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26%,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3%。水稻病虫害是制约水稻生产的重要因子。为了减轻病虫害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每年均有大量的化学农药被用于稻田生态系统中。大量施用化学农药在杀害靶标有害生物的同时,也杀伤稻田中有益天敌,且污染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稻谷中农药的残留,严重制约着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控制因子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外减少农药使用量、减轻病虫危害,进而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呼声。在诸多自然控制因子中,对寄生蜂和蜘蛛的研究较为深入,但蛙类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则鲜有报道。本实验从生态学的角度详细研究了海南岛稻田蛙类的食性,通过对其取食食物的分析研究发现,蛙类在稻田害虫防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海南岛全岛稻田蛙类的调查发现,在海南岛稻田中有15种蛙,隶属于5科12属。2、泽陆蛙在海南岛稻田中是一种优势种蛙,在海南岛以两种形态的个体存在,一种为无背中线,一种为有背中线。有背中线的个体占整个种群59.47%,其数量远高于大陆种群的15.26%。3、研究了4种种群数量相对较大的蛙,他们的有益系数(V)分别为:泽陆蛙66.64%,圆蟾舌蛙62.86%、饰纹姬蛙52.80%,花姬蛙50.19%。由于有益系数(V)为正数,数值均较大,说明他们取食了大量的害虫,在稻田害虫的防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通过对4种蛙的研究,发现他们形成了不同的食物生态位,取食食物的相似性指数仅为15.61%,食物的重叠程度不大。5、泽陆蛙在不同的季节其有益系数不同,即不同的季节在稻田害虫防控中起的作用不同。V_春=53.88%、V_夏=82.25%、V_秋=42.54%、V_冬=50.49%,说明泽陆蛙在夏季起的作用最大,在秋季的作用最小。6、有背中线泽陆蛙与无背中线泽陆蛙的有益系数相差不大(V_有=66.16%、V_无=66.58%)。有背中线泽陆蛙喜欢取食等翅目、蜘蛛目、鞘翅目、膜翅目的物种,而无背中线泽陆蛙喜欢取食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的物种,两种形态的蛙喜欢取食的物种有一定的区别,即食物生态位不同。7、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虎纹蛙的野外自然种群的数量非常少,已达到濒危的程度,主要是由于过度捕捉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