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颈夹脊穴联合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电针颈夹脊穴联合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联合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通过临床症状和功能评分,探讨电针颈夹脊穴联合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疗效方法:选取符合颈性眩晕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电针颈夹脊穴联合药物)、对照组(药物组),每组各30例患者。依据《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及椎—基底动脉TCD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眩晕程度、眩晕频率、持续时间、头痛评分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肩痛、日常生活及工作评分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D指标的比较,电针颈夹脊穴联合药物能更明显改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颈夹脊穴联合药物能够明显提高颈性眩晕评分量表评分以及明显改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2电针颈夹脊穴联合药物治疗在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症状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2 颈源性眩晕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 2.1 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发病机理及致病因素的认识
  • 2.2 中医对眩晕的认识
  • 3 颈性眩晕的辅助诊断
  • 4 颈性眩晕的治疗
  • 4.1 西医对颈性眩晕的治疗
  • 4.2 中医对颈性眩晕的治疗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方法及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电针颈夹脊穴联合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