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抛光论文-俞能跃

柔性抛光论文-俞能跃

导读:本文包含了柔性抛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刚石磨料,半固结抛光膜,界面结合强度,表面处理

柔性抛光论文文献综述

俞能跃[1](2019)在《金刚石磨料在柔性抛光工具中的界面结合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溶胶-凝胶法所制备而成的生物高分子柔性抛光膜在晶圆抛光加工过程中具有高精度、低损伤等优点。但由于金刚石是由共价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它与生物高分子材料结合较差,导致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磨料脱落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磨料与基体的界面结合以及如何测量磨料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成为目前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了两种界面结合强度的测量表征方法,并基于两种测量方式评价了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对于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考虑了添加偶联剂、镀覆金属钛、镀覆金属钛后表面氧化、涂覆羟基氧化铁等表面处理方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磨料粒度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第一种方法是直接拉拔法,通过粘结剂将金刚石磨料直接从生物高分子基体中拉拔出,测定拉拔时所需要的拉拔力,并测定磨料与基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计算得到磨料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第二种方法是基于抛光膜的拉伸强度来表征磨料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通过分析可以知道,磨料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变化会直接导致生物高分子基体材料的拉伸强度发生变化,因此本论文尝试使用抛光膜的拉伸强度来直接表征磨料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通过直接拉拔法对磨料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进行测量,发现随着磨料粒度的增大,界面结合强度会有所降低。在抛光膜的制备过程中添加偶联剂会使界面结合强度有所提升。基于拉伸强度对磨料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进行研究,发现在W40粒度金刚石磨料表面镀覆金属钛后,所制备的抛光膜拉伸强度有所降低,但在镀钛复合磨料表面氧化处理后,所制备的抛光膜拉伸强度又会上升,且高于未处理的金刚石磨料抛光膜。而在W3金刚石磨料表面涂覆FeOOH处理后,所制备出的抛光膜强度与涂覆前不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对于W40粒度金刚石同样涂覆FeOOH涂覆处理,发现磨料的表面难以成功进行涂覆。综合红外光谱分析发现,磨料表面所吸附的羟基官能团的数量随着粒度变化以及表面处理后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是影响磨料与高分子材料结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28)

李志宏[2](2019)在《面向动车组车身打磨抛光的柔性打磨头设计及其路径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动车组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目前动车组车身的打磨和抛光主要靠人工完成,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和表面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恶劣的环境对操作工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机器人取代人工完成打磨抛光任务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动车组车身特点,提出一种打磨抛光机器人,对其柔性打磨头进行结构设计并进行路径规划。首先针对动车组车身的打磨抛光任务,研发了一种打磨抛光机器人系统。进行了机器人移动平台的设计计算及其选型,柔性打磨头的结构设计。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打磨抛光机器人进行了叁维建模,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柔性打磨头的关键部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使其满足强度要求和刚度要求。其次运用D-H方法建立了打磨抛光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建立了机器人位姿描述的数学模型和坐标变换的数学模型,对机器人进行了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的求解,并通过MATLAB中的机器人工具箱插件对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的正解和逆解进行了仿真和验证。最后用Mastercam软件对打磨头的路径进行规划,并利用Mastercam软件中的Robot master插件对打磨路径进行验证并自动生成机器人控制代码,将机器人控制代码导入机器人控制柜中从而实现对机器人的自动控制。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打磨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打磨抛光机器人系统进行打磨抛光作业时的打磨头转速和打磨力之间的优化组合。(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4-15)

崔勇勇[3](2019)在《关于玉石质材料的柔性抛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器在中国人心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雕刻后的玉片需经过抛光等工序才能成为精美的艺术品。传统的玉石抛光方法通过磨料与玉片的刚性研磨作用对玉片进行加工,但因加工效率低、易产生划痕和亚表面损伤、雕刻细节易磨损等缺点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生产需求,因此急需一种新的玉石抛光方式。近年来国内外新兴的磁流变抛光表面精密加工技术,抛光精度高、效率高、抛光表面易于控制等特点使得其广泛应用于光学零件的加工,特别是光学非球面部件。本文将磁流变液抛光与玉石抛光相结合,依靠磁流变抛光的加工型面吻合度高、抛光柔性大,不易产生亚表面损伤等优点,对雕刻成型的玉片进行抛光实验,尝试通过柔性抛光方式逐渐磨平玉石表面的划痕并保留雕刻细节,以期探究出一种更加优良的抛光加工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成果如下:(1)了解磁流变液的成份组成和制作工艺。分析各个组份的选取依据,研究了磁流变抛光液的剪切屈服强度的公式。结合实际加工状况确定各组份成分的选择,并通过单因素法实验逐步优化各组分含量配比。最终配制出磁化特性好、材料去除率高,抗沉降性好、分散效果好的磁流变抛光液。(2)设计、加工一套抛光平台,并进行目标路径磁路的计算。使用Maxwell软件进行磁场仿真,分析了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和磁流密度矢量分布情况,并测量了目标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将仿真结果、计算结果、实际测量值等进行了对比,发现叁着差值很小,也从侧面验证了计算方法和实验台搭建的正确性。(3)利用设计、加工的磁流变抛光设备和磁流变液加工玉片。从玉片转速、加工时间、磁场激励电流大小等方面分析了对抛光效果的影响规律。同时对抛光后的玉片进行漂白、打蜡等后处理操作,观察比对处理效果,为以后优化工艺参数、研究分析抛光规律等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3-20)

肖晓兰,阎秋生,潘继生,焦竞豪[4](2019)在《陶瓷球高效超光滑磁流变柔性抛光新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实现陶瓷球表面的高效超光滑抛光,提出一种集群磁流变抛光陶瓷球的新工艺。方法在传统V型槽抛光陶瓷球的基础上增加集群磁极和上盘旋转动力,配制适当的磁流变抛光液,通过在上下抛光盘的集群磁极,形成磁流变抛光垫包覆陶瓷球,进行研磨抛光加工。然后,基于陶瓷球工件几何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得到球体各运动参数的影响关系,利用机械系统分析软件ADAMS对成球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可以看出该抛光方法能够主动控制球体的运动,实现球面抛光轨迹的快速均匀全包络。最后,根据仿真结果,通过调整上下抛光盘的转速比、偏心距和加工间隙等参数,控制陶瓷球的自转角,实现球面的快速高效超光滑抛光。结果用自行设计的陶瓷球集群磁流变抛光实验装置,对氮化硅陶瓷球进行抛光2.5 h,表面粗糙度Ra从60 nm左右下降到10 nm左右,球形误差为0.13μm,达到了陶瓷球轴承氮化硅球的国家标准(G5水平)。结论集群磁流变抛光方式可以实现球面抛光轨迹的快速均匀全包络,实现陶瓷球表面的高效超光滑抛光,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5](2019)在《埃华路机器人柔性抛光系统出口意大利》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广东埃华路研发并量产的机器人柔性抛光系统发往机器人打磨抛光系统的发源地-意大利,服务世界奢侈品品牌古驰(GUCCI)和菲拉格慕(Ferragamo),用于GUCCI和Ferragamo品牌饰件的抛光。众所周知,打磨抛光工艺直接关系到饰件外观质量,饰件经过精抛光处理后可获得超镜面光泽度,以及提升手感体验和耐久性,可大幅度提升品牌价值。国内外知名饰件品牌都面临用机器(本文来源于《智能机器人》期刊2019年01期)

谭智,于文东,陈经伟,江鑫[6](2019)在《柔性抛光工具装置的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目前叶片抛光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多抛光头工具装置结构,并完成了设计工作,并制定了加工策略完成了路径生成及动态仿真等工作,该装置能满足对叶片抛光的适应性要求。该装置在与机器人配合工作的模拟加工编程中表现良好,将在实践中检验实际加工效果。(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02期)

刘海涛,李野,王银河,赵陨,穆佳丽[7](2018)在《光学非球面零件凹面的机器人柔性抛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光学系统中,非球面零件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如何得到合格的光学非球面零件是重点和难点。使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传统手工抛光方式对光学非球面零件凹面进行加工的基本思想是在机器人末端连接1个抛光盘,抛光盘要比光学工件的最大面形直径小得多,在工件表面上沿设计好的轨迹运动,使工件面形误差收敛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结合实际工作内容,研制了用于光学非球面零件凹面抛光加工的机器人柔性抛光系统,采用主动式的力控制方式来应对机器人与接触环境间的接触力,并对精密铣磨成型后的光学非球面镜零件凹面进行快速确定性抛光加工试验,得到了较好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证明了使用机器人可以为光学非球面零件凹面做柔性抛光。(本文来源于《新技术新工艺》期刊2018年06期)

董飞[8](2018)在《基于柔性抛光的硅片温度场及翘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单晶硅等晶体所制成的功能基片是集成电路的重要衬底材料,其表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器件的成品率、寿命及性能。在制造过程中,为获得超光滑低损伤的晶体基片表面,研磨抛光是晶体基片制备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艺。目前晶体基片的研磨抛光主要采用硬质砂轮的旋转磨削方法。在加工过程中,随加工时间的增加,晶体基片表面温度逐步升高,残余应力不断累积,极易造成加工后晶体基片的翘曲变形。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柔性气动抛光方法。针对该种新的抛光方法,从理论研究、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叁个方面对硅片抛光过程中的翘曲变形及温度场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硅片抛光温度场及翘曲变形进行理论分析。首先分析硅片的材料及力学性质,得到硅片在不同晶面的断裂规律,进而对硅片的翘曲变形的机理进行分析,得出残余应力和温度是影响硅片翘曲变形的主要因素。对硅片进行模型简化并利用Stoney公式得出硅片的翘曲变形、残余应力及温度叁者之间的数学关系。(2)对柔性气动抛光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ANSYS对硅片和抛光盘进行几何建模、网格划分以及边界条件的设定,得出柔性气动抛光作用下硅片的残余应力、温度及翘曲变形的仿真结果。(3)搭建柔性气动抛光实验装置,确定抛光过程的加工参数,针对仿真结果进行相应实验。利用Fluke红外热像仪探究了硅片不同抛光时间下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得到硅片温度分布规律;利用KEYENCE超景深叁维显微镜对硅片抛光效果进行验证,在选用不同目数的绿碳化硅分阶段抛光工况下,硅片表面达到镜面效果,粗糙度下降至2.5μm以下。实验结果表明该柔性抛光方法有效地克服硅片抛光所产生的翘曲变形,提高了其抛光表面精度。最后对整体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大学》期刊2018-06-01)

陈乃昶[9](2018)在《非圆母线回转体柔性自动抛光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态势下,我国制造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并对机械制造行业提出了新的标准,为此要关注和研究抛光技术,通过良好的抛光技术,实现对工件的表面质量的提升,更好地提升工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由于回转体工件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极其普遍,其精度对于机械产品的质量有密切的联系,传统的砂轮、千叶轮、布轮等抛光技术效率较低,可以引入更为先进的非圆母线回转体柔性自动抛光机控制系统,更好地提升形状复杂的回转体工件的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区》期刊2018年03期)

徐志强,王秋良,张高峰,朱科军,姜胜强[10](2017)在《可控柔性表面抛光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光电通讯、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性能、高精度、高集成的零件及模具不断涌现,其不仅结构复杂,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而且大部分都属于硬、脆难加工材料,传统的抛光方法难以胜任。基于可控柔性理念的抛光技术,为上述零件的高效率和高精度抛光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逐渐成为超精密抛光的重要发展方向。首先,介绍了可控柔性抛光技术的基本概念,并就柔性执行装置、柔性"研抛模"、柔性控制系统叁种可控柔性抛光方法的柔性可控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分别进行了综述;其次,对以上可控柔性抛光方法的加工原理、材料去除、抛光精度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比较,进一步阐述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可控柔性抛光方法基本理论的系统研究、抛光精度和效率的提高、抛光工艺的复合化和智能化以及智能材料应用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7年10期)

柔性抛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动车组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目前动车组车身的打磨和抛光主要靠人工完成,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和表面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恶劣的环境对操作工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机器人取代人工完成打磨抛光任务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动车组车身特点,提出一种打磨抛光机器人,对其柔性打磨头进行结构设计并进行路径规划。首先针对动车组车身的打磨抛光任务,研发了一种打磨抛光机器人系统。进行了机器人移动平台的设计计算及其选型,柔性打磨头的结构设计。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打磨抛光机器人进行了叁维建模,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柔性打磨头的关键部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使其满足强度要求和刚度要求。其次运用D-H方法建立了打磨抛光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建立了机器人位姿描述的数学模型和坐标变换的数学模型,对机器人进行了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的求解,并通过MATLAB中的机器人工具箱插件对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的正解和逆解进行了仿真和验证。最后用Mastercam软件对打磨头的路径进行规划,并利用Mastercam软件中的Robot master插件对打磨路径进行验证并自动生成机器人控制代码,将机器人控制代码导入机器人控制柜中从而实现对机器人的自动控制。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打磨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打磨抛光机器人系统进行打磨抛光作业时的打磨头转速和打磨力之间的优化组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柔性抛光论文参考文献

[1].俞能跃.金刚石磨料在柔性抛光工具中的界面结合强度研究[D].华侨大学.2019

[2].李志宏.面向动车组车身打磨抛光的柔性打磨头设计及其路径规划[D].中北大学.2019

[3].崔勇勇.关于玉石质材料的柔性抛光的研究[D].华侨大学.2019

[4].肖晓兰,阎秋生,潘继生,焦竞豪.陶瓷球高效超光滑磁流变柔性抛光新工艺研究[J].表面技术.2019

[5]..埃华路机器人柔性抛光系统出口意大利[J].智能机器人.2019

[6].谭智,于文东,陈经伟,江鑫.柔性抛光工具装置的设计与仿真[J].内燃机与配件.2019

[7].刘海涛,李野,王银河,赵陨,穆佳丽.光学非球面零件凹面的机器人柔性抛光[J].新技术新工艺.2018

[8].董飞.基于柔性抛光的硅片温度场及翘曲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8

[9].陈乃昶.非圆母线回转体柔性自动抛光机控制系统的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

[10].徐志强,王秋良,张高峰,朱科军,姜胜强.可控柔性表面抛光研究综述[J].表面技术.2017

标签:;  ;  ;  ;  

柔性抛光论文-俞能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