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小说的抒情性研究

五四小说的抒情性研究

论文摘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人的发现”促使了“五四”作家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使他们的创作走上了表达性情、“个人言说”的道路,形成了小说“内向化”的一个必然发生过程。又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话语语境中,“五四”作家与古人相比增加的对西方知识,尤其是对西方小说的独特审美技巧和心理学知识的吸收,更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影响了他们创作的思维模式,使他们更加从对外部环境的关注转变为对人物内心心理的揭示和倾向于个人情绪的表达,也为小说“抒情性”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内在契机。根据作品中呈现的不同情感表现,“五四”小说中的“情”大致可以归为“短暂的欢愉”、“狂风暴雨”式的叫喊和激愤过后的哀伤三种。这种“情”又主要通过四种方式表达出来:一采用宣泄式的直抒胸臆式;二挖掘内心、抒发感情式;三追忆过去,铺染意绪式;四营造意境,凸显诗意法。“五四”小说的“抒情化”,把小说的表现重点从“稠人广众的街巷”引向了人的内心世界,把小说由注重客观地表现事物引向了主观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人的内在精神的探索,开辟了小说的新内容,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贡献了一大批具有很高文学审美价值的抒情小说。但也由于时代的特点和作家们的创作心理,使得一些“五四”作家们的早期创作多多少少地留下了这个时代共有的“滥情”现象。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五四小说的抒情性来源
  • 2.1 “人的发现”与“文的自觉”
  • 2.2 作家知识结构的丰富
  • 第3章 五四小说抒情的情感表现
  • 3.1 短暂的欢愉
  • 3.2 “狂风暴雨”式的呼喊
  • 3.3 愤激过后的哀伤
  • 第4章 五四小说的抒情方式
  • 4.1 直抒胸臆,袒露心声
  • 4.1.1 书信体的运用
  • 4.1.2 日记体的运用
  • 4.1.3 第三人称限制叙述的变体
  • 4.2 挖掘内心,抒发苦闷
  • 4.2.1 “梦”的透视
  • 4.2.2 象征意蕴的精心构筑
  • 4.3 追忆过去,铺染意绪
  • 4.4 创造意境,凸显诗意
  • 4.4.1 描绘富有特色的自然景物来抒情
  • 4.4.2 以诗的手段抒情造境,描写氛围情趣
  • 4.4.3 人物的风景诗意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按照作品\评论集\论文排序)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浪漫抒情小说在20-40年代的新陈代谢——以自我和田园浪漫抒情小说为例[J]. 青年文学家 2011(09)
    • [2].试析《故乡》与中国现代乡土抒情小说[J]. 长城 2012(04)
    • [3].中国抒情小说的历史渊源和标本价值[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4].现代文学中的浪漫抒情小说特质[J]. 名作欣赏 2009(23)
    • [5].非抒情时代的抒情文学——30年代抒情小说论[J]. 文学评论 2010(01)
    • [6].论现代抒情小说三种纯情主人公的塑造[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8(01)
    • [7].从形式与情感论沈从文抒情小说的文体特色[J]. 汉字文化 2017(15)
    • [8].论郁达夫的抒情小说创作[J].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6)
    • [9].从一道高考题看中国现代抒情小说[J]. 新高考(高三语文) 2012(09)
    • [10].话语功能变异与风俗意象建构——论现代乡土抒情小说中的泛指叙事[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1].荷颂[J]. 青苹果 2008(07)
    • [12].浅析《迟桂花》的抒情风格[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6)
    • [13].从稚气少女到情窦初开——抒情小说视角下的《边城》人物心理探微[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15)
    • [14].教育趣话[J]. 辽宁教育 2009(12)
    • [15].湘西生命形式的艺术再现——论沈从文的乡土抒情小说[J]. 中华少年 2016(20)
    • [16].《露水谣》:现实没有浪漫,却不乏温情[J]. 大观(东京文学) 2015(10)
    • [17].郭沫若抒情小说小考[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6)
    • [18].论郭沫若早期的自我抒情小说创作[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2)
    • [19].乡土精神:固守与拓展——废名与沈从文乡土抒情小说比较[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11)
    • [20].荷颂[J]. 杉乡文学 2009(04)
    • [21].江南[J]. 金秋 2016(20)
    • [22].小说的抒情性[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18)
    • [23].郁达夫、冯沅君等作家的主情小说[J]. 人文论谭 2014(00)
    • [24].试析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怀旧》叙事的丰富性[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01)
    • [25].保义传神[J]. 中国翻译 2008(02)
    • [26].精神困境的释放与消融——郁达夫“自叙传”抒情小说探微[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S1)
    • [27].蹊跷姻缘:自然主义与浪漫主义——前期创造社文学辨析(一)[J]. 小说评论 2013(S2)
    • [28].废名诗化小说的叙事策略[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13)
    • [29].论废名小说的诗意美[J]. 卫生职业教育 2010(21)
    • [30].论“五四”浪漫主义思潮下庐隐抒情小说的感伤基调[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8(01)

    标签:;  ;  ;  ;  

    五四小说的抒情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