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日本茶道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非物质文化的兴起,学校以外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新的领域。在诸多的文化传承中,作者从所学专业出发,根据九十年代末在日本工作、生活的经历,从日本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中,选择了茶道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于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的研究停留在一般性研究,更多的是对于茶叶种类的介绍、茶的发展史的阐述等等,而对于教育学方向的研究较为薄弱。现有的中国教育局限于应试教育下的学校教育,本研究认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同样离不开非物质文化的教育。本文根据比较教育的理论,从教育的视角研究了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的比较以及对中国茶道的启示。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和代表之一。它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和寄托,是应用化了的哲学,是艺术化了的生活。茶道的内容非常丰富:在思想方面,它融佛教、道教、儒教为一体;在形式上,它是囊括了各种生活艺术的总汇。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联系起来,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重要的是通过茶会和学习茶礼来达到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之目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和娱乐前进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它以独特的方式让人们享受美的极致,给人以人生的启迪,是人们日常世俗生活的精神补充。茶道始终保持着神奇的魅力,成为追求艺术、感悟人生、陶冶精神情操的重要文化形式,发挥着特殊的社会功能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实践调查法,作者亲自赴日本考察茶道并通过书籍、网站等各种途径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的相关文献资料,保证了文章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本文还运用因素分析法、比较法等对日本茶道进行了深入叙述和分析。文章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日本茶道的历史及其文化分析;第二章:日本茶道的教育功能;第三章:日本茶道的传承方式与发展;第四章:日本茶道文化传承与中国茶道的比较与启示。作者通过对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以下结论:日本茶道得以很好地被传承下来,因为有众多的视茶道为生命的传承者,他们以茶道为职业,通过“家元”制度,世世代代热心而虔诚地肩负着传承茶道的使命。“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大流派遍及全国的茶道教室和协会等,为茶道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学校把茶道作为必修课,推而广之,日本的很多国家机构、警察局、企事业单位也都把茶道作为员工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是日本茶道的发源地,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各种非物质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底蕴已经非常深厚。但是如何更好地传承下去,应该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的教育要从青少年开始抓起,因为青少年时期学到的知识和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中国有三亿儿童,有着巨大的人口数量,中国茶道这样优秀的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课程应该更多地在学校设置,成为中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应试教育的教育体系下,我们更应该加强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的教育,对于国家而言,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具有良好社会行为、健康心理的人比让他们单纯拥有高学历更重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日本茶道的历史及其文化分析
  • 第一节 日本茶道的历史
  • 一、奈良、平安时代(公元710年—1191年)
  • 二、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公元1192年—1602年)
  • 三、江户时代(公元1603年—1868年)
  • 四、现代时期(公元1868年—至今)
  • 第二节 日本茶道的物质文化分析
  • 一、茶事
  • 二、茶道具
  • 三、茶道建筑
  • 第三节 日本茶道的观念文化分析
  • 一、"和、敬、清、寂"
  • 二、闲寂的美学理念
  • 三、茶禅一味
  • 第二章 日本茶道的教育功能
  • 第一节 日本茶道的社会教育功能
  • 一、社交教育功能
  • 二、礼仪教育功能
  • 三、艺术教育功能
  • 四、修行教育功能
  • 第二节 日本茶道的文化教育功能
  • 一、认知教育功能
  • 二、伦理教育功能
  • 三、精神教育功能
  • 第三章 日本茶道的传承方式与发展
  • 第一节 日本茶道的传承方式
  • 一、家元制度
  • 二、日本茶道走向世界
  • 三、日本女子茶道教育
  • 第二节 日本茶道的发展
  • 一、社会上的茶道发展
  • 二、学校里的茶道发展
  • 第四章 日本茶道文化传承与中国茶道的比较与启示
  • 第一节 中国茶道的概况及问题点
  • 一、中国茶道的概况
  • 二、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 第二节 日中茶道文化传承的比较与启示
  • 一、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起源之比较与启示
  • 二、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文化内涵之比较与启示
  • 三、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传承方式之比较与启示
  • 四、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学校茶道教育之比较与启示
  • 五、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女性茶道教育之比较与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概论儒、道、释三家茶道精神[J]. 茶业通报 2019(02)
    • [2].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J]. 福建茶叶 2019(11)
    • [3].厦航“天际茶道”服务正式上线[J]. 空运商务 2019(12)
    • [4].布朗特贡,茶道燕梳[J]. 上海保险 2020(02)
    • [5].万里茶道福建段文物资源简析[J]. 南方文物 2019(04)
    • [6].中国茶道美学教育对大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7].茶艺与茶道[J]. 福建林业 2019(06)
    • [8].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研究[J]. 福建茶叶 2020(03)
    • [9].中国茶道的文化特质[J].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0(01)
    • [10].茶道精神视阈下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探析[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1)
    • [11].茶道中的工匠精神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路启发[J]. 福建茶叶 2020(03)
    • [12].一味、一如还是一体?——论日本茶道中的心身关系[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3].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7)
    • [14].从武夷到武汉——万里茶道的近代转向[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4)
    • [15].花供与茶道插花[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06)
    • [16].茶道:作为一种生活信仰的温暖——读冈仓天心《茶之书》[J]. 新阅读 2020(05)
    • [17].茶道燕梳2020:一次新长征,一所好学校[J]. 上海保险 2020(05)
    • [18].浅谈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J]. 福建茶叶 2020(06)
    • [19].中国茶道思想在高校创新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J]. 福建茶叶 2020(06)
    • [20].中俄万里茶道兴衰及线路变迁:过程分析与当代启示[J]. 茶叶通讯 2020(02)
    • [21].《调寄采桑子 海丝茶道》[J]. 东方收藏 2020(10)
    • [22].浅析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本土化——以日本茶道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25)
    • [23].茶道教育在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有效运用[J]. 福建茶叶 2020(07)
    • [24].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院校《茶与茶道》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福建茶叶 2020(07)
    • [25].茶道精神对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指导与应用[J]. 福建茶叶 2020(07)
    • [26].晋商与“万里茶道”[J]. 文物世界 2020(04)
    • [27].论茶道思维与体育教育的结合应用[J]. 福建茶叶 2020(08)
    • [28].茶道精神对高职机械专业教学的指导和应用[J]. 福建茶叶 2020(08)
    • [29].“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历史层次与“万里茶道”申遗的世界性意义[J].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0(02)
    • [30].墨香茶韵 聆听三代人与茶的故事——记“岳山茶事”掌门人、台湾青年茶道艺术家陈耘嘉[J]. 台声 2020(15)

    标签:;  ;  ;  

    日本茶道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