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葛根素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肥胖在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有利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脂质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征,也是糖尿病患者易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治疗糖尿病时,由于胰岛素在脂肪细胞分化及糖脂代谢中的作用,临床使用胰岛素及促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药物患者出现体重增加;胰岛素增敏剂噻唑唍二酮(Thiazolidinediones,TZDs)类药物,通过激活PPAR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γ)转录因子,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诱导脂肪细胞分化,增加患者体重。现已证实葛根素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敏感性,在临床上主要作为糖尿病治疗的辅助治疗。葛根素是否对糖尿病患者体重变化有影响,目前尚不清楚,研究葛根素对糖尿病患者体重的影响情况,将为进一步阐明其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方法:将3T3-L1前脂肪细胞以5×10 5每孔的浓度接种于6孔培养板,一天以后可以达到融合。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液在37℃,5%CO 2培养,待细胞融合2天后,加0.5mmol/L异丁基-甲基-黄嘌呤,0.25μg/ml地塞米松和1μg/ml胰岛素的培养液再培养48h,随后以10%胎牛血清高糖DMEM继续培养,40μg/ml浓度的葛根素在诱导的第一天开始加入培养液,直到实验结束,分化10~12天的细胞用于实验。用0.1 mg/ml油红O染色2小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拍摄图片。采用两步法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sponse , RT-PCR )检测PPARγ2 ( 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 2,PPARγ2)mRNA的表达水平。细胞分空白对照组和40μg/ml葛根素组。以Trizol提取诱导分化完全的总RNA,用AMV逆转录酶把总RNA逆转录为cDNA。以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扩增产物,用FX-MAC进行扫描分析。PPARγ2的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DAB显色液显色,FX-MAC进行扫描分析结果。结果:一、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10天后,空白对照组细胞呈现典型的脂肪细胞表型,90%以上细胞中富含较大脂滴,而葛根素处理组,仅20~30%的细胞出现较大的脂滴,其油红O的着色明显较空白组淡。二、MTT结果显示,葛根素处理组浓度分别为10、20、40μg/ml时,MTT检测OD值分别为0.3848±0.0169、0.4105±0.0201、0.4328±0.019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葛根素处理组浓度为80、160μg/ml时,OD值为0.3104±0.0149、0.3201±0.01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半定量RT-PCR结果分析表明, 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加入葛根素,其PPARγ2mRNA的表达量明显降低,空白对照组和葛根素10μg/ml、40μg/ml处理组与内参照光密度积分值之比( puerarin/β-actin )分别为1.3866±0.02108、1.1794±0.01937、0.7765±0.01877,40μg/ml葛根素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葛根素处理的3T3-L1前脂肪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其PPARγ2蛋白质的表达量降低。结论:前脂肪细胞的增殖MTT检测结果显示低浓度葛根素可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葛根素处理组能抑制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转化。半定量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分析表明,葛根素抑制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可能是由于降低其PPARγ2mRNA和蛋白的表达所致。

论文目录

  • 一、正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材料和方法
  • (五) 实验结果
  • (六) 讨论
  • (七) 结论
  • (八) 参考文献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部位人前脂肪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07)
    • [2].人前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J]. 武警医学 2010(08)
    • [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45)
    • [4].小鼠皮下和内脏前脂肪细胞原代培养模型的建立[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0)
    • [5].经RNAi诱导的前脂肪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J]. 中国美容医学 2008(10)
    • [6].人眼眶前脂肪细胞的培养和诱导分化及鉴定[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10)
    • [7].马齿苋多糖对前脂肪细胞的抑制作用及体外抗氧化研究[J]. 食品科技 2010(09)
    • [8].黄蜀葵花中黄酮类成分对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16(24)
    • [9].白藜芦醇对小鼠前脂肪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J]. 华南预防医学 2013(05)
    • [10].硫化氢对脂肪细胞前体增殖的影响[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1(03)
    • [11].尼克酰胺对小鼠前脂肪细胞增殖及分化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 2011(08)
    • [12].肾上腺素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及其细胞内cAMP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0(06)
    • [13].乳源酪蛋白巨肽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增殖与脂肪积聚的影响[J]. 营养学报 2009(06)
    • [14].脂滴包被蛋白对鸡前脂肪细胞脂质蓄积的影响[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2(09)
    • [15].不同剂型六味地黄方含药血清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J]. 中药材 2009(02)
    • [16].山楂果、叶对3T3-L1前脂肪细胞代谢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 2016(05)
    • [17].利培酮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15)
    • [18].亮氨酸拉链蛋白对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02)
    • [19].不同品种牛血清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11(11)
    • [20].3T3-L1前脂肪细胞在功能性成分评价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11(21)
    • [21].3T3-L1前脂肪细胞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22)
    • [22].硒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8(05)
    • [23].TCF21基因对鸡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 2018(09)
    • [24].小鼠前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09)
    • [25].雌二醇对人大网膜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9(01)
    • [26].白芦藜醇影响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及调控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04)
    • [27].槟榔碱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3(01)
    • [28].Leptin过表达对猪前脂肪细胞脂滴形成的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8)
    • [29].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在原子力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2(07)
    • [30].砷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标签:;  ;  ;  

    葛根素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