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镉、铅因广泛应用于电子、电镀等领域,业已成为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重要污染源而备受人们的关注。传统的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技术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以及液模法等,这些传统技术存在着易二次污染、去除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尤其是当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在1~100mg/L时。因此,寻找有效的重金属废水去除技术对于建立“无害空间”的生态安全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系统综述生物去除机制研究进展以及光合细菌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基础之上,以铅镉重金属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沼泽红假单胞菌对其去除的整个动力学过程。主要内容包括:(1)理化条件对N菌株的生长及去除pb2+、Cd2+的影响实验的优化:(2)去除pb2+、Cd2+的动力学的模拟;(3)固定化沼泽红假单胞菌去除pb2+、Cd2+的动态实验的工艺参数的优化;(4)沼泽红假单胞菌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机理进的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沼泽红假单胞菌N菌株对铅离子的最佳去除和生长条件为:pH=7.0,温度30℃,厌氧光照培养,接种量0.6g·L-1。沼泽红假单胞菌N菌株对镉离子的最佳去除和生长条件分别为:pH=7.0,温度30℃,好氧黑暗,接种量0.6g·L-1。(2)pb2+初始浓度为50、100、150、200mg·L-1时,沼泽红假单胞菌N菌株对pb2+的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半衰期分别为2.7h、3.0h、4.1h、10.1h,去除动力学方程分别为:lnC=-0.1531t+3.7842、lnC=-0.1535t+4.2319、lnC=-0.1040t+4.7598、lnC=-0.0827t+5.0316。Cd2+初始浓度为10、20、25、30mg·L-1时,沼泽红假单胞菌N菌株对Cd2+的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半衰期分别为42h、50h、53h、55h,去除动力学方程分别为:C=10.920e-0.0162t、C=24.599e-0.018t、C=30.036e-0.0192t、C=37.532e-0.0192t。(3)研究了连续流动态固定化沼泽红假单胞菌去除铅、镉模拟废水,结果显示,处理含铅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7.0,温度30℃,水力停留时间12h,固定化细胞投加量20g。处理含镉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pH=7.0,温度30℃,水力停留时间12h,固定化细胞投加量30g,鼓氧量DO值为2.0~3.0mg·L-1。固定化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浓度小于50mg·L-1Pb2+去除能力较强,去除率大于95%。对于浓度小于25mg·L-1时的镉离子去除率大于90%。(4)通过X-射线衍射谱图分析证实沼泽红假单胞菌对Pb2+、Cd2+转化产物的硫化铅、硫化镉沉淀;通过不同浓度铅、镉对沼泽红假单胞菌产生半胱氨酸脱巯基酶活力的影响分析,及不同浓度Pb2+、Cd2+对半胱氨酸脱巯基酶同工酶谱的分析,得出在低浓度Pb2+、Cd2+作用下,生物体自身在外源物侵扰时存在着保护机制,N菌株内的半胱氨酸脱巯基酶出现了活性增强,随着Pb2+、Cd2+作用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其的毒性作用加剧,从而使酶的结构和功能受到相应的破坏,活性下降。Pb、Cd在菌体细胞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N菌株对Pb2+的去除大部分在原生质中、对Cd2+的去除主要在细胞壁上。细胞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含铅、镉培养液中生长的菌体细胞分别存在大量的高电子密集颗粒物,空白对照中生长的菌体细胞未见这些颗粒物,推测高电子密集层为铅、镉沉积物。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型硫酸还原途径及脱巯基酶的作用分析,在低浓度铅、镉离子存在时沼泽红假单胞菌以同化型硫酸还原,把硫酸盐转变成还原态的硫合成半胱氨酸,在金属离子存在时,该菌体出于解毒的目的,通过半胱氨酸脱巯酶的作用,生成S2-,并进一步与Pb2+、Cd2+反应产生金属硫化铅沉淀,然后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