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低收入阶层住房设计管理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边雨[1](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提出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莫智斌[2](2019)在《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文中提出产权不仅可以明确人与人之间关于物的关系还可以促进物品流通和进一步的社会分工(科斯,1994),即在维护公平和提升效率两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产权安排的规则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亦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住宅用地由于其承载人类居所的特殊属性,则更加需要科学合理的产权安排,以实现居民个体对幸福的追求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但大部分时期仍处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框架内,呈现出产权结构和权能的差异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否则将会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2013)。我国城乡差异化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安排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发展至今,不可否认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转变,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城市房价增长过快而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城市居民居住保障缺乏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不足、城市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和乡村社会衰败等等。因此,本文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和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试图对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进行横向的内容比较和纵向的历史变迁比较,对城乡产权制度在各个时期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以此总结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规律,并结合不同阶段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目标,分析现行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论文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主体内容由绪论和其后的八章组成。在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提纲挚领的表述。论文的第二章则主要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和产权变迁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有效梳理和归纳,为后续研究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第三章开始从法律政策的角度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则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差异所引致的权能差异进行分析,主要从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在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和权能差异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本文第五章开始从政府行为目标和国家发展要求的角度对形成这种差异化产权安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发展的驱动力进行描述性的归纳总结。论文第六章则对当前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与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承认其对社会整体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指出其引发的城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关于其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的设计失衡。第七章则引入小产权房问题对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失衡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更为直观的描述和论证。在第八章,本文结合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与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提出“城市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的回归和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回归”的整体发展思路,并从人口结构、经济增长模式等外部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的角度出发,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创新式的探索。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城乡住宅用地在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民和农民两对权利主体所具备的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由此也对城乡地域的发展和城乡居民自身幸福的实现产生了不同影响;(2)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变迁与不同时期政府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呈现出“外部环境变化→政府行为目标改变→制度变迁发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社会经济进步/衰退→新的外部环境变化发生”的国家发展导向下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的渐进式动态变迁模式。(3)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居民和国家发展的效用并不是完全一致,在部分时期国家以牺牲城乡土地产权的居住保障/资产权能来实现国家的发展。(4)从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安排已然不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不足和居住保障权能的过剩、城市住宅用地资产权能的过度和居住保障权能的不足两组问题。改革的方向则是:其一,城市住宅用地权能要实现居住保障权能的回归,降低流动人口城市化的难度、赋予城市现有居民长期稳定的居住环境、促使地方政府逐步摆脱土地财政的依赖并最终实现城市包容、安全、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发展;其二,农村宅基地权能要实现资产权能的归回,盘活闲置的农村宅基地资源、提升农村居民的资产性收入能力、促进人才、资本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以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宋芳芳[3](2019)在《基于混居模式的既有住区街区化更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当代欧美国家普遍存在因经济水平及社会地位、住房政策、种族差异等引起的贫困集聚、环境衰败、不同阶层间矛盾增加等一系列的社会及空间问题。而混合居住理念,被认为是应对此类问题的有效策略,成为各国的关注焦点,并应用于住房政策及规划指导中。在我国80年代住宅市场化以来,因开发商导向及个人居住选择等因素的影响下,也逐渐出现住区人口结构单一化、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空间隔离等现象。因此通过混合住房类型及户型来实现混合居住在新建住区规划中得到重视,但在此类现象日益突出的老旧住区中,以往所采用的“大拆大建”及建筑环境和性能提升的单一性更新策略已无法应对此类问题,结合相关政策及规划设计等多重因素的作用,重构既有住区中的住房产权结构及住房类型,探讨适宜的混居实践空间模式成为新的更新研究方向。因此,本文以混合居住模式为理论指导,从规划层面梳理老旧住区人口结构、空间结构及功能结构,分析我国既有住区中因居住隔离、邻里交往缺失等带来的衰败现象及现存住区空间问题。并应用街区化更新的方法,提炼适宜混居的空间特征,重构既有住区空间模式。希望以此塑造多元混合的开放住区,提高居住品质,促进邻里及社会交往,加强住区与城市的互动,进而实现住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以大连市8090年代建成的城市中心区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从混合居住的角度分析总结其现存问题,并提出街区化更新的具体空间操作方法。主要研究包含六部分内容:文章在第一部分通过详细阐述混合居住模式及街区化更新方法的具体概念和内涵,界定了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范围及方向。并通过对问题产生背景及研究现状的描述,说明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内容,综合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发展、政策实施及实践情况。通过分析代表性的实践案例,总结其应用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以此梳理混合居住理念对街区化更新方法的关键作用。第三和第四部分,以上述理论和实践总结为指导,从城市规划到住区规划层面,深入分析本文研究对象—大连市中心城区8090年代建成的老旧住区的现存主要问题及成因背景。对选定代表性对象应用资料查询和实地调研的方法,从上述三个结构层次,将其问题进行分类总结。第五部分主要以第二、三、四部分的内容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从人口结构、空间结构及功能结构三个方面将混居理念应用于街区化更新操作方法的思路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以人口结构为出发点,探讨混合居住的内容,并作为后两个层面的理论指导。从空间结构层面和功能结构层面归纳总结既有住区街区化更新的具体空间操作方法。最后一部分,选取大连市中心城区台山住区作为试设计的对象,分类总结其具体问题。以第五部分方法为指导,对其提出具体的更新设计方案。通过对试设计的结果展望,提出本研究的结论与展望,以此为老旧住区的更新提供新的思路。
汪平西[4](2019)在《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压力持续增加;但在中央政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下,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必将逐渐从“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增长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旧城更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旧居住区更新必然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往旧居住区更新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研究中,搭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从使用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角,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首先,本文对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并以评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框架。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分别以南京市秦淮区三个旧居住区和合肥市西园新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本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本文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2)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3)本文以“评价”为基础,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全文约21万字,各类图表172幅。
崔瑶[5](2017)在《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全过程管理研究 ——以F集团Y项目为例》文中提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运行的全过程涉及项目选址立项、方案设计、建设实施管理、运营管理,目前公共租赁住房在运行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与工作经验可得知,目前公共租赁住房并没有实现理想的目标。其主要表现为:在选址方面空间分异现象突出,过于边缘化,难以满足用户需求,配套设施不完善。在方案设计方面,设计人员思想不足,责任心不够,积极性较低,以及三边设计方案导致设计效果差,深度不够。在建筑实施过程中对代建单位的管理不够与相关部门对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施工监督不够。在运营方面,用户进入、退出机制不够完善,物业管理水平较低。本文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公共租赁住房的起源、发展现状、对相关话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并对国内、外对公共租赁住房现状进行研究。其次以北京为例,分析现阶段我国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全过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与策略。再次对F集团Y项目在全过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与意见。
刘佳[6](2016)在《设计分层与当代中国社会地位结构》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论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地位结构下有关设计分层的理念。主张在社会阶层结构形态为"洋葱型"的当代中国社会地位结构状况下,设计师在设计满足社会各阶层需求的同时,应重点解决中低收入者阶层的需求问题,达到设计能够保障、改善民生和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的目的。
胡子健[7](2016)在《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演进历程与改进思路》文中认为俗话说:“安居乐业”,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要让2020年小康社会后的城镇居民能够住上符合标准的更加有利于健康的住房。”可见住房保障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住房问题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因此政府要准确把握当前的城镇住房矛盾,努力完善住房公共政策,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着眼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是十分迫切的任务。所以,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的住房观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福利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公平分配理论等作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典型国家保障房政策的比较分析,以此来梳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成效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试图找到问题的成因并对现有的政策进行改进,进而构建一个更适合目前城镇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住房政策体系。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保障的必须性的研究和针对世界典型国家的住房保障政策制度的研究。我国自2010年全面推进住房保障政策开始,许多专家学者也从住房保障政策的历史演进、政策内容、成效评估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和论证。本文从以上国内外研究成果出发,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结合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规范研究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内容分析法、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并结合不同学科的基础理论对我国的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进行深度剖析。本论文一共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对各种相关理论的梳理、政策的分析研究还有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剖析;后一部分则是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并试图建立更适合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城市保障性住房政策新体系。论文一共分为七章,具体介绍如下:第一章:绪论。通过对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研究背景介绍,探讨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梳理,总结问题,并从中发掘本论文将要研究的创新点和方向,并介绍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写作框架。第二章:住房保障的理论依据以及住房理论指导下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研究。包括马恩经典作家的住房理论阐述,西方其他马克思主义住房理论,社会保障理论与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理论与住房公平,住房“过滤理论”与住房政策,住房“需求理论”与住房供求关系,居民收入的住房消费比例与需求层次理论等。此外还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基本内涵进行解读。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对其进行历史的追溯,明确其定义及边界、内涵,明确社会保障的意义,问题的实质,以及体系政策制定的必要性。本章通过对国内政策按时间进行纵向比较,按内容进行横向比较,梳理国内政策的演进,总结国内政策的优劣,归纳其异同,为之后问题的提出和政策探索奠定基础。1994年至2015年,这二十年来我国的住房保障政策经过结合同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内容调整,已基本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政策体系,并且这一政策体系由横向上的各个具体政策和纵向上的中央和地方及各部委政策构成。由国务院下发宏观政策指导,各部委再根据总的指导方针,依据规划目标和要求制定进一步的具体内容并进行监管和考核。本章对中央层面出台的住房保障政策进行三维扫描,通过“图表”形式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住房保障政策的发展脉络和体系特点,为之后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和提供借鉴。住房保障政策在各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的学科领域,包括:马恩经典作家的住房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础理论和学科。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住房保障问题进行了论述,这些论述是进一步研究住房保障问题和制定住房保障政策的理论基石。第三章: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演进历程研究。包括两部分:发展阶段(1990年代初2006年):我国的城镇保障性住房从开始摸索到初步形成;以及深化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和住房保障制度持续扩大和不断完善。第四章:我国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的成效与问题。本章主要是从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政策研究入手,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并以此为基础找到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改革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完备的法律保障,一些过去制订出台的有关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管理的旧法律法规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进行修订和修改;根据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发展需要制订一些新的法律法规等。当前尤其是规范全国住宅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大法--《住宅法》、《住房保障法》等尚未制订出台,这对政府规范保障性住房的实践运作、提高管理水平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第五章:国外典型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比较研究。本章的主要任务是为我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研究与设计确立一个相对合理的参照系,并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从各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演化阶段看,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保障性住房政策也需要与时俱进。政策的演化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住房问题经常体现为绝对性的、结构性的短缺。但是也受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的影响,因而为解决不同时期的住房问题而制定的政策也一定有规律可循。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由于住房商品的特殊性,不能只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虽然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主张自由竞争和市场调节,但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者的政府必须要兼顾到社会公平,必定成为本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责任主体。必须立法先行。根据不同的保障阶层制定多层次的保障政策。健全创新配套体系,给予制度支持。第六章:探索住房保障政策创新机制。本章的目的是探索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机制体制创新之路,设计与之相关的政策的改革路径,探讨相关的工具选择,以形成更加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构造既有理论基础又符合中国发展实践的保障性住房政策。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通过住房实物配租、配售,或租金补贴、购房补助等方式,以支持租赁使用为主,对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收入线的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城镇家庭收入分组方法来划分确定)提供住房支持的公共住房制度。在经济新常态下,住房保障这个系统的问题,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价格处于低谷,存量房屋滞销的情况下,为由“补砖头”向“补人头”方式转变,提供了契机,同时,与之相联动的金融的支持和政府的职责也应该同步变化。
李晨[8](2016)在《安徽省巢湖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住房价格高、房价上涨速度快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同时也成为了制约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绊脚石。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如何能能使群众的住房问题得到确实的解决显得的非常重要,而住房问题又是维系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确保社会和谐发展和经济顺利转型的核心问题。为缓解当前城市贫困人群的居住困难,我国已陆续出台了各项保障制度,保证人民群众的居住权利。巢湖市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集全市之力修建了大量的保障性住房及其配套设施,使人民群众的人居住房面积和居住环境有了比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巢湖市作为一个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经验上的缺乏导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11-2014年巢湖市居民增长率、贫困家庭比率和保障性住房需求量等三个方面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找到了巢湖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同时通过博弈论等方法分析出影响巢湖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选择的几点因素,最后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正确选择适应于当前巢湖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的几点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通过介绍巢湖市当前社会经济现状开表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同时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住房保障领域观点的总结与评论,最后明确了研究思路,同时对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住房保障模式的理论基础,通过福利经济学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居住隔离理论、博弈论等四种理论的研究得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做为一项基本的公共产品是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只有通过政府调控才能真正做到居住有其屋的目标,同时简要的介绍了住房保障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巢湖住房保障的供需分析,结合巢湖市当前的建设模式,通过人口预测理论来分析解释当前巢湖市新建的保障房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第四部分:当前巢湖市保障房建设模式及存在问题,结合第三部分得出的相关结论,对巢湖市近年来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巢湖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存在资金缺乏合理利用,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单一、管理不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的退出机制不完善,保障房建设缺乏合理规划等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发达国家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及其运行效果,通过对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发达国家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运营情况的研究,从中汲取适合巢湖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验。第六部分:完善巢湖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的政策建议,首先是明确巢湖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的定位,其次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配套设施,再次是完善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体系推广政企共建模式,最后是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准入和清退审核机制;最后:结论与希望,对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了总结,并以此希望借由巢湖市这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代表,找到一条适合中小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模式。本文在以下方面实现了创新。一是研究角度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大多数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都是集中在大型城市,对于中小城市的研究少之又少,然后中小城市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择巢湖市这个中部中小城市的代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将该市近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得到具有针对性的结论,希望可以供有关部门参考;二是研究方法创新,本文从资金筹集、招投标模式、城市整体规划、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方式等四方面入手,对影响巢湖市保障型住房建设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对巢湖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选择起重大影响相关因素,希望对决策机构选择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宋明星[9](2016)在《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迄今为止,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其中同步进行了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保障性住房制度经历着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的过程。本论文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视角,对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构建、城市空间分布、建筑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试图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涵盖从体系建设到建筑细节全过程的策略。论文按“国内外保障房制度建设比较研究——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分析保障房城市空间形态——保障房体系制度、城市空间、保障房住区设计等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设计策略”路线开展研究。首先,梳理出保障性住房制度在住房制度改革五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和发展过程,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城中村进行了专项研究。这部分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城市关联性视角下的保障房建设,与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构建、城市非平衡性、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相比其他建筑学背景的研究者而言,本文花了更多笔墨于这个过程分析的原因。选取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境外地区和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的启示包括: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设计严密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机制;准确把握市场与政府角色;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注重资金平衡;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租用和购买的渠道;“体面住房”标准的全面性;更新计划的公众参与度、关键工作者的住房保障问题等。论文结论部分借鉴了他们的先进做法和理念。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显性问题,如边缘郊区化、大型化趋势、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给城市形象和社会治安带来负面影响等。传统研究方法是从城市选址和规划层面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往往失之于表面。本研究基于保障房与城市关联性视角,提出了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之间、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之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之间这三个彼此关联的本体间存在的问题,其关系对保障房在城市空间中规划、建设、分配、运转等会有深层次的影响,形成了保障性住房与相应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包含:城市非平衡性、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混合居住模式和空置房等方面。从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密切程度来看,保障性住房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三大类型和六种子型:自我完善型中的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城市叠加型中的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主城区叠合发展子型;斑块融入包含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论文对每个子型的存在基础、规模、与主城区距离、配套设施完善度、就业岗位特点和交通方式等方面都做了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保障性住房形态构成分析是本文主要创新点之一。通过前文的分析,研究尝试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层面的宏观策略,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营造与住宅设计微观策略。这几个方面同时也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宏观策略。包含立法和制度两个方面。首先确定保障性住房体制社会公平性、保障适度性、长期动态性、地区非平衡性等基本属性,这些属性有的是各国之共性,有些则是我国特有的。从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几个主要方面做出法律构建的建议,尤其针对农民工、新就业大学生、各类引进人才、老龄化人口等保障对象做了长期趋势的预判。制度建设主要是操作层面的构建,包括:资金筹集的方式、建设与管理的框架建设、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信息系统建设和公开等几个方面。2、中观策略。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提出: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公共交通导向;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复合界面等四大方面十三点针对性策略。针对这些通用性的策略在三种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中的具体应用,又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细则,例如自我完善型中提出了产业与生活安置的关系、相应的大运量交通体系、相对疏离与城市的邻里单元塑造、产业远景下的住区更新等策略。城市叠加型提出了快速聚集人气带动发展的方式、构建网络化交通、推动居住中复合化社区模式等策略。在斑块融入型中,棚户区改造等方式如何与保障对象和空间结合、当居民置换后,中心城区二次开发中保障性社区的社区活化方法和原则等策略。3、微观策略。保障房设计策略主要提出了小区总图层面的空间策略,户型和单元层面的类型和组合设计策略,单一空间内部的利用与改造策略,总体而言也是一步步将空间尺度由大及小,全方位对保障对象的居住条件进行研究。在小区整体空间层面重点在于提取了保障房与普通商品房不同的特点开展研究,这也是改变设计师只看到二者居住的共性,忽视了保障对象特殊性,从而提出的专门的设计策略。户型与单元策略上,收集了近百种近年来实施的保障性住房户型与商品房小户型,通过ldbk的功能体系分类法,对各种不同户型做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按多层与小高层、高层住宅研究了外廊式、内廊式、单元式、塔式、跃廊式等不同单元的组合特点。另外从人体行为需要的具体空间尺度、关联空间尺度、单一空间的综合利用方面,提出了套型间的空间置换、套型的合并与拆分、套型内部空间的局部重组、空壳支撑体等方式。
李春梅[10](2016)在《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大环境中应运而生的一种住房保障制度,自1991年首先在上海试点推行以来,经过不断地推广和实践,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在住房商品化过程中促进了职工住房消费自我累积机制的形成,提升了职工的住房消费能力,改变了我国的住房分配格局,对解决城市居民住房困难以及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具有深远的意义。公积金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较短,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健康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其合理性及制度的运行效率。因此,论文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效率入手,并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影响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的因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提升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的政策建议。论文围绕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问题,以政府干预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互助理论为指导,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效率分析为主线,以提升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为目标,深入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首先,对国外住房金融制度以及国内已有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利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探讨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制度特性以及运行机制,并对论文研究的运行效率进行界定。继而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在制度本身方面、管理方面、运行方面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效率评价模型,进而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对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全国层面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效率较高。区域层面分析主要选取了33个大中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区域城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效率的规律性,即三线城市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平均水平高于二线城市,二线城市高于一线城市。同时,通过分析得到一线城市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规模已趋于稳定,改革重点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对公积金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二线城市改革重点是继续扩大制度覆盖面,同时也要在输出方面进行优化;而三线城市公积金制度未来的重点是,进一步推广住房公积金制度,让更多的城镇职工受益于公积金制度,实现制度的住房保障作用。最后,论文从制度设计、管理和完善法律保障体系方面提出提升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中低收入阶层住房设计管理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低收入阶层住房设计管理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写作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特色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2.国内外文献梳理 |
2.1 产权与土地产权研究 |
2.2 城市土地(住宅)产权制度研究 |
2.3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研究 |
2.4 政府行为研究 |
2.5 城市发展研究 |
2.6 乡村振兴研究 |
2.7 文献评述 |
3.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差异比较 |
3.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差异 |
3.1.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主体与客体 |
3.1.2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取得 |
3.1.3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内容 |
3.2 城乡住宅用地使用权差异 |
3.2.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内涵及其主体和客体 |
3.2.2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内涵及其主体和客体 |
3.2.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 |
3.2.4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取得 |
3.2.5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期限 |
3.2.6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期限 |
3.3 城乡住宅用地处分权差异 |
3.3.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之处分权 |
3.3.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处分权 |
3.3.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处分权 |
3.4 城乡住宅用地收益权差异 |
3.4.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之收益权 |
3.4.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收益权 |
3.4.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收益权 |
3.5 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结构差异汇总表 |
4.城乡住宅用地产权权能差异比较 |
4.1 城乡住宅用地资产权能差异 |
4.1.1 城市住宅用地所有权的资产权能 |
4.1.2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资产权能 |
4.1.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资产权能 |
4.1.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资产权能 |
4.2 城乡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差异 |
4.2.1 城市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2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5.权能差异的逻辑演进:城乡住宅用地权能与政府目标 |
5.1 土地权能的同质化与国家经济的恢复:1949— |
5.1.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1.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1.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1.4 权能安排施成效分析 |
5.2 土地权能差异的萌芽与国家住宅经济的奠基:1979— |
5.2.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2.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2.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2.4 权能安排实施成效分析 |
5.3 土地权能差异的深化与国家住宅经济的崛起:1999— |
5.3.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3.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3.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3.4 权能安排实施成效分析 |
5.4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的特征 |
5.4.1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是渐进式的变迁 |
5.4.2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的变迁是政府强制性的变迁 |
5.4.3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受到政府目标的影响 |
6.现行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效应 |
6.1 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正面效应 |
6.1.1 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
6.1.2 推动城市经济繁荣 |
6.1.3 客观上实现了局部农村的被动城市化 |
6.1.4 农村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器 |
6.2 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负面效应 |
6.2.1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弱化:房价高企阻碍人的城市化 |
6.2.2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弱化:使用权续期未定“无恒产者无恒心” |
6.2.3 城市住宅用地资产权能过强:人口结构变化引发地方财政危机 |
6.2.4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机会困境下的城乡社会阶层固化 |
6.2.5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效率困境下的农村资源配置低效 |
6.2.6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失序困境下的社会治理成本增加 |
6.2.7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正义困境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
7.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效应的缩影之一:小产权房问题 |
7.1 小产权房问题简述 |
7.1.1 小产权房概念及本文语境下的小产权房 |
7.1.2 小产权房的发展情况 |
7.1.3 政府对小产权房的态度 |
7.2 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2.1 广州市白云区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2.2 湖南省永州市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3 小产权房问题与城乡住宅用地产权能差异的联系 |
7.3.1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弱势催生小产权房需求 |
7.3.2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诱致小产权房供给 |
8.面向未来:土地权能的本质回归与国家发展的转型需求 |
8.1 新时代背景:城乡融合下的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 |
8.1.1 城市发展带动和支撑乡村振兴 |
8.1.2 乡村振兴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
8.2 住宅用地权能回归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
8.2.1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回归与乡村振兴 |
8.2.2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的回归与城市发展 |
8.3 以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为导向的住宅用地制度创新 |
8.3.1 基于居住权能回归的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 |
8.3.2 基于资产权能回归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 |
9.研究总结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9.2.1 不足之处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3)基于混居模式的既有住区街区化更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既有住区更新需求及居住隔离现象 |
1.1.2 国外混和居住及住区更新研究背景 |
1.1.3 国家政策的支持 |
1.2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1.2.1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2 相关概念 |
1.2.3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住区更新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外住区更新相关研究及发展 |
1.4.2 国内住区更新相关研究及发展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研究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调研分析法 |
1.5.4 基于GIS的城市POI数据图示化分析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混合居住及街区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1 国外混合居住及街区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2 国外相关实践 |
2.2 国内混合居住及街区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2.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2.2.2 国内相关实践研究 |
2.3 混合居住理念对既有住区街区化更新方法的作用 |
2.3.1 实施混合居住的可行性分析 |
2.3.2 混合居住理念与街区化更新方法的相互作用 |
2.3.3 对既有建筑更新与拆除的指导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大连市既有住区规划发展及更新前提 |
3.1 大连市既有住区规划发展及现状概况 |
3.1.1 大连市住区建设发展概况 |
3.1.2 既有住区规划层面现状特点 |
3.2 大连市既有住区更新概况 |
3.3 大连市既有住区的居住隔离现象 |
3.3.1 大连市的居住空间分异 |
3.3.2 邻里交往的缺失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大连市既有住区规划及街区层面的调研 |
4.1 调研对象的选取及依据 |
4.1.1 调研方法及内容 |
4.1.2 调研对象概况 |
4.2 调研对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1 人口构成的调研分析 |
4.2.2 功能构成的调研分析 |
4.2.3 空间构成的调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大连市既有住区街区化更新方法研究 |
5.1 人口结构的更新方法 |
5.1.1 丰富住房类型 |
5.1.2 面向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住区更新 |
5.2 功能结构的更新方法 |
5.2.1 城市层面的功能混合建设 |
5.2.2 住区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 |
5.3 空间结构的更新方法 |
5.3.1 街区规模及布局的更新 |
5.3.2 道路层级及街道空间的更新 |
5.3.3 绿地及广场空间的更新 |
5.3.4 基于建筑单体的空间更新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混合居住的大连既有住区街区化更新设计提案 |
6.1 城市中心区-台山住区现状分析 |
6.1.1 住区概况 |
6.1.2 现状问题 |
6.2 方案设计 |
6.2.1 人口结构的更新 |
6.2.2 空间结构及功能结构的更新 |
6.2.3 在青年公寓街区中的建筑单体设计提案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基于GIS的城市POI数据应用 |
附录C 住区规划发展历程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3 概念界定 |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
0.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0.4.1 研究方法 |
0.4.2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 年) |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 年) |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 年) |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 年以后) |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
1.4.3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
3.1.3 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
3.3.1 访谈 |
3.3.2 实地观察 |
3.3.3 问卷调查 |
3.3.4 文献研究 |
3.3.5 认知地图 |
3.3.6 数据分析 |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3 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
5.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1 文献回顾 |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
5.4.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
5.5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西园新村更新使用后评价为例 |
5.5.1 西园新村概况 |
5.5.2 研究设计 |
5.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5.5.4 指标权重计算 |
5.5.5 模糊综合评价 |
5.5.6 问题分析与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
6.1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总体思路 |
6.1.1 确定合理的更新单元 |
6.1.2 正确处理旧居住区建筑实体的存留 |
6.1.3 保持旧居住区空间的异质性 |
6.2 物质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
6.2.1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
6.2.2 旧居住区功能优化 |
6.2.3 道路系统组织架构 |
6.2.4 公共空间重构 |
6.3 社会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
6.3.1 居住区同质与异质的理性思辨 |
6.3.2 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 |
6.3.3 有机混合的空间模式分析和模型建构 |
6.3.4 混合住区人口构成及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5)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全过程管理研究 ——以F集团Y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本文主要创新观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全过程管理概述 |
2.1.1 公共租赁住房概念 |
2.1.2 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全过程管理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3章 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全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
3.1 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全过程管理现状 |
3.2 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全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选址阶段现状及问题 |
3.2.2 方案设计管理现状及问题 |
3.2.3 建设实施管理阶段现状与问题 |
3.2.4 运营阶段问题现状与问题 |
第4章 解决建议 |
4.1 选址阶段阶段问题解决建议 |
4.1.1 政府出台激励政策使选址趋于合理 |
4.1.2 在旧城区与商品房混居 |
4.1.3 与新城区共同发展并同时强化与产业用地的联系 |
4.1.4 充分利用城市外延区配套优势 |
4.1.5 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居住模式 |
4.2 方案设计管理阶段问题解决建议 |
4.2.1 严格招投标行为,择优选取设计单位 |
4.2.2 转变思想,重视公共租赁住房设计质量 |
4.2.3 制定标准,提高公共租赁住房的设计水平 |
4.2.4 完善配套建设,构建良好生活品质 |
4.2.5 公共租赁住房工程设计成果质量评价 |
4.2.6 推进绿色公共租赁住房设计发展 |
4.3 建设实施管理阶段问题解决建议 |
4.3.1 注重对代建单位的管理工作 |
4.3.2 简化审批程序与手续 |
4.3.3 提升政府监督审查水平 |
4.4 管理运营阶段问题解决建议 |
4.4.1 完善进入退出机制 |
4.4.2 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
第5章 F集团Y项目全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5.1 项目简介 |
5.2 F集团Y项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5.2.1 园林绿化方案车位数与规划方案车位数存在差异 |
5.2.2 地下车库出入口顶棚长度增加 |
5.2.3 1#楼、4#楼、7#楼地下二层层高变化 |
5.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1 管理单位重视度不够 |
5.3.2 设计图纸质量不合格 |
5.3.3 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设计分层与当代中国社会地位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中国社会地位结构 |
(一) 当代中国各社会阶层的初步形成 |
(二) 从社会、消费分层到设计分层 |
(三) 设计分层的基本对策 |
二、当代中国设计分层的一般状况 |
(一) “洋葱型”, 当代中国设计分层的依据 |
(二) 设计师设计理念的基本取向 |
(三) 设计, 保障和改善“民生” |
三、当代中国设计面临的社会矛盾 |
(一) 当代中国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
(二) 当代中国设计面临的社会问题与矛盾 |
(三) 设计, 解决社会问题并缓解社会矛盾 |
(7)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演进历程与改进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写作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1.3.3 写作框架 |
1.4 研究难点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住房保障的理论依据 |
2.1 社会保障的内涵 |
2.1.1 西方社会保障的历史 |
2.1.2 中国社会保障的历史 |
2.1.3 社会保障的内涵 |
2.2 住房保障的内涵 |
2.2.1 住房以及住房市场的特点 |
2.2.2 住房问题的实质 |
2.2.3 住房保障 |
2.3 住房保障政策的基础理论 |
2.3.1 马克思主义的住房保障理论 |
2.3.2 中国社会主义住房保障理论的新发展 |
2.3.3 西方关于住房的相关理论 |
2.4 中国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考察 |
2.4.1 我国住房保障政策解析 |
2.4.2 住房保障政策体系中政府的作用 |
第3章 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演变过程 |
3.1 发展阶段(1990 年代初~2006 年):我国的城镇保障性住房从开始摸索到初步形成 |
3.1.1 摸索并逐步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 |
3.1.2 经济适用房建设和供应保障的基本构架初步形成 |
3.1.3 探索建立住房补贴制度 |
3.2 深化发展阶段(2007 年至今):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和住房保障制度持续扩大和不断完善 |
3.2.1 加大城镇居民住房的保障力度 |
3.2.2 积极探索建立针对城市居民“夹心层”的住房保障政策 |
3.2.3 从政策层面调控房价,保证保障房建设合理规划 |
第4章 我国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的成就与问题 |
4.1 城镇住房保障发展取得的成就 |
4.1.1 改善了城镇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居住状况 |
4.1.2 确立了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
4.1.3 初步建立起了新型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的住房保障投融资体制和机制构架 |
4.1.4 住房保障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也取得初步成效。 |
4.2 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 |
4.2.1 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
4.2.2 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存在五个“错位” |
4.2.3 保障性住房建设时机选择存在时机选择“悖论” |
4.2.4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最大掣肘问题是资金短缺 |
4.2.5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各种相的宏观政策联动不到位 |
4.2.6 保障性住房需求者的准入、轮候和退出等相关制度尚待完善 |
第5章 国外典型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研究 |
5.1 国外典型国家住房保障政策概览 |
5.1.1 世界各地代表性住房保障政策 |
5.1.2 各国政策和调控手段的比较 |
5.2 住房保障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
5.2.1 西方各国住房保障政策的普遍特征 |
5.2.2 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 |
第6章 探索住房保障政策创新机制 |
6.1 推行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
6.1.1 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的界定和保障范围 |
6.1.2 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带来的变化和政策调整 |
6.1.3 建立保障住房支撑体系 |
6.2 由补砖头转向补人头 |
6.2.1 廉租房有助于消化市场存量 |
6.2.2 “补人头”需符合我国国情 |
6.2.3 “补人头”可以让农民工的劳动力价值保值 |
6.2.4 “补人头”的方式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一把“钥匙” |
6.3 保障性住房的融资方式以及改进建议 |
6.3.1 现有政策体系下保障性住房的相关主体 |
6.3.2 政策性住房的融资模式 |
6.3.3 保障性住房融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8)安徽省巢湖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巢湖市经济社会状况 |
(三)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的研究进展 |
(二)国内的研究进展 |
(三)文献评述 |
三、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住房保障模式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福利经济学理论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三、居住隔离理论 |
四、博弈理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解释 |
一、住房保障 |
二、住房保障模式 |
三、住房保障建设模式 |
第二章 巢湖住房保障的供需分析 |
第一节 巢湖保障房建设模式 |
一、企业建设模式 |
二、企业建设模式博弈模型及分析 |
三、政府直接建设模式 |
第二节 巢湖城镇人口预测 |
一、城镇人口预测理论 |
二、巢湖城镇人口数量预测 |
第三节 巢湖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供需状况 |
一、巢湖市当前保障性住房体系构成 |
二、巢湖市保障房开工数量 |
三、保障性住房供需关系 |
第三章 当前巢湖市保障房建设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保障性住房资金筹集问题 |
第二节 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模式单一、管理不完善 |
第三节 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缺乏监管 |
第四节 保障性住房缺乏整体规划 |
第五节 保障房招标模式不完善 |
第四章 发达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及其运行效果 |
第一节 发达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 |
一、发达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分析 |
二、美国的住房保障政策及建设模式 |
三、日本的住房保障政策及建设模式 |
四、新加坡的住房保障政策及建设模式 |
五、韩国的住房保障政策及建设模式 |
第二节 发达国家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模式运行效果 |
一、政府全过程参与、监管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 |
二、配建模式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公共住房建设的发展方向 |
三、通过立法来规范保障性住房建设 |
四、激励政策是推广配建模式的润滑剂 |
第五章 完善巢湖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明确巢湖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的定位 |
第二节 完善保障房配建、购买安置房模式法律法规及管理模式 |
一、加强配建、购买安置房项目的法律法规建设 |
二、明确配建、可供购买安置房项目的选择标准 |
第三节 扩大资金筹集渠道 |
一、合理利用土地出让金 |
二、成立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公司 |
三、灵活运用住房公积金 |
第四节 加强配建小区的后续运营管理 |
一、制订社区居民文明行为准则 |
二、加强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三、积极组织促进邻里交往的社区活动 |
第五节 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审核和退出机制 |
一、建立全面完善的住房保障审核制度 |
二、构建规范有序的退出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
1.2.2 国内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 |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视角与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住房制度改革历程中的发展 |
2.1 我国住房制度发展及改革历程 |
2.1.1 第一阶段:单位大院全社会保障阶段(1950—1978年) |
2.1.2 第二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摸索阶段(1978-1994年) |
2.1.3 第三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推进阶段(1994-2002年) |
2.1.4 第四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深化阶段(2002-2007年) |
2.1.5 第五阶段:回归保障性住房民生的改革阶段(2007至今) |
2.2 保障性住房在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供应体系 |
2.2.1 经济适用住房 |
2.2.2 廉租住房:住房保障建设得到高度重视 |
2.2.3 公共租赁房:以扩大保障范围为目的的公租房的发展 |
2.2.4 棚户区改造:民生工程与城市综合环境提升 |
2.2.5 城中村改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境外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及案例 |
3.1 相关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情况 |
3.1.1 香港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2 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3 美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4 英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2 境外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我国国情的比较分析 |
3.2.1 香港地区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2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3 美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4 英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影响因素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4.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4.1.1 城市非平衡性 |
4.1.2 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 |
4.1.3 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 |
4.2 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的关系 |
4.2.1 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 |
4.2.2 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 |
4.2.3 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 |
4.3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的分析 |
4.3.1 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 |
4.3.2 混合居住模式 |
4.3.3 空置房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度的形态构成分析 |
5.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形态构成:三大类型和六大子型 |
5.1.1 自我完善型: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 |
5.1.2 城市叠加型: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 |
5.1.3 斑块融入型: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 |
5.2 六大形态子型的特征分析 |
5.2.1 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
5.2.2 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
5.2.3 自身带动城市新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4 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5 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6 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的基本特点 |
5.3 影响三大形态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因素和潜在问题 |
5.3.1 自我完善型面临的问题 |
5.3.2 城市叠加型面临的问题 |
5.3.3 斑块融入型面临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构的宏观策略 |
6.1.住房保障法规和制度的属性 |
6.1.1 社会公平性 |
6.1.2 保障适度性 |
6.1.3 长期动态性 |
6.1.4 地区非平衡性 |
6.2 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和保障方式 |
6.2.1 保障主体 |
6.2.2 保障房类型 |
6.2.3 保障标准 |
6.2.4 保障方式 |
6.3 保障对象的变化与预判 |
6.3.1 保障对象 |
6.3.2 农民工市民化 |
6.3.3 新就业大学生及各类人才 |
6.3.4 老龄化人口 |
6.3.5 住房保障长期趋势预判 |
6.4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与逐步完善管理机制 |
6.4.1 保障房建设多渠道资金筹集 |
6.4.2 保障房建设与管理框架搭建 |
6.4.3 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 |
6.4.4 完善的个人信息系统与分配公开制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 |
7.1 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非平衡性下的融合策略 |
7.1.1 空间布局的组团平衡 |
7.1.2 空间适配:降低居住与就业的分异现象 |
7.1.3 住区规模的组团平衡 |
7.1.4 混合居住的设计方式 |
7.2 公共交通导向 |
7.2.1 TOD模式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
7.2.2 公共交通相关设计要点 |
7.3 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空置房与城中村 |
7.3.1 企业提供的集体宿舍 |
7.3.2 城市中某些具备条件的空置房 |
7.3.3 小产权房和城中村改造 |
7.3.4 其他房源 |
7.4 复合界面:软化硬质边界 建立城市对话关系 |
7.4.1 社区功能构成的复合化 |
7.4.2 住区边界与城市的复合化 |
7.4.3 社区城市界面的复合化 |
7.5 三大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5.1 自我完善型保障房住区的设计策略 |
7.5.2 城市叠加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5.3 斑块融入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第8章 保障性住房小区及建筑的微观设计策略 |
8.1 保障性住房小区规划设计研究 |
8.1.1 布局方式与开发强度 |
8.1.2 交通组织与停车 |
8.1.3 缩小街区,功能混合 |
8.1.4 公共空间的营造 |
8.2 户型 |
8.2.1 保障性住房——小户型的基本特点 |
8.2.2 各面积区间的户型分类及其特点 |
8.2.3 单元组合 |
8.3 室内空间利用 |
8.3.1 人体行为与人体工学 |
8.3.2 单一空间尺度及综合利用 |
8.3.3 户型的改造与适应性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书籍、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附录C |
(10)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4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相关概述 |
2.1.1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产生及定义 |
2.1.2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特性 |
2.1.3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机制 |
2.1.4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界定 |
2.2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政府干预理论 |
2.2.3 互助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现状分析 |
3.1.1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政策环境 |
3.1.2 住房公积金的资金运用现状 |
3.1.3 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住房市场的影响 |
3.2 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
3.2.1 制度本身的问题 |
3.2.2 管理方面的问题 |
3.2.3 运行方面的问题 |
3.2.4 监管方面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DEA方法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4.1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评价方法概述 |
4.1.1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评价方法选择 |
4.1.2 数据包络分析的相关概念 |
4.1.3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模型 |
4.2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2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
4.3 基于DEA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1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评价的C2R-DEA模型和超效DEA模型 |
4.3.2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的Malmquist-DEA指数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实证研究 |
5.1 全国层面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分析 |
5.1.1 数据来源及指标确定 |
5.1.2 全国层面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静态分析 |
5.1.3 全国层面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动态分析 |
5.2 区域层面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分析 |
5.2.1 数据来源及指标确定 |
5.2.2 区域层面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静态分析 |
5.2.3 区域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动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提升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
6.1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设计 |
6.1.1 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 |
6.1.2 严格限定公积金的缴存额度 |
6.1.3 优化公积金贷款机制 |
6.1.4 拓宽住房公积金的使用途径 |
6.2 加强住房公积金制度管理 |
6.2.1 明确管理机构定位 |
6.2.2 落实各主体责任 |
6.2.3 加强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 |
6.3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法律体系 |
6.3.1 建立住房公积金相关法律制度 |
6.3.2 以法律形式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
6.3.3 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论文的结论 |
7.2 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发表论文 |
B 附表 |
四、中低收入阶层住房设计管理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D]. 莫智斌. 浙江大学, 2019
- [3]基于混居模式的既有住区街区化更新方法研究[D]. 宋芳芳.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4]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汪平西. 东南大学, 2019(05)
- [5]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全过程管理研究 ——以F集团Y项目为例[D]. 崔瑶. 北京建筑大学, 2017(04)
- [6]设计分层与当代中国社会地位结构[J]. 刘佳. 中国美术研究, 2016(04)
- [7]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演进历程与改进思路[D]. 胡子健. 吉林大学, 2016(08)
- [8]安徽省巢湖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研究[D]. 李晨. 云南财经大学, 2016(01)
- [9]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D]. 宋明星. 湖南大学, 2016(02)
- [10]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研究[D]. 李春梅. 重庆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