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旱地农田生态系统N素循环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黄土高原旱地农田生态系统N素循环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对1984年建立的黄土高原旱地长期肥料定位试验2004年到2007年试验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阐明了该区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的来源、去向、数量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为黄土区旱地今后合理施肥,提高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该区粮食产量受降水量波动影响显著,单施P肥在干旱年份增产,丰水年减产;单施N肥两年平均产量1916.7 kg/hm2,增产显著;NP、NPM配施的小麦抗逆能力增强,两年平均达4000 kg/hm2以上。中等施磷水平,N肥用量和小麦产量的关系为:y =-0.1242 x2 + 44.039x + 1793.3。合理施用化肥不但增产幅度大,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麦中N浓度。单施N肥氮素利用率低、且波动幅度大(7.7%~13.8%);施有机肥的利用率为26.6%~36.0%,而NP的肥料利用率为57.8%,高于当前的观点35%~40%。施化肥明显改变了耕层土壤养分的含量,也影响了养分在土壤剖面的分布。长期施用化肥不会导致耕层土壤有机质下降;耕层土壤磷素累积明显,全磷增加了8.3%~45.2%,施肥对40cm以下磷素变化影响较小;有机肥和氮磷肥培肥效果显著,NPM处理比CK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分别增加了69.0%、57.5%、73.1%。氨挥发损失是该区土壤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施肥后第5~10天进入挥发最严重的时期,速率维持在0.471~0.523 mg/h*m2,15天后趋于稳定。施有机肥的挥发速率与CK变化不大。单施N肥的挥发量最大为30.01 kg/hm2 ,损失率达25.05%;化肥的施入对有机肥的挥发有激发效应,NPM的挥发总量比单施N肥减少了34.31%,但比NP配施增加了45.53%。氮肥施入土壤当天氧化亚氮排放通量高达283.9 ug/m2*hour,最高通量出现在第5天,达372.3ug/m2*hour,13天后稳定(降低至15.0 ug/m2*hour左右);施NP、NPM的变化趋势与单施N肥一致,但一直小于单施N。对N2O排放损失量估计,不施肥全年损失0.48 kg/hm2,单M的氮素损失率仅为0.02%,施N、NP、NPM、0.68%、0.52%、0.30%。施NP、NPM和N在200 cm土层以下硝酸盐含量增加,表现出向更深的土层淋失的趋势,有引起环境问题的潜在危险性。施肥是农田生态系统氮素的主要输入方式,干、湿沉降年输入N量在12.3 kgN/hm2和0.2 kg/hm2;小麦种子输入N量为3.7 kg/hm2;根茬残留量在1.2kg/hm2~5.9 kg/hm2。在旱地每年施N量为120kg/hm2,受最小因子P的影响,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氮素的损失高达104.5 kg/hm2;而配施NP的氮肥损失率减少到38.1%;单施N和NP处理的氮肥损失以硝酸盐淋溶为主。NPM产量稳定在4000 kg/hm2左右,产量受年际间降水影响波动幅度小,还能有效的减少硝酸盐的淋溶,但有机肥本身的利用率不高,其它途径损失的氮约占50%。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 1.2.2 施肥的环境效应研究
  • 1.2.3 农田生态系统中N 循环研究
  • 第二章 试验概况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研究思路
  • 2.2.1 长期施肥的小麦肥料利用率和土壤肥力变化研究
  • 2.2.2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的环境效应
  • 2.2.3 旱地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
  • 2.3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2.3.1 施肥和种子带入农田的氮素
  • 2.3.2 干湿沉降带入农田生态系统的氮素
  • 2.3.3 作物根茬残留氮素
  • 2.3.4 作物养分的吸收量
  • 2.3.5 土壤氮残留
  • 2.3.6 挥发氨
  • 2.3.7 氧化亚氮排放
  • 2.3.8 硝酸盐淋溶
  • 2.4 测定方法
  • 2.4.1 土样
  • 2.4.2 植物样
  • 2.4.3 干湿沉降
  • 2.4.4 挥发氨量
  • 2.4.5 氧化亚氮
  • 2.4.6 硝酸盐淋溶
  • 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黄土旱塬区长期不同肥料配施对肥料利用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3.2.2 长期施肥对小麦氮素吸收的影响
  • 3.2.3 施肥对小麦氮素利用率影响
  • 3.2.4 施肥对养分收获指数的影响
  • 3.2.5 土壤耕层养分变化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长期施化肥对黄土旱塬区土壤-植物系统中氮磷养分的影响
  • 4.1 材料与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产量
  • 4.2.2 施肥对小麦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 4.2.3 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旱地农田生态系统氮素的环境效应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氨挥发的捕获和测定
  • 5.1.2 土壤硝酸盐淋溶
  • 5.1.3 土壤反硝化测定
  • 5.2 结果分析
  • 5.2.1 肥料施入土壤后氨挥发损失
  • 2O 排放'>5.2.2 长期施肥土壤N2O 排放
  • 5.2.3 硝酸盐淋溶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旱地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研究
  • 6.1 材料方法
  • 6.1.1 旱地农田生态系统氮素的输入研究
  • 6.1.2 旱地农田生态系统氮素的输出研究
  • 6.2 结果分析
  • 6.2.1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的输入
  • 6.2.2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损失
  • 6.2.3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的平衡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 7.2 论文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口市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提升策略[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9(03)
    • [2].不同管理模式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模拟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例[J]. 生态学报 2019(24)
    • [3].解读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J]. 新农业 2020(05)
    • [4].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研究进展和展望[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3)
    • [5].农牧交错带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特征及分布格局[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02)
    • [6].关于暗管排水技术对土地改良和农田生态系统改进的应用效果分析[J]. 地产 2019(21)
    • [7].煤炭开采导致的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损失评估[J]. 煤炭学报 2020(04)
    • [8].甘肃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动态[J]. 中国沙漠 2018(06)
    • [9].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特征及低碳发展探讨——以重庆酉阳县种植业为例[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2)
    • [10].陕南秦巴山地农田生态系统氮磷元素化学计量特征[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11].管理措施影响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研究进展[J]. 山东林业科技 2015(02)
    • [12].河西走廊绿洲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呼吸特征及温度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10)
    • [13].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22)
    • [14].南京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变化及对能源碳源的补偿作用[J]. 湖南农业科学 2017(11)
    • [15].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年际变化规律研究[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02)
    • [16].坚持土肥高效管理 促进区域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9)
    • [17].新疆两种不同类型农田生态系统大气氮素干沉降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017(06)
    • [18].保护性耕作对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地与农田生态系统的改善作用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08)
    • [19].基于能值分析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J]. 资源科学 2014(09)
    • [20].全球变化背景下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13(01)
    • [21].高产粮区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能值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08)
    • [22].雨养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蒸散特征及其作物系数[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3)
    • [23].中国东北玉米农田生态系统非生长季土壤呼吸作用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科学通报 2010(13)
    • [24].农田生态系统氨排放清单及特征研究——以开封市某区为例[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25].贵州喀斯特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差异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05)
    • [26].定西市农田生态系统能值空间分异特征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7(05)
    • [27].贵阳市观山湖区农田生态系统经济价值评估[J]. 贵州农业科学 2019(03)
    • [28].中国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格局与成因[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16)
    • [29].2006—2015年重庆市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30].江苏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碳足迹动态变化[J].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5)

    标签:;  ;  ;  ;  ;  

    黄土高原旱地农田生态系统N素循环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