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孕震力学机制研究

汶川地震孕震力学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2008年发生在龙门山中北段的汶川地震是我国自唐山大地震以来破坏性最强的一次大地震,有8.7万多同胞在地震中蒙难。据震后调查,汶川地震是一个逆冲兼右旋走滑构造断裂地震,普遍认为是松潘—甘孜地块向东运移受稳定的上扬子地块阻挡后累积应力的释放。但据公布GPS的观测结果,四川盆地也发生了向西的同震位移。这表明汶川地震的孕震机制可能远较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汶川地震孕震机制的判明是评价未来龙门山地震风险的基础。本文从成震断层两侧地块的同震位移入手分析汶川地震的孕震机制。全文共有四章:第一章介绍国内对汶川地震孕震机制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龙门山构造带的断裂分布及特征;第三章介绍汶川地震的同震破裂、成震断层上下盘的同震位移及基于此的的孕震机制分析;第四章介绍基于同震应变能分析的强震复发周期预测。研究分析表明,汶川地震的孕震机制是松潘—甘孜地块和四川地块的相向挤压应力与沿龙门山中央断裂带的右旋走滑剪切应力的复合作用。分析测算结果表明,断层下盘四川盆地近震区域向西垂直龙门山断裂带的最大水平位移约1.9m;断层上盘松潘-甘孜地块近震区域向东垂直龙门山断裂带的最大水平位移约为0.7m;断层上盘近震区域向北东向的最大水平位移约1m;断层下盘近震区域向南西向的最大水平位移约1.4m。据此认为,汶川地震是松潘—甘孜地块和四川地块的相向挤压应力与沿龙门山中央断裂带的右旋走滑剪切应力复合作用的结果。根据同震应变能推算出的龙门山8级地震的复发周期为2858-5716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汶川地震孕震机制研究现状
  • 1.2.2 GPS 数据在构造活动性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龙门山构造带的结构与形成演化
  • 2.1 龙门山构造带概况
  • 2.2 龙门山构造带的主要断裂
  • 第3章 基于同震位移场的孕震机制分析
  • 3.1 同震位移场
  • 3.2 汶川地震同震位移场分析孕震机制
  • 第4章 汶川地震同震应变能
  • 4.1 龙门山邻区地质模型建立
  • 4.2 汶川地震同震应变能
  • 4.2.1 数值试算
  • 4.2.2 图解汶川地震同震应变能
  • 4.3 基于同震应变能量估算龙门山断裂带强震发震周期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加卸载响应比孕震积分在新疆地震预测中的综合应用研究[J]. 地震 2014(02)
    • [2].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孕震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J]. 科学通报 2017(17)
    • [3].东北深震的孕震三步曲[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06)
    • [4].汶川大地震孕震机理的研究及其对地震预报的启示[J]. 国际地震动态 2009(04)
    • [5].我国105°E以东地区M_S≥5.7级地震的孕震3步曲[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04)
    • [6].金属断裂特性与IPE孕震模式的类比研究[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7].地表动态大地测量资料反映的孕震断层变形机制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 2016(07)
    • [8].大震深部孕震环境特征[J]. 国际地震动态 2017(08)
    • [9].强震的孕育规律与孕震模式[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1(03)
    • [10].谈谈化学与地震[J]. 化学教育 2009(04)
    • [11].孕震构造势位(LDLEPS)及其相关的地震地质信息分析[J]. 地震地质 2012(03)
    • [12].汶川8.0级地震地壳形变与“三向应变结构”孕震机制的探讨[J]. 国际地震动态 2008(11)
    • [13].怀—涿地区深部孕震环境研究与涿鹿地震发震机制的讨论[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07)
    • [14].从四川长宁6.0级地震的发生看大凉山次级块体的孕震环境[J]. 国际地震动态 2019(08)
    • [15].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和大凉山断裂带孕震深度研究及其地震危险性[J]. 地球物理学报 2020(10)
    • [16].大姚—姚安地区强震孕震机理——NW向褶皱节理的构造强化与活动[J]. 地质力学学报 2017(01)
    • [17].超塑性纳米纤维状滑动带控制孕震断层摩擦[J]. 国际地震动态 2016(05)
    • [18].泾阳5.2级地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J]. 国际地震动态 2018(08)
    • [19].汶川M_S8.0地震孕震机理的形变证据与模型推演[J]. 地震 2009(01)
    • [20].水库诱发地震的水二级相变孕震模型[J]. 地震地质 2009(04)
    • [21].麻城1932年6级地震孕震构造机制探讨[J]. 国际地震动态 2012(07)
    • [22].断裂熔融作用中单质铁的形成及其指示的孕震环境[J]. 岩石学报 2019(06)
    • [23].GPS资料反映的日本东北M_W9.0地震的孕震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3)
    • [24].1954年山丹7_(1/4)级地震的孕震构造和发震机制探讨[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3)
    • [25].青海、甘肃与宁夏地区未来大地震预测分析[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04)
    • [26].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孕震机理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2)
    • [27].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孕震构造运动特征分析[J]. 地震 2014(01)
    • [28].地震预报实验场:科学问题与科学目标[J]. 中国地震 2010(01)
    • [29].对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的进一步验证及有关科学问题的讨论[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03)
    • [30].天山造山带及邻区孕震应力场及断裂带活动性特征的数值实验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20(11)

    标签:;  ;  ;  ;  ;  

    汶川地震孕震力学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