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仪式,是一个社区传统文化、历史脉络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强化、传承手段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之中,一些仪式却因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意义,逐渐走向衰落、并停止了演绎。然而,在现今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之下,许多传统仪式又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被重新的从记忆中发掘出来,重新回到了社区居民的生活中。这可以说是一种普遍和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本篇论文将古村诺邓作为研究个案,从人类学的视角记叙了古村诺邓传统祭孔仪式在中断举办六十年后又重新恢复的全过程,通过追溯祭孔仪式在诺邓社区传统的举办背景、运行方式、功能地位以及中断举办的原因,了解该仪式在社区历史传统中的重要象征意义。同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参与观察祭孔仪式在中断六十年后重新恢复的背景、过程等,分析仪式恢复背后的深层内涵,以此说明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随着社会发展所发生的变迁。在现代旅游开发中,仪式如何作为一种内源性的传统文化力量,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得以恢复和发展,恢复后的仪式是否还具备原有的象征意义,以及仪式的恢复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都是本文试图探询的内容。在传统诺邓社会中,以盐业为经济基础、以儒家思想、科举制度作为文化、社会基础所建立和延续的祭孔仪式,对于社区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意义和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社会变迁之中,盐业经济瓦解,相应的文化和社会基础也发生了变化,传统中承载祭孔仪式的所有基础都逐渐消失了,因此,该仪式也随之而衰落,最终停止了举办。而在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之下,并且伴随着一系列文物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诺邓的祭孔仪式也得到了包括当地政府、地方精英和社区居民在内的多方支持,而在中断六十年后得到了重新的复现。然而复现后的仪式,所依托的基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以政府的资金支持作为经济基础,以地方精英对文化的自觉意识作为文化基础,以社区居民对于旅游开发的热情作为社会基础。在这种情况之下,整个仪式的内涵和意义也发生了改变。通过呈现以上事实,作者强调仪式作为一种地方文化和历史记忆的载体,能够使社区历史文化脉络更加的清晰和丰富,这也同样是现今旅游开发所需的。祭孔传统仪式的复活,使我们看到了旅游开发中一种内源性力量的复苏和兴起,通过传统仪式的复现,能够唤醒社区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能动的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恢复与保护之中,便能够使得旅游产业能够与民族文化事业得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