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石岐杂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饲料,能量,蛋白,石岐杂鸡
石岐杂鸡论文文献综述
何翔,高振华,孔鹏,林嘉贺,莫子艺[1](2011)在《不同能量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石岐杂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蛋白和能量水平日粮对石岐杂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选取21日龄体质量相近、健康的石岐杂鸡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进行试验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能量和蛋白水平分别为12.09MJ/kg和18.07%、13.09MJ/kg和18.01%、12.09MJ/kg和20.08%、13.09MJ/kg和19.93%,试验期21d。结果表明:饲喂Ⅰ-Ⅳ组不同日粮,以试验Ⅳ组的日增体质量最高(22.44g)、料肉比最低(2.70),以试验Ⅰ组的采食量最高(63.33g),但Ⅰ-Ⅳ组的日增体质量、日采食量和料肉比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Ⅳ组粗灰分、蛋白质、脂肪和钙的表观代谢率均为最高,但和其他3组差异不显着(P>0.05);Ⅱ组和Ⅳ组较Ⅰ组和Ⅲ组可显着提高屠体质量和腿肌质量(P<0.05);Ⅱ组和Ⅳ组较Ⅲ组可显着提高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和屠宰率(P<0.05)。综合分析,能量和蛋白水平为13.09MJ/kg、18.01%的日粮对22日龄以后肉鸡较适宜。(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12期)
多乐,莫子艺,孔鹏,林嘉贺,黄晓亮[2](2011)在《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石岐杂鸡免疫器官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石岐杂仔鸡器官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1日龄健康石岐杂鸡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饲喂4种蛋白质(CP)和能量(DE)水平不同的玉米-豆饼型日粮,分别为:Ⅰ组(12.09 MJ/kg;18.07%)、Ⅱ组(13.09 MJ/kg;18.01%)、Ⅲ组(12.09 MJ/kg;20.08%)和Ⅳ组(13.09 MJ/kg;19.93%)。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1)Ⅱ、Ⅳ组较Ⅰ组能显着提高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指数(P<0.05);Ⅲ组较Ⅰ组能显着提高胸腺和脾脏指数(P<0.05)。(2)Ⅱ组较Ⅰ、Ⅲ组能显着提高肝脏指数(P<0.05);(3)Ⅱ组能显着提高葡萄糖和总胆固醇的含量(P<0.05);Ⅲ组能显着提高血清总蛋白、甘油叁酯和尿酸的含量(P<0.05);Ⅳ组能显着提高血清总蛋白和葡萄糖的含量(P<0.05),并提高总胆固醇、甘油叁酯和尿酸含量(P>0.05)。对于22~42日龄的石岐杂鸡,以免疫器官指数作为衡量标准,能量13.09 MJ/kg、蛋白质19.93%较为适宜;以血液葡萄糖和尿酸(或其他指标)为衡量指标,能量12.09 MJ/kg、蛋白质20.08%较为适宜。(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1年04期)
倪建平,周震祥,顾彩菊,杨凯旋,黄启忠[3](2010)在《高繁殖力石岐杂鸡新品系选育(C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适应优质肉鸡消费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本研究在中国地方优良鸡种石岐杂基础上,主要针对繁殖性状、体重和体型外貌,采用半同胞选配模式进行了3个世代的选育。第3代核心群(公鸡300羽、母鸡1 511羽)鸡只主要性能指标:50%开产日龄153 d,初生重、56日龄公母鸡平均体重和开产体重分别为35.2、935.8和2 027 g,71周龄产蛋量179枚,饲料报酬3:1,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90.5%和79.3%。核心群开产日龄提早,产蛋量提高,保持了原石岐杂品种体型外貌,遗传稳定性和整齐度也得到一定提高,标志着早熟高繁优质石岐杂鸡新品系(C系)选育成功。(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俞明月,周震祥,顾彩菊,李震,蓝胜芝[4](2008)在《石岐杂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型与产蛋性状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PCR-RFLP技术对石岐杂黄鸡351个样本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的5’端调控区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发现经PstⅠ酶切后出现3种基因型:AA、AB和BB,基因型分布符合哈代-温伯格定律。3种基因型与开产日龄(AFL)、50周龄产蛋量(EP50w)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开产日龄差异不显着;50周龄产蛋量,AA型最低,AA型与AB型有显着差异,AA型与BB型差异极显着,BB型与AB型差异不显着。试验结果表明等位基因B可能同IGF-Ⅰ基因表达调控有关,或同产蛋性状基因相连锁。试验为以IGF-Ⅰ基因型为分子标记进行辅助育种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俞明月[5](2006)在《石岐杂鸡产蛋性状相关基因标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PCR-RFLP标记技术,检测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和鸟氨酸脱羧酶(Omithine Decarboxylase,ODC)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分布,分析了基因多态性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鸡的产蛋性状的相关性,并以此探讨了其作为选育早熟高繁黄鸡新品系的分子标记的可行性。 检测育种核心群C系0世代石岐杂鸡351个样本,采用PCR-RFLP技术IGF-1基因的5’端调控区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发现被Pst Ⅰ酶切后出现3种基因型:AA、AB和BB,基因型分布符合哈代-温伯格定律。采用SPSS软件对这3种基因型与开产日龄(AFE)、50周龄产蛋量(EN50w)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不同IGF-1基因型的开产日龄差异不显着(P>0.05);在50周龄产蛋量上结果显示了等位基因B有显性效应或加性效应。 另随机取40个样本的石岐杂鸡样本群,针对ODC基因8号外显子上游的内含子序列和11、12号外显子间内含子区序列进行PCR-RFLP检测(分别使用MspⅠ-RFLP和HindⅢ-RFLP),显示ODC-PCR-RFLP分型有MspⅠ+HindⅢ+(A型)和MspⅠ-HindⅢ+(C型),未检测到MspⅠ+HindⅢ-(B型)。检测了ODC基因8号外显子上游的400bp序列,在其中发现了7个可能的SNP位点。(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6-06-30)
李杰夫,黄苑芳,郭仁东[6](1995)在《园叶决明饲养石岐杂鸡》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选用300只石岐杂肉鸡分成3组:试验Ⅰ、Ⅱ组、对照组,2个试验组加入不同比例的园叶决明草粉代替日粮中部分稻谷饲养肉鸡。试验结果表明:在肉鸡日粮中加入园叶决明草粉的数量为:小鸡阶段2%~4%,中鸡阶段5%~7%,其增重速度、饲料报酬、肉料比,两个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着,而饲料成本,每增重1kg试验Ⅰ、Ⅱ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0.03元和0.20元,而且饲养一只肉鸡开支节省稻谷0.23~0.33kg。(本文来源于《广东畜牧兽医科技》期刊1995年04期)
吴素琴,王志俊,黎广雄,刘华祥[7](1993)在《石岐杂鸡选育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1 不同来源石岐杂鸡的产蛋性能观察1.1 材料将分别引自北京中畜所、华南农大的石岐杂种蛋,同批入孵,于1990年12月12日出壳,在同样条件下育雏。又于同年3月3日从广州郊区——太和一鸡场,选购了一批与之同日龄的石岐杂小母鸡,一起参与在同一条件下育成。(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1993年05期)
张肇英,张茂春,陈应强,郑业鲁,陈敏峰[8](1993)在《黄羽矮脚鸡培育的探讨——新安康红鸡与石岐杂鸡的杂交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安康红鸡是法国的褐羽矮脚肉用鸡种。其父母代肉用种鸡配套由广东省东莞市于1990年初引进。商品代鸡于同年10月开始出现在市场。饲养结果证明,新安康红父母代鸡抗病力强,母鸡脚矮、产蛋多、耗料少;肉用仔鸡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在饲养密度较高又无断喙的情况下未见啄羽现象,上市商品率几乎100%,深受养鸡户的欢迎。(本文来源于《广东畜牧兽医科技》期刊1993年01期)
萧智远,何道华[9](1992)在《提高石岐杂鸡繁殖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石岐杂鸡引进广东后,在最初几年,每只母鸡年产蛋量只有100枚左右.由于繁殖力低,饲养成本高,养种鸡效益欠佳,影响了饲养者的积极性.有鉴于此,1988年以来,我们对石岐杂鸡进行了提高繁殖力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当代畜牧》期刊1992年01期)
萧智远,何道华[10](1992)在《石岐杂鸡早期生长性能选择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岐杂鸡自1979年从香港引进广东后发展迅速,深受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欢迎,是近十年来我省肉鸡出口和内销的当家品种。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市民消费能力的提高,石岐杂的商品竞争能力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一方面的原因是它本身有早期生长发育慢、饲料报酬差的缺点,使其难以与不断涌现的(本文来源于《养禽与禽病防治》期刊1992年01期)
石岐杂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石岐杂仔鸡器官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1日龄健康石岐杂鸡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饲喂4种蛋白质(CP)和能量(DE)水平不同的玉米-豆饼型日粮,分别为:Ⅰ组(12.09 MJ/kg;18.07%)、Ⅱ组(13.09 MJ/kg;18.01%)、Ⅲ组(12.09 MJ/kg;20.08%)和Ⅳ组(13.09 MJ/kg;19.93%)。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1)Ⅱ、Ⅳ组较Ⅰ组能显着提高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指数(P<0.05);Ⅲ组较Ⅰ组能显着提高胸腺和脾脏指数(P<0.05)。(2)Ⅱ组较Ⅰ、Ⅲ组能显着提高肝脏指数(P<0.05);(3)Ⅱ组能显着提高葡萄糖和总胆固醇的含量(P<0.05);Ⅲ组能显着提高血清总蛋白、甘油叁酯和尿酸的含量(P<0.05);Ⅳ组能显着提高血清总蛋白和葡萄糖的含量(P<0.05),并提高总胆固醇、甘油叁酯和尿酸含量(P>0.05)。对于22~42日龄的石岐杂鸡,以免疫器官指数作为衡量标准,能量13.09 MJ/kg、蛋白质19.93%较为适宜;以血液葡萄糖和尿酸(或其他指标)为衡量指标,能量12.09 MJ/kg、蛋白质20.08%较为适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石岐杂鸡论文参考文献
[1].何翔,高振华,孔鹏,林嘉贺,莫子艺.不同能量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石岐杂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1
[2].多乐,莫子艺,孔鹏,林嘉贺,黄晓亮.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石岐杂鸡免疫器官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1
[3].倪建平,周震祥,顾彩菊,杨凯旋,黄启忠.高繁殖力石岐杂鸡新品系选育(C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0
[4].俞明月,周震祥,顾彩菊,李震,蓝胜芝.石岐杂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型与产蛋性状相关性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08
[5].俞明月.石岐杂鸡产蛋性状相关基因标记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6].李杰夫,黄苑芳,郭仁东.园叶决明饲养石岐杂鸡[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5
[7].吴素琴,王志俊,黎广雄,刘华祥.石岐杂鸡选育中的几个问题[J].畜牧与兽医.1993
[8].张肇英,张茂春,陈应强,郑业鲁,陈敏峰.黄羽矮脚鸡培育的探讨——新安康红鸡与石岐杂鸡的杂交试验[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3
[9].萧智远,何道华.提高石岐杂鸡繁殖力研究[J].当代畜牧.1992
[10].萧智远,何道华.石岐杂鸡早期生长性能选择效果[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