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儿童语言时体习得

汉族儿童语言时体习得

论文题目: 汉族儿童语言时体习得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

作者: 饶宏泉

导师: 孔令达

关键词: 时体助词,情状体,时制,时体习得的范畴扩展机制,时体表达系统

文献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的时体习得研究以1:0—5:0 汉族儿童时体助词为研究对象,描写各个时体助词的出现时间以及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考察影响儿童时体习得的因素,探讨时体习得的机制,并试图从系统观角度整合时体习得问题。以期人们对儿童时体习得有一个新的认识。文章共含六章。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汉语时体研究的相关情况、本文写作的目的、语料来源以及方法;第1 章细致地描写和刻画儿童时体助词习得的基本情况;第2、3 章考察动词、句法结构以及情状体对时体习得的影响;第4 章考察时制对时体习得的影响;第5 章提出并分析时体习得的范畴扩展机制;第6 章从系统观角度审视时体习得。文章认为:在儿童时体习得过程中,动词语义特征和句法结构类型是影响时体习得的重要因素;情状体和语法体之间有着原型系联关系;时制为时体习得提供时间坐标;时体内部有着严密的系统性。文中提出了时体习得的范畴扩展机制,认为: 1.儿童时体习得经历了一个从认知范畴向语义范畴,再向功能范畴扩展的过程。认知范畴指的是有界和无界;语义范畴指的是瞬间、短时和持续;功能范畴指的是体形式的语法功能,如“经历”等; 2.表达时体意义的词汇(包括时体助词)自成一个封闭系统,系统内部成员在功能上有着各自初始的分工; 3.时体助词形式的生成经历了一个“范畴化-符号化-现实操作化”的过程。

论文目录:

0 引言

1 儿童时体习得的基本情况

1.1 “了”的习得

1.2 “着”的习得

1.3 “过”的习得

2 动词与句法结构对时体习得的影响

2.1 动词与时体习得

2.2 句法结构与时体习得

3 情状体对时体习得的影响

3.1 体范畴中的情状体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小结

4 时制对时体习得的影响

4.1 时制与“了”的习得

4.2 时制与“着”的习得

4.3 时制与“过”的习得

4.4 小结

5 时体习得的范畴扩展机制

5.1 相关说明

5.2 “完整体”的范畴扩展

5.3 非完整体的范畴扩展

5.4 “时体助词”形式的生成过程

5.5 小结

6 时体助词和时体表达系统的关系

6.1 时体助词系统

6.2 时体表达系统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发布时间: 2005-07-28

参考文献

  • [1].时体助词“了”“的”“过”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 李彩莲.鲁东大学2016
  • [2].阳高方言时体助词研究[D]. 范培青.山西大学2014
  • [3].时制助词“的”与对外汉语教学[D]. 王晶.黑龙江大学2015
  • [4].周口方言的助词研究[D]. 杜明鸳.四川师范大学2012
  • [5].现代汉语时制系统[D]. 黄晶晶.陕西师范大学2014
  • [6].维汉语过去时制表达对比[D]. 李洁.新疆大学2007
  • [7].梁平话的助词“嘎”和“了”[D]. 李代祥.首都师范大学2001
  • [8].汉语时制定位与完句效应[D]. 郭丽.湖南大学2010
  • [9].解释汉语时制[D]. 张俊吉.湖南大学2005
  • [10].汉语表达“过去”的手段[D]. 曹敏.四川大学2004

相关论文

  • [1].儿童语言中的介词及相关问题讨论[D]. 陈勇.安徽师范大学2006
  • [2].案例研究:1-2岁英汉双语儿童的语言发展[D]. 韩东妮.大连海事大学2007
  • [3].儿童语言中的语气词[D]. 李慧敏.安徽师范大学2005
  • [4].一个四岁儿童语言知识的调查研究[D]. 陈舟楫.华东师范大学2006
  • [5].一个九岁儿童的语言知识调查研究[D]. 谈晶晶.华东师范大学2006
  • [6].儿童语言中的副词[D]. 傅满义.安徽师范大学2002
  • [7].儿童语言中的主体格、客体格、邻体格介词[D]. 高晓玲.安徽师范大学2003
  • [8].儿童语言中的语气词[D]. 钱益军.安徽师范大学2003
  • [9].儿童语言中的复句[D]. 胡承佼.安徽师范大学2004
  • [10].儿童语言中的空主语现象[D]. 徐畅.南京师范大学2004

标签:;  ;  ;  ;  ;  

汉族儿童语言时体习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