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

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晚清女性英雄传记为主要考察对象,探讨“晚清”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现代民族话语与女性话语之间的双重或多重耦合关系。在晚清现代性话语试图建构现代民族国家身份的努力中,女性启蒙是其中的重要推动因素。可是,在现代性主流话语中可视化的女性,却借主流话语合法地要求女性群体的权利,故而,20世纪初中国“民族”与“女性”话语彼此借重、纠缠在一起。这种晚清民族与女性之间的多重耦合关系,很难以“民族压倒女性”的单一框架来阐释。基于此,笔者通过将晚清女性传记叙事放置于晚清英雄传记叙事的演变脉络中,旨在探讨晚清中国女性传记叙事与国民/民族想象之间的复杂关系。晚清西方女性传记以单行本和女报的史传栏目为主要传播媒介。笔者先讨论中国对西方女性的认识,从带有贬义的“番妇”转变到中国女性的“典范”,这呈现出中国对西方想象方式的变化。然后考察晚清对西方女性传记的筛选、翻译的方式,揭示晚清西方女性传记书写,与其原著日本的女性传记书写不同,它不仅倾向于社会伟人,而且非常强调女杰的“爱国”与“女权”的特征。20世纪初出现的西方女性传记,主要以在教育、医疗、宗教、慈善等社会领域中做出显着贡献的社会伟人为中心,以完成在晚清现代英雄书写演变脉络中从政治英雄到社会伟人的转向。笔者试图把晚清西方女性传记书写所建构的“爱国”与“女权”的特征,在晚清脉络上具体化和历史化。晚清西方女性传记非常注重于塑造西方女性作为现代个人的特质,比如,“爱读书”、“个人旅行”等,并将它们与现代国民的美德,即“同胞之爱”紧密联系起来。西方女杰的同胞之爱与晚清语境相结合,为建构中的现代民族国家“中国”划定了同胞的边界,从而从另一个角度补充了国民想象。最后,主要讨论中国女军人传与民族想象的关系。20世纪初以诸多女报为中心,以“女军人”的名义发掘了中国传统女将,比如花木兰、梁红玉、秦良玉等,把她们塑造成“民族英雄”。这种作为“民族英雄”的中国女将,根源于作为晚清革命思想的排满民族主义,藉此来建构以汉族为中心的民族英雄和民族历史。但在这种女军人传记书写中,从秦良玉作为异族的种族身份被抹掉,或者清朝的汉族女将的种族意识被格外强调,这种叙事策略要缝合以特定种族汉族为中心建构现代民族英雄所包含的矛盾和困扰。另外,晚清女军人传记书写,将怠慢的男性作为陪衬,女军人的英雄面貌更加强化,表现出试图动摇晚清性别等级的二元对立。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晚清与晚清女性传记
  •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与问题意识
  • 第三节 对晚清女性传记的一种勾勒
  • 第四节 19世纪末东亚"传记"书写与国民想象的形成
  • 第二章 晚清女性话语的自我缠绕
  • 第一节 晚清与"女性解放"话语
  • 1) 《论女学》与作为反面镜像的"中国妇女"
  • 2) 晚清女性话语的自相矛盾:作为新女性的新贤妻良母
  • 3) 新女性:现代家庭以及性别劳动分工理念的酝酿
  • 第二节 女性/英雄叙述与"性别困扰"
  • 1) 晚清"罗兰夫人"的诞生及其传播
  • 2) 女性/英雄叙事的困境与突破:英雄之母
  • 3) 黄绣球:"中国的"罗兰夫人
  • 第三章 西方女性传记与晚清国民想象的形成
  • 第一节 女性与国民话语的结合:从"国民之母"到"女国民"
  • 1) "人权包括女权"观念的形成
  • 2) "女权"与"国民的权利"的结合:"国民之母"与"女国民"话语
  • 第二节 作为新女性典范的西方"女杰"传记
  • 1) 何谓西方"女杰"?
  • 2) "社会母亲":"被翻译"的西方女性
  • 3) 晚清西方女性传记:从"英雄"转向"社会伟人"
  • 第三节 西方女性传记与国民想象的形成
  • 1) 西方女性传记与"国民"的普遍资质
  • 2) 《批茶女士传》的翻译与晚清"同胞之爱"的形成
  • 第四章 中国女军人传与民族想象
  • 第一节 "女军人":"民族"和"女性"话语的结合
  • 1) 女军人与"民族"意识:以秋瑾为个案
  • 2) "女军人"的历史起源:"男降女不降"说
  • 第二节 中国女军人传与晚清"民族"想象
  • 1) 女军人传记与晚清"民族"边界的划定
  • 2) 作为民族英雄的女军人,暖昧的"民族"身份
  • 3) 民族英雄的另一种脉络:"为民族殉国"的女人
  • 第三节 中国女军人传与男女平等议题
  • 1) "女军人传":从"女不降"到"男不如女"
  • 2) 作为女性主体想象的"女/军人"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传记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呈现——以《美丽的颜色》为例[J]. 语文建设 2019(23)
    • [2].名画家传记影像中的叙事突破与商业认同[J]. 美术大观 2019(11)
    • [3].性别与传记:清代自我委任的女性传记作者[J]. 社会科学 2020(01)
    • [4].何谓“好的”马克思传记——西方学者的马克思传记写作个案考察[J]. 甘肃理论学刊 2020(01)
    • [5].布迪厄论“传记幻觉”:意义及其限度[J]. 广东社会科学 2020(02)
    • [6].基于知识地图的传记资源组织方法研究——以王重民先生为例[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0(02)
    • [7].介绍两种世界知名的人名传记辞典[J]. 图书馆建设 2020(03)
    • [8].老舍传记写作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图书评论 2020(05)
    • [9].感·知·练:让传记写作更深入[J]. 中学语文教学 2020(03)
    • [10].《多哥》:传记叙事的视觉构建[J]. 电影文学 2020(11)
    • [11].当代两岸文化语境下传记影视传播功效浅析[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1)
    • [12].明清徽州族谱传记中塾师形象的书写[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13].作家传记的理论之花——评《作为一种体裁的作家传记》[J]. 学术交流 2019(04)
    • [14].现代文学家传记杂谈[J].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6(04)
    • [15].明代传记文中商人形象的文化解读[J]. 名作欣赏 2016(35)
    • [16].浅论我国传记类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今传媒 2017(04)
    • [17].现代英美传记学的兴起及其启示[J]. 史学集刊 2017(04)
    • [18].论《世说新语》的传记文体[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9].独树一帜的莎士比亚传记叙事——从《1599:莎士比亚生命中的一年》说起[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02)
    • [20].对作家传记学术内涵的深入开掘——《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研究》序[J]. 书屋 2017(06)
    • [21].方象瑛传记的主题建构与艺术特点[J]. 东方论坛 2017(04)
    • [22].刍议莲花生大师的传记类型[J]. 青藏高原论坛 2016(02)
    • [23].“十七年”传记电影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J]. 电影文学 2016(08)
    • [24].“传主结对”:传记选修课新教法[J]. 语文知识 2016(11)
    • [25].宋濂传记文艺术成就与时代影响[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6].西方传记小传[J]. 世界文化 2016(08)
    • [27].探析“传记热”引发的社会效应[J]. 学理论 2014(30)
    • [28].《一座城市的传记》前言[J]. 世界文学 2014(04)
    • [29].马尔塞的传记出版[J]. 世界文学 2015(03)
    • [30].纵观西方传记的史学特质[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08)

    标签:;  ;  ;  ;  ;  

    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