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方戏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戏剧,西方戏剧,艺术,差异
西方戏剧论文文献综述
钟忆雪[1](2019)在《从中西方戏剧艺术异同看戏曲的当代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文章从艺术赏析的角度对比了中西方戏剧艺术的相同点和差异,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带给戏曲进一步发展的影响,促进戏曲能够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欣欣向荣,被更多人的了解与喜爱。(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5期)
赵臻[2](2019)在《幻觉与时间:西方戏剧幻觉的生产机制探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幻觉生产是一切艺术的核心,是在自然时间里编织人造时间的尝试,它受到自然时间的制约,尤其受到该文化形成的时间观的制约和支配。西方戏剧也是如此。西方戏剧幻觉生产机制主要由逻辑学可能性原则、语言学的修辞学等原则构成,是对存在世界的探讨和追求。古希腊文明将时间理解为空间,这一理解决定着西方戏剧在艺术幻觉生产上所显现出来的从古希腊戏剧、现代戏剧到后现代戏剧的对空间的不同理解,显现出古希腊戏剧拥抱"未来"、现代戏剧把握"现在"、后现代戏剧陷入"虚空"的逻辑递变,对此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为我国戏剧艺术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文化》期刊2019年10期)
杨依芸[3](2019)在《东方意境与西方戏剧的融合——以古诗词合唱作品《大江东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青主作曲的《大江东去》是我国近代第一首根据中国传统古诗词作品创作的艺术歌曲,1999年由瞿希贤编配成混声四部合唱曲,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声编配、曲式结构、艺术处理等角度,探究该作品的艺术特点及演绎表达。(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9期)
王晓滨[4](2019)在《立足中西方戏剧艺术异同看戏曲的当代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立足于艺术品析与鉴赏角度,意图从文化视角探究舞台艺术创作,分析中西方戏剧艺术差异,从而为中国戏剧艺术创作提供多样化的元素,推动当代戏曲艺术的发展与公共文化事业的进步。(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31期)
苗青帝[5](2019)在《中西方戏剧审美的异同——以《俄狄浦斯王》与《桃花扇》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尚任的《桃花扇》与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堪称戏剧经典。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这两部看似不相关的文学作品却存在异同关系。相同点在于从美学角度可以看出悲剧性是审美的最高标准;从文学角度可以得出戏剧艺术的基本要求是行动的统一。不同点则是西方的"情节论"核心与中国的"曲本位"创作理念导致剧本结构呈现差异性。可以借鉴中西方不同的创作理念与核心,进行文化互补。(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7期)
张倩[6](2019)在《中西方戏剧舞台美术的对比研究——以莎士比亚时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叁大古老戏剧。莎士比亚戏剧与中国传统戏曲一样,都是人类文化艺术遗产中的宝贵财富。莎士比亚戏剧作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在西方戏剧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同一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中国着名戏曲剧作家高则诚开创了明代划时代特色,以南曲为主的"传奇"——《琵琶记》,开辟了中国戏曲史上的又一高(本文来源于《新疆艺术(汉文)》期刊2019年04期)
张倩,吕颖[7](2019)在《从西方戏剧理论的化用探析丁一腾《窦娥》的先锋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话剧《窦娥》是青年导演兼演员丁一腾在关汉卿的元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基础上的改编之作。《窦娥》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体现出"先锋"的特点,本文将从安托南·阿尔托的残酷戏剧理论和萨特、加缪的存在主义戏剧理论的化用来探析丁一腾《窦娥》的先锋性。(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1期)
刘艳芳[8](2019)在《西方戏剧经典的戏曲化创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00年的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开始,当代小剧场戏曲已经度过了将近二十个年头,从最初富有争议的起步和探索阶段,到如今逐步普及发展,小剧场戏曲已经渐渐成为都市青年观众最易于接受的现代戏曲形式。《抚子花》的创作就借助小剧场戏曲这一形式,对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的经典剧作《美狄亚》的主题、结构、情节、人物都进行重新创造,尤其是对于欧里庇得斯“心理描写”的这一手法用戏曲的形式进一步放大,使其充分展现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本文结合自己的创作来探讨西方经典作品的东方表达,以线性叙事、程式化、行当和虚实相间等手法,重点完成对美狄亚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以及对“爱”这一命题的反思探讨,以现代意识为主旨,深层次着眼人性的深度揭示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以达到对戏曲现代审美的追求。(本文来源于《云南艺术学院》期刊2019-06-30)
吴宗会,许文胜,徐亚楠[9](2019)在《中西方戏剧治疗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跨学科研究领域,戏剧治疗学诞生的历史较晚。戏剧治疗核心因子涵盖戏剧性游戏、情景演出、角色扮演、演出高峰和戏剧性仪式。戏剧治疗学在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人类心理健康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从理论与临床医学视角看,西方国家在戏剧治疗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兼具医学与文学艺术跨学科特征的戏剧治疗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休戚相关。然而,戏剧治疗学在中国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在学术研究方面刚刚起步,在临床医学和社会效应方面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规划尚存差距。(本文来源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耿钧[10](2019)在《中国戏曲融入西方戏剧的两种范式——以18世纪与20世纪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戏剧对中国戏曲的吸收,最集中地发生于18世纪与20世纪初,表现为两种范式:共性匹配与深度融合。而其成因可对应地被概括为:理想表达与文化认同。本文认为中国戏曲进入西方戏剧的这两种范式的形成,与其所身处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密切相关。共性匹配是西方剧作家选择性放大中国戏曲中与自己观念相和的部分予以改编创作,其目的在于借中国戏曲之口表达自身理想。而深度融合指西方深度理解中国戏曲艺术特征,并将之隐性融入西方戏剧之中。这两种范式同时也为跨文化语境下文化传播存在的范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9年03期)
西方戏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艺术幻觉生产是一切艺术的核心,是在自然时间里编织人造时间的尝试,它受到自然时间的制约,尤其受到该文化形成的时间观的制约和支配。西方戏剧也是如此。西方戏剧幻觉生产机制主要由逻辑学可能性原则、语言学的修辞学等原则构成,是对存在世界的探讨和追求。古希腊文明将时间理解为空间,这一理解决定着西方戏剧在艺术幻觉生产上所显现出来的从古希腊戏剧、现代戏剧到后现代戏剧的对空间的不同理解,显现出古希腊戏剧拥抱"未来"、现代戏剧把握"现在"、后现代戏剧陷入"虚空"的逻辑递变,对此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为我国戏剧艺术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方戏剧论文参考文献
[1].钟忆雪.从中西方戏剧艺术异同看戏曲的当代发展[J].艺术品鉴.2019
[2].赵臻.幻觉与时间:西方戏剧幻觉的生产机制探略[J].上海文化.2019
[3].杨依芸.东方意境与西方戏剧的融合——以古诗词合唱作品《大江东去》为例[J].大众文艺.2019
[4].王晓滨.立足中西方戏剧艺术异同看戏曲的当代发展[J].戏剧之家.2019
[5].苗青帝.中西方戏剧审美的异同——以《俄狄浦斯王》与《桃花扇》对比分析[J].大众文艺.2019
[6].张倩.中西方戏剧舞台美术的对比研究——以莎士比亚时期为例[J].新疆艺术(汉文).2019
[7].张倩,吕颖.从西方戏剧理论的化用探析丁一腾《窦娥》的先锋性[J].青年文学家.2019
[8].刘艳芳.西方戏剧经典的戏曲化创造[D].云南艺术学院.2019
[9].吴宗会,许文胜,徐亚楠.中西方戏剧治疗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
[10].耿钧.中国戏曲融入西方戏剧的两种范式——以18世纪与20世纪为例[J].四川戏剧.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