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较常见,是结直肠癌致死的重要原因。明确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有无复发、转移以及评价已有复发、转移患者全身肿瘤负荷情况对于其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有无复发、转移的判断主要依据详细的体格检查、血清CEA的测定、肠镜检查及常规影像学检查,但这些检查手段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尚有一定不足。国外研究认为,18F-FDG PET检查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诊断,术后瘢痕与肿瘤复发的鉴别诊断,再次手术前的评价等方面具有较高价值,是常规检查的有益补充。本课题通过对61例结直肠癌术后可疑复发、转移或已有明确诊断的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旨在探讨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61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于我院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男35例,女26例,年龄范围33~86岁,平均年龄60.4岁。根据患者PET/CT检查前临床情况及行PET/CT检查目的不同分为四组:第一组,6例患者,因症状、体征可疑复发、转移。第二组,14例患者,因常规影像学检查可疑复发、转移。第三组,30例患者,因血清CEA高于参考值上限可疑复发、转移。第四组,11例患者,经常规检查已有明确诊断。检查仪器为GE公司Discovery LSPET/CT扫描仪。扫描范围自颅底至股骨近段。先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随后行PET发射扫描,图像经衰减校正、迭代重建得到断层图像,与CT断层图像融合后进行多方位显示。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学医师于XELERIS工作站上共同阅片,对PET图像上病变示踪剂浓集程度的判断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相应层面低剂量CT图像和两者的融合图像,判断病变的良、恶性,最后对每例患者做出有无复发、转移的诊断,同时记录复发、转移的部位及分布范围。患者血清CEA的测定及常规影像学检查均于18F-FDG PET/CT检查前4周内完成。患者的最终诊断通过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及常规影像学检查随访证实,再分期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则根据临床医师的意见。将18F-FDG PET/CT诊断与血清CEA测定、常规影像学检查诊断及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计算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最后分析PET/CT检查前、后患者治疗方案的更改情况。结果61例患者最终诊断结果:25例最终诊断为术后无复发、转移,经临床随访12个月以上证实。11例最终诊断为局部复发或转移,经手术病理证实或常规影像学检查随访证实。25例最终诊断为多发的复发、转移,经临床及常规影像学检查随访证实。61例患者18F-FDG PET/CT检查诊断结果:24例诊断为术后未见复发或转移(其中2例PET/CT发现结肠高代谢灶,病理证实为腺瘤;1例PET/CT诊断为原发肺癌,病理证实为腺癌)。12例诊断为局部复发、转移,25例诊断为多发的复发、转移。通过与最终诊断结果对照,PET/CT正确诊断58例,2例假阳性诊断(1例腹壁慢性肉芽组织,1例肺炎性假瘤),1例假阴性诊断(骶前局部复发较小未被检出)。18F-FDG PET/CT对患者复发、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2%,92.0%,95.1%,94.6%及95.8%。36例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常规检查,经18F-FDG PET/CT检查后:17例再分期及治疗方案未发生更改。2例患者治疗方案内部发生更改。15例患者治疗方案在手术、放化疗及单纯随访三者之间发生更改,正确更改率为41.7%(15/36)。1例PET/CT假阳性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假阴性诊断经CT随访发现病变进展证实。结论18F-FDG PET/CT检查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具有临床价值。18F-FDG PET/CT能够明确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的患者有无复发、转移;对常规影像学检查上未能定性的病变进行鉴别诊断;了解肿瘤性病变分布的范围,帮助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但是,18F-FDG PET/CT仍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诊断,结合临床及低剂量CT检查可减少错误诊断。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资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六、参考文献
  • 七、在学期间学术工作总结
  • 八、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