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旋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钟灵街小学644000
【摘要】立足学生个性需求,让学生在鼓励、欣赏的美妙氛围中积极尝试、勇于创新,帮助他们找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鼓励乐言欣赏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2-023-01
案例背景:
曾经听过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说:“放开手,相信孩子的能力,他们会走得更好!”当时,我深深地为这样的教学信念激动感怀,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才感到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以学生为本”虽已是大家众所知晓的新教学理念,但要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并非易事,因为这是涉及教育思想的大转变。新课程表面上降低了难度,但对老师来说,实际上是变难了,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尽管在新课程理念上,教师都能接受,努力尝试,但真正落实到课堂上,甚至许多具体的细节上,都很难脱去单方面“教”的痕迹。学生的需要还没有真正地被注意和重视,这应该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学生自身就是一个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开手,相信孩子会走得更好!
案例一:鼓励、掌声与精彩
学习《钓鱼的启示》一课时,当讨论到“捕捞到的鲈鱼是放?是留?父亲和‘我’对待这条诱人的鲈鱼态度是一样的吗?你从哪些地方读懂的?”的时候,孩子们进行合作读书,充分发表了意见。而当再一次问他们“父亲一定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去。你同意父亲的做法吗?”时,这个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表态以后,在课堂上进行了十分激烈的辩论比赛,思维的火花和生活的沉淀在课堂上得到了闪耀的碰撞。
一位学生认为:“我”好不容易钓到一条鲈鱼,这条鲈鱼又这么漂亮,放掉多可惜呀!另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反驳道:“鲈鱼虽然漂亮,可它不应该是我的,应该放掉。”“反正没人看见!”立即又有孩子主动站起来为他的观点辩解道。“虽然没人看见,但,但还没到捕捞鲈鱼的时间,父亲让,让我放掉,是,是对的!”戴着小眼镜的孩子激动地站起来,带着几分结巴的口音说。“既然喜欢,我就可以留下。”坚持留下的孩子依旧抗争着。“我觉得父亲做得对,作者钓到鲈鱼距离鲈鱼捕捞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不想让我们违反规定。”“我也觉得父亲做得对,这样别人就不会罚我们款了。”“父亲是想让我懂得不管有没有人都要遵守规定,这是诚实!”“贪小便宜会吃大亏的!”……顿时,热烈的掌声在教室里回荡,赞赏的目光一次次投向发言的同学,这是何等的激动!这是多么自发的原动力!在引导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并没有让学生回答父亲的目的是什么,而学生却在通过读书、辩论的基础上,自主地去分辨、探究父亲的做法是对还是错,进而认识到父亲让“我”放鱼的良苦用心。整个过程,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从读书中悟到了道理,从辩论中明辨了是非,受到了教育。
在这次关于放鱼的辩论课后,我给正反双方各颁发了一个最佳辩手奖。学生捧着奖状,那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激动使我的内心受到了震动,我真诚地为他们喝彩!我想:尽管学生的创新求异有时也许是不成熟的,甚至是可笑的,但作为我们语文教师也要多给予他们鼓励与掌声,少责难与批评,使学生勇于尝试,勇于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永不妥协,才会有更多的精彩从学生的嘴里迸发出来。
案例二:敢说、会说与乐说
记得在上《五彩池》这篇课文时,我和同学们都陶醉在课文所描写的美景中,孩子们的朗读让我陶醉,使我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正当同学们专注地欣赏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时,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出现了,“老师,我觉得书上写的这些景物不是最美的!我不太喜欢!”“那你喜欢什么呢?”“我可不可以喜欢省略号里的内容?”他居然喜欢省略号里的内容!此言一出,教室里立刻发出了一阵哄笑。这位同学听出了笑声里的含义,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坐下了。此时,我向他投去了鼓励的眼神,亲切地叫他站起来讲一讲为什么。我的鼓励给了他重新发言的勇气,他说出了自己想象的内容:还有很多种彩池的形状,有如玉兰花含苞欲放,池中一群群鱼儿似乎在游动,天空中白云飘动,似乎也染上了五彩的颜色……哈!真的很美,很有想象力!在我的带动下,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了他。我欣赏这孩子,会读书,会思考,会发现,会表达。如果在教学中,我对这双突然举起的小手熟视无睹或者把他当作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他思维的火花也许就此会被扑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当学生大胆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时,作为教师,不能任由其他同学的取笑,更不能加以遏止,要珍视学生的创造,对他们这种敢于发表自己意见、表现自我、积极思考的行为加以认可,加以鼓励,为他们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从而使他们敢说、会说、乐说。
案例三:欣赏、真情与评价
新课程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日常评价中注重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运用客观的、准确的、充满真情实感的评价(尤其是鼓励性的评价),会使学生更好地认清当前的学习状况,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产生争取进步的信心,从而更好地激发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
在阅读《趵突泉》这一材料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最喜欢的、体会最深的段落或句子读给大家听,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能把理解到的东西读出来。”
“谁愿意读一读?”
“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失去一半的美。”
“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浮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一位学生站起来朗读自己选择的这一段。
“你们觉得他读的怎么样啊?”我问。一位同学给了他这样的评价:“我觉得他读得很流利,也很有感情,他在课下一定认真读过课文,这点值得我学习。但在这一段中‘神秘的境界’应该读得轻而慢,以表现它的美。在这一点上我练得比较多,我来给大家读一读,好吗?”说着,这位孩子就范读了一遍,而前一位孩子在听到了来自同学的评价后,认真地说:“谢谢,我以后一定注意不同句子的语气变化。”说完,就又跟着那位同学重读了一遍。
看!这些评价来自学生内心,蕴涵着真实感,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看到了他人的长处,他人的努力,从而信任他人,欣赏他人,互相之间多了羡慕、竞争,少了嫉妒、反感,他们也在不断吸取他人之长来完善自我。
案例分析与反思:
“教师要真正地把教育放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上。”
新课程关注的是生长、成长中的整个生命。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可能是挫折、失败,也可能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所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过程。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坚定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切不可让学生的思维被纳入固定的、不容质疑的模式。
我们常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其实,这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不用“培养”,因为那都是与生俱来的。儿童从接触这个世界开始,人们便不断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他们的思想正是这样一点一点被套住的。“每一个儿童都是天才”,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尽量让他们的创意和想法得以实现,不要用约束成人的法则去约束儿童的心灵,那么儿童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也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在课堂上,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想法转,不允许有独特的见解,就是在扼杀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诚恳地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尊重他们,才能创设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
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他们脑子里装着许多奇异的火花,只要得到一个小小的思维空间,他们就会发挥想象,开始创新创造。我们的教育应该给他们的思维再插上自信的翅膀,让他们在更广阔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放开手,相信学生会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