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知识的获取、转移和创新是知识管理过程的主要活动,其中知识转移是实现知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知识转移发生在全社会整个联系系统中。较多的案例证明,我国知识转移的效果不容乐观,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应该还是知识转移的策略问题。因此,从社会关系视角出发研究社会知识转移的策略在当前知识管理领域显得重要而迫切。本文以社会关系为研究视角,突出社会网络关系中的知识转移。按照“基本概念——理论分析——案例评述——综合策略——研究展望”的思路,较深入地研究社会知识转移的动因、影响因素与障碍及推进策略。全文共分七大块,具体内容如下:引言:包括5个部分。分别是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述评、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拟创新点。第一章为知识转移概述,包括2个部分。分别是知识转移的涵义以及知识转移的过程与社会网络模型。尽管知识转移成为目前知识管理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但由于认知和习惯等原因,人们在使用中并不十分了解知识转移的涵义。理论认识上的模糊弱化了知识转移的研究效果,同时也会影响知识管理实践的研究进展。因此,文章首先对知识转移的涵义及其过程等进行了分析,以便为后文的研究作铺垫。在了解知识的属性和分类的基础上,综合目前的研究文献,从社会关系视角出发对知识转移的涵义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与社会网络模型。第二章为社会关系中的知识转移动因分析,即研究人们进行知识转移的动机和原因,包括3个部分。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劳动产品,其获得需要所有者本人付出时间、脑力、体力、财富等代价;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其转移知识给他人的行为,必有其相应的动机和原因。文章对社会关系中的知识转移动因进行了探讨,即研究人们进行知识转移的动机和原因,认为由内驱力和外推力共同组成:内驱力是促使人们进行知识转移的根本动力,而外推力是人们完成知识转移的催化剂。只有通过外推力来推动内驱力因素的产生、强化,才能实现有效的社会知识转移。借鉴马斯洛(Maslow)的层次需求理论对知识转移的内驱力给予社会学解释,指出知识转移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自我实现的需求,并把人们转移知识的内在驱动力归结为组织情感和责任心、个人成就、声誉、兴趣爱好、互惠互利五个方面。接着分析认为,知识转移也是人们节约知识获取成本的需要,如时间成本、物资投入成本、注意力成本、知识服务支付成本;降低知识接受成本可采取建立知识资源公共库的方式。最后从全社会层面探讨知识转移的外推力:知识转移也是实现社会知识创新、知识共享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共享知识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知识共享发生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实现社会知识共享也存在一些阻碍因素,主要有个体知识共享的意愿、社会组织制度等。第三章为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与障碍,包括2大部分。知识转移的发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且存在着一些障碍因素。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一直是知识转移研究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尽管各人论述的角度不尽相同,但也达成了某些共识,即一致认为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不外乎三个方面:知识发送方、知识本身的性质、知识接受方。论文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首先综合原有的研究成果,从社会关系角度总结出知识转移的6个影响因素,分别为社会关系质量、社会联系强度、知识的粘性、知识发送方的动机和表达能力、知识接受方的吸收能力以及知识转移的网络媒介。然后从反的方面研究知识转移的主要障碍,主要有社会心理障碍、组织结构障碍、社会环境障碍与深层交流障碍。对此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地调查法,以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的师生员工为考察对象,针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问题展开调查,采取现场访谈的形式而获得一些数据源。第四章为知识转移案例评析。为了系统、更贴实际地说明问题、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在前面三章理论阐述的基础上,特专门增设有关案例评析的内容。通过对教育机构、企业等知识转移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评价,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知识转移策略打基础。文章首先指出案例分析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接着选取现实中的6个(组)典型案例进行评析。第五章为提高知识转移效率、推动社会知识转移的策略。这是全文的重点所在,通过前面几章有关理论和案例的探讨和分析,从不同侧面总结出推动社会知识转移的综合策略,主要有: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氛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知识转移;选择合适的知识转移方法,提高知识转移的能力;建立社会成员间稳固的信任关系以及建立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其中具体的策略分别表现为: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氛围主要包括:构建融洽的知识交流网络环境,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推动社会知识转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知识转移主要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知识转移平台;合理选择知识转移中的信息技术;利用知识网格技术实现知识资源整合,促进知识转移。选择合适的知识转移方法,提高知识转移的能力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知识转移方法,如深入理解知识的过程;挖掘知识情境预设条件;积极获取隐性知识并转化为能力;提高知识转移的能力,如强化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机制,加强知识转移双方的知识能力;重视教育培训,提高接受方吸收知识的能力。建立社会成员间稳固的信任关系主要包括:理解信任对知识转移的促进作用;建立促进知识转移的人际信任体系,如诚信为本,提高知识转移参与者的信誉;倡导树立相互信任的风气等。建立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理解精神激励促进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了解传统激励模式的激励困境;建立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如综合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兼顾环境激励;建立知识转移激励的考核制度;建立有利于知识转移的学习激励机制。并通过高校知识转移中的教师激励这一实例加以说明。第六章为总结与研究展望。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与思考,说明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关系的认知机制:自我与他人表征的视角[J]. 心理研究 2017(01)
- [2].老总爱“才”[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10(01)
- [3].一种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化个人主义研究[J]. 新乡学院学报 2014(07)
- [4].马克思社会关系视域下“以人为本”解读[J]. 理论观察 2015(12)
- [5].国家-社会关系与舆论引导的相关性探析[J]. 当代传播 2013(01)
- [6].社会关系再生产下的园林生产对村落活化的启示[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02)
- [7].回望中国传统的礼[J]. 西部皮革 2016(10)
- [8].语言与社会的关系[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20)
- [9].社会关系向度下马克思共同体由“虚幻”走向“真实”的路径探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06)
- [10].社会关系如何影响健康?[J]. 心理与健康 2019(06)
- [11].浅议社会关系中对父母称呼的区别[J]. 青年文学家 2012(21)
- [12].社会关系与肾移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关系探讨[J]. 医院管理论坛 2016(09)
- [13].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解析制度权威建设[J]. 学理论 2015(13)
- [14].各自为阵的博弈——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读《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J]. 理论界 2013(08)
-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利益”到“社会关系”[J]. 重庆社会科学 2012(07)
- [16].论嵌入性理论视角下的国家-社会关系[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7].从人道主义的发展来揭示发展的人道主义[J]. 前沿 2012(03)
-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医患关系[J]. 航空航天医药 2010(07)
- [19].社会知识转移的推进策略研究——以社会关系为视角[J]. 图书馆学研究 2009(10)
- [20].社会关系与情绪对分配决策的影响[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17)
- [21].媒体重构社会关系的逻辑起点与实践反思[J]. 新闻界 2012(09)
- [22].社会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功能、困境与政策调适[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23].市场化、社会资本与农户多元化经营[J]. 农业技术经济 2014(01)
- [24].中国人情关系浅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12)
- [25].公民社会责任意识辨析[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10)
- [26].浅析“社会关系决定教育”原理的理论基础[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7].婚姻“礼”俗与村寨社会关系——以板长苗族为研究对象[J]. 中国集体经济 2018(32)
- [28].论当代中国社会关系中的民族因素[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06)
- [29].对“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粗浅认识[J]. 知识窗(教师版) 2019(05)
- [30].社会关系资本与我国家族企业融资研究[J]. 浙江金融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