引方与后世本草、医方的关系,即与《备急总效方》、《本草纲目》的关系;最后总结唐慎微选方依据以及《证类本草》引方的意义,并简述《证类本草》与《临床中药学》的关系。第二部分为《证类本草》引方个案研究。主要对《证类本草》记载的两本不见于经史著录的方书,即《斗门方》和《梅师方》进行初步探索,通过《证类本草》及其他方书的引文情况对这两本方书的成书年代以及亡佚时间作一个大致的推测;此外,有关《证类本草》引到的妇儿科专著,本论文也对其略作探索,有助于研究妇儿科病症,方便临床用药。第三部分为《大观本草》尚志钧点校本补校。尚志钧点校的《大观本草》,是该书第一部标点、整理本,作者是本草文献的老前辈,在此领域用功甚勤,影响巨大,但局限于条件,点校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今将点校本涉及医方部分的错漏分类列出,以进一步完善这部本草学著作。共补校错别字23处;修订句读7处;指出白芥条较《政和本草》脱漏5条医方,而未出校勘记;罗列《大观本草》窜入《本草衍义》文17条。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正文
  • 2.1 《证类本草》引方汇考
  • 2.1.1 《证类本草》的直接继承关系
  • 2.1.2 《证类本草》引方来源
  • 2.1.3 《证类本草》引方与后世本草、方书的关系
  • 2.1.4 《证类本草》引方意义
  • 2.2 《证类本草》引方个案研究
  • 2.2.1 《斗门方》初考
  • 2.2.2 《梅师方》初考
  • 2.2.3 《证类本草》引妇、儿科方书小考
  • 2.3 《大观本草》尚志钧点校本补校
  • 2.3.1 错别字
  • 2.3.2 句读差误
  • 2.3.3 尚《大观》遗漏条文
  • 2.3.4 尚《大观》中窜入的《本草衍义》文
  • 2.3.5 疑尚《大观》引文不完整者
  • 结语
  •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证类本草》药图初考[J]. 中药与临床 2015(01)
    • [2].牛奶的力量[J]. 晚晴 2017(05)
    • [3].《证类本草》辨疑3则[J]. 中医药导报 2019(02)
    • [4].《证类本草》所载药物保健功效(一)[J]. 长寿 2011(09)
    • [5].《证类本草》所载药物保健功效(六)[J]. 长寿 2012(02)
    • [6].《证类本草》所载药物保健功效(十)[J]. 长寿 2012(06)
    • [7].《证类本草》所载药物保健功效(十一)[J]. 长寿 2012(07)
    • [8].《证类本草》所载药物保健功效(三)[J]. 长寿 2011(11)
    • [9].《证类本草》所载药物保健功效(四)[J]. 长寿 2011(12)
    • [10].《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来源及药性特征[J]. 中医文献杂志 2008(03)
    • [11].《证类本草》所载药物保健功效(十二)[J]. 长寿 2012(08)
    • [12].《证类本草》所载药物保健功效(七)[J]. 长寿 2012(03)
    • [13].《证类本草》所载药物保健功效(八)[J]. 长寿 2012(04)
    • [14].《证类本草》所载药物保健功效(九)[J]. 长寿 2012(05)
    • [15].《证类本草》中和州药物品种考证[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2)
    • [16].从《证类本草》看道教对中药学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10(20)
    • [17].《证类本草》所载药物保健功效(五)[J]. 长寿 2012(01)
    • [18].《证类本草》所载药物保健功效(二)[J]. 长寿 2011(10)
    • [19].《证类本草》征引北宋邢昺《尔雅疏》考[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04)
    • [20].本草文化摭谈(八) 文献渊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J]. 文史知识 2016(08)
    • [21].《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补遗[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1)
    • [22].《证类本草》转引《肘后方》文献考略[J]. 中医文献杂志 2012(01)
    • [23].基于《证类本草》的陕西省道地药材文献分析与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 2019(03)
    • [24].《斗门方》初考[J]. 中医文献杂志 2010(01)
    • [25].《神农本草经》的成书与沿革——《神农本草经》研究述评之一[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05)
    • [26].《本草纲目》文献引用初考[J]. 中医文献杂志 2011(02)
    • [27].《神农本草经》与《山海经》《本草纲目》的关系——《神农本草经》研究述评之二[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07)
    • [28].对“人部药”的探讨[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12)
    • [29].《证类本草》中柴胡的本草学考证[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01)
    • [30].本草文献版本研究浅析[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7(01)

    标签:;  ;  ;  ;  ;  ;  

    《证类本草》征引医方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