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学术研究,是一件严肃而神圣的事情,讲求严谨的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注重艰苦的求索和深入的研究,正所谓“板凳坐得十年冷”。然而,一直被人们视为纯洁精神圣地的学术界,近年来造假事件频频发生。学术打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学术造假,缘何在人人喊打中“繁荣依旧”?值得整个学术界和关注学术领域的每一个人探究与反思。本文旨在以中文网络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网站的学术打假为研究对象,研究以“新语丝”为代表的民间学术打假行为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进而探寻国内学术界更加合理、有效的打假方式。论文共有四章。第一章通过对“新语丝”创办、转型情况的介绍,重点从时间顺序上纵向梳理了“新语丝”十余年学术打假之路的主要“战事”,总结出“新语丝”十余年学术打假历程大致分为“矛头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矛头主要集中在重点大学”两个阶段。第二章通过对“新语丝”典型的打“准”案例、打“偏”案例和“不了了之”的案例的分析,从横向上对“新语丝”十余年来主要“战事”进行了梳理。第三章重点分析了“新语丝”学术打假的两面性:积极意义,如“最早将网络舆论监督用于学术打假”、“调动众多的人参与学术打假”等;局限性,如“打假标准‘唯科学主义’”、“话语方式受质疑”等。第四章重点阐述了国内学术界应该采取的更加合理、有效的打假方式。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导论论文研究背景论文研究目的论文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第一章 中文网络首个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1.1 方舟子及其创办的“新语丝”1.2 创办初期定位为文学电子杂志1.3 “新语丝”转型为学术打假网站1.3.1 打假矛头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的阶段1.3.2 打假矛头主要集中在重点大学的阶段第二章 “新语丝”学术打假典型案例分析2.1 “新语丝”打“准”的典型案例2.1.1 揭露“基因皇后”陈晓宁科研造假2.1.2 揭露清华大学原教授刘辉学术造假2.1.3 揭露“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造假2.1.4 小结2.2 “新语丝”打“偏”的典型案例2.2.1 于建嵘研究员“成名骗局”2.2.2 魏于全院士“论文造假”2.2.3 小结2.3 “新语丝”不了了之的典型案例2.3.1 “核酸营养”风波2.3.2 邓晓芒“坑师”2.3.3 小结2.4 “新语丝”学术打假案例结果一览第三章 “新语丝”学术打假的两面性3.1 “新语丝”学术打假的积极意义3.1.1 最早将网络舆论监督用于学术打假3.1.2 调动众多的人参与学术打假3.1.3 对学术造假形成了一种威慑3.1.4 打假过程中实现了科普目的3.2 “新语丝”学术打假行为急需规范3.2.1 打假标准“唯科学主义”3.2.2 打“偏”了谁负责?3.2.3 网络群体极化效应3.2.4 话语方式受质疑第四章 探寻更加合理有效的学术打假方式4.1 国内学术造假愈演愈烈根源何在4.1.1 名利驱使下的学术浮躁4.1.2 缺乏完善公平的评估体制4.1.3 “小集体保护主义”助长造假风气4.1.4 行业规范落实不够法律存在空白地带4.2 探寻更加合理有效的打假方式4.2.1 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力度4.2.2 成立专门的官方“打假机构”4.2.3 发挥民间打假力量的积极作用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新语丝论文; 方舟子论文; 学术打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