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XTA平台的协同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JXTA平台的协同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论文摘要

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更加紧密。很多的计算机支持的协同教学系统已经开发应用。但是这些系统都是使用客户端/服务器(C/S或B/S)计算模式来构建的,而这种计算模式由于受单一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及资源的限制,可扩展性差。同时系统可用性受服务器单点故障的影响,也很容易受到拒绝服务的攻击。本文以Internet上基于P2P计算模式的协同教学环境为研究对象,以JXTA平台为基础,讨论分析了其设计、实现的相关问题与技术。对利用P2P计算模式来构建协同教学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基于课程对等组的协同教学系统的初始环境结构的设计,给出了系统环境用户对等点的构成及系统的初始化过程。同时,也给出了协同教学环境中共享资源的表示及其使用权限的角色分配。然后,针对协同中共享数据的同步更新问题,提出了基于中心对等点结构及广播管道模式的数据同步与复制策略。对应用共享问题,提出了基于XML事件消息的共享对象的应用共享机制。最后,给出了系统环境框架的总体结构构想,提出了基于XML布置文件的协同教学工具的可定制化设计思想。给出了协同教学工具组件的可扩展性设计及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此外,本文实例实现了一个基于混合P2P计算模式的协同教学系统—虚拟教室系统原型。

论文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CSCW 与协同教学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所做的工作
  • 1.3 文章的组织
  • 第二章 JXTA 项目框架简述
  • 2.1 P2P 综述
  • 2.1.1 P2P 的介绍及历史
  • 2.1.2 协同工作P2P 系统及其网络拓扑模型
  • 2.1.3 P2P 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比较
  • 2.2 JXTA 项目背景及主要目标
  • 2.3 JXTA 项目框架结构
  • 2.4 JXTA 中的基本概念
  • 2.4.1 Peer(对等点)
  • 2.4.2 PeerGroup(对等组)
  • 2.4.3 服务
  • 2.4.4 Pipe(管道)
  • 2.4.5 Endpoint(端点)
  • 2.4.6 Message(消息)
  • 2.4.7 Advertisement(广告)
  • 2.4.8 集合点(Rendezvous Peer)
  • 2.4.9 网关点(Gateway Peer)
  • 2.4.10 路由点(Router Peer)
  • 2.4.11 JXTA 标志符(Identifiers)
  • 2.5 JXTA 协议族
  • 2.5.1 对等点发现协议Peer Discovery Protocol(PDP)
  • 2.5.2 管道绑定协议Pipe Binding Protocol(PBP)
  • 2.5.3 对等点信息协议Peer Information Protocol(PIP)
  • 2.5.4 对等点解析协议Peer Resolver Protocol(PRP)
  • 2.5.5 端点路由协议Peer Endpoint Protocol(PEP)
  • 2.5.6 集合点协议Rendezvous Protocol(RVP)
  • 2.6 一个基于JXTA 的Java 实现的应用程序开发实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JXTA 平台的协同教学环境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系统的基本环境
  • 3.2.1 协同教学环境的对等组结构
  • 3.2.2 对等点的构成
  • 3.2.3 对等组的设计
  • 3.2.4 系统的初始化过程
  • 3.3 协同教学组环境
  • 3.3.1 组服务设计
  • 3.3.2 组内共享资源的表示
  • 3.3.3 用户角色的权限分配
  • 3.4 协同环境中的几项关键设计
  • 3.4.1 数据的同步与复制策略
  • 3.4.2 共享空间对象的应用共享机制
  • 3.4.3 协同工具的可扩展性设计
  • 3.5 系统的安全性
  • 3.6 环境框架的总体结构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混合P2P 模型的协同教学系统—虚拟教室原型的实现
  • 4.1 虚拟教室概述
  • 4.2 系统的总体结构及模块构成
  • 4.3 系统工作流程
  • 4.4 中心服务节点的实现
  • 4.5 教师/学生节点的实现
  • 4.6 用户界面设计
  • 4.7 系统的测试
  • 4.7.1 测试环境的建立
  • 4.7.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P2P及其应用和面临的挑战[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11)
    • [2].P2P网络通信中NAT穿越技术的研究及实现[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5(08)
    • [3].对等点的数据映射推导算法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03)
    • [4].JXTA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35)
    • [5].一种基于对等点交换的结构化P2P路由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8(20)
    • [6].P2P网络多媒体实时共享系统[J]. 计算机工程 2010(17)
    • [7].JXTA技术[J]. 中国教育网络 2008(Z1)
    • [8].一种P2P网络恶意代码4状态被动传播模型[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9].Android WebRTC技术在协同设计中的应用[J].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7(03)
    • [10].基于STUNT的SymmetricNAT穿越[J]. 微计算机应用 2010(10)
    • [11].基于JXTA的P2P程序模型特性分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22)
    • [12].一种基于语义的分布式云服务发现方法[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13].P2P权限委托与访问控制模型[J]. 计算机工程 2009(04)
    • [14].略论P2P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8(05)
    • [15].基于JXTA的P2P网络资源检索技术研究[J]. 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 [16].点对点网络中运用云理论的信任域模型[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2(10)
    • [17].寻找青年建筑师——关于“起点”的问题 王飞[J]. 城市环境设计 2014(07)
    • [18].一种轻量级P2P协议框架的设计与实现[J]. 电脑与电信 2015(12)
    • [19].JXTA网络中资源搜索模型的研究与实现[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0(03)
    • [20].基于P2P网络的信息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18)
    • [21].中美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对等比较与预测[J]. 煤矿安全 2017(04)
    • [22].一种改进的单跳DHT结构化P2P网络的查找算法[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3(04)
    • [23].JXTA网络中发布Web服务的关键技术探讨[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8(05)
    • [24].ComNET中的组播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 微型机与应用 2014(11)
    • [25].Vista下基于.NET3.5的对等协作技术[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6].基于P2P通用计算平台的安全模型设计与实现[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8(04)
    • [27].基于SIP的P2P VoIP技术研究[J]. 运城学院学报 2015(03)
    • [28].基于P2P网络的Web服务发布模型研究[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9(09)
    • [29].基于JXTA对等组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J]. 计算机安全 2009(04)
    • [30].基于对等网的数字版权管理方法[J]. 现代情报 2008(03)

    标签:;  ;  ;  ;  

    基于JXTA平台的协同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