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优生德育问题调查与对策建议 ——基于本市YA高级中学的个案分析

资优生德育问题调查与对策建议 ——基于本市YA高级中学的个案分析

论文摘要

有重点中学(高中,现时多由“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称之),就有重点学校中的资优学生。70年代末为整顿教育秩序、提高教育效率,在邓小平的建议下,我国加强了“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政策。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基础教育的主导价值观从倾向“效率”走向倾向“公平”,然而,重点学校的作法,仍旧沿革至今。这是不争的事实。缘此,有资优学生就有资优学生的德育问题。多年来,实验性、示范高中的资优教育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为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赞扬资优教育的同时,应该看到,当今的资优生与资优教育中也存在严重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及其管辖学校对资优教育重升学率,追求政绩,有关政策左右摇摆不定。在今天的学历社会,学历作为社会分层的主要手段,这直接导致不少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热衷于通过实验班搞学科竞赛,提高升学率和社会的知名度,招揽尖子生,这些作法往往模糊了资优学生的培养目标。笔者在本论文个案学校即上海市YA高级中学(实验性、示范性中学)德育处工作,对资优生和学校资优教育熟悉,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案例。除了日常的参与性观察之外,本论文还专门采用了档案与案例分析、问卷、访谈、比较研究等方法,并为了拓宽调查,还增加对上海NM中学、JP中学、JQ中学(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问卷调查,有效样本323位学生;还进行了近20人次的学生、教师、校长与干部的专题访谈,以期增强本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研究发现,资优生德育问题主要表现在:资优生德育政策的偏失带来的资优教育重智轻德的导向;重升学率的学校教育将资优生看作是升学率的“形象大使”,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不恰当教育给资优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笔者在进一步对资优生德育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原因在于:几十年来政府所制定的重点中学政策及其资优生政策摇摆不定;学校对资优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带来的功利性、同质化的培养目标和欠专业的资优师资队伍;社会及家庭教育对资优教育的负面干扰太大。资优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笔者通过本研究进一步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建议:正视资优教育,加大政府对资优教育的投入和保障;学校实施有效措施促进资优生德育发展;积极争取家长与社会资源的支持。从而不断完善我国资优教育,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各类学生都得到良好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研究相关的概念
  • (一) 资优生研究背景中的核心概念
  • (二) 重点学校制度的沿革: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 (三) 资优生及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重点中学)存在的必然性
  • 三、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 (一) 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的目标
  • 四、研究的方案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一、国内资优生德育研究
  • (一) 国内德育教育现状
  • (二) 国内资优生德育现状及问题
  • 二、国外资优生德育及借鉴
  • (一) 国外资优教育方式
  • (二) 结合我国国情的可借鉴思考
  • 第三章 资优生德育现状的实证性调查与分析
  • 一、资优生政策的片面性
  • (一) 资优生的招生导向:重智育轻德育
  • (二) 资优教育的评价标准:重升学率
  • (三) 资优教育的研究机构:未专门设置
  • 二、学校将资优生看成是升学率声誉的“形象大使”
  • (一) 资优生被“实验班”圈养起来成为提高重点大学升学率的手段
  • (二) 重升学率的教育导致资优生价值观被扭曲
  • (三) 资优教育缺乏人文熏陶,且德育内容低效
  • (四) 过分追求智育的资优生创造力不足
  • 三、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
  • 第四章 资优生德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资优生政策的不完善性
  • (一)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政策的先天不足
  • (二) 资优生政策缺乏立法保障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 (三) 资优教育是教育官员追求政绩的重要途径
  • (四) 资优教育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及科学有效的评价措施
  • 二、学校对资优教育培养目标狭隘
  • (一) 片面的资优生培养目标
  • (二) 资优生缺乏有效的德育载体
  • (三) 缺乏对资优生专门的师资培训
  • (四) 同质化教育减损了资优生的创新意识
  • 三、社会及家庭教育对资优教育的负面影响
  • (一) 社会“官本位”、“金钱本位”的人才价值观干扰资优生成长
  • (二) 父母的狭隘的价值观直接影响资优生的“三观”形成
  • 第五章 资优生德育问题对策及建议
  • 一、正视资优教育,加大政府对资优教育的投入和保障
  • (一) 制定资优教育政策、法规,将其纳入特殊教育范畴
  • (二) 设置专门资优教育研究机构,并予以经费保障
  • (三) 改革现行教育体制,转变资优生评价观念
  • (四) 确立一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验基地
  • 二、学校实施有效措施促进资优生德育发展
  • (一) 减负增效,加强对资优生学制规划的管理
  • (二) 积极探索资优生德育的课程化实施
  • (三) 进一步完善资优生评价机制
  • (四) 增强资优生师资的专门培养和培训
  • (五) 加强对资优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 三、积极争取家长与社会资源的支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资优生德育问题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资优生德育问题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学生问卷调查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校德育问题刍议[J]. 文教资料 2010(34)
    • [2].语文教育中的德育问题再思考[J]. 明日风尚 2016(20)
    • [3].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德育问题研究[J]. 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 2016(09)
    • [4].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德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 长江丛刊 2017(04)
    • [5].基于道德与法治中的小学德育问题的对策研究[J]. 新课程(上) 2017(07)
    • [6].美育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德育问题研究[J]. 祖国 2017(14)
    • [7].三多三少,应对初中生德育问题[J]. 新课程(中学) 2017(08)
    • [8].小学教学中德育问题探讨[J]. 中国高新区 2017(15)
    • [9].万千教育:小学德育问题与对策[J]. 教育 2012(13)
    • [10].学校德育问题的综合求解——《学校德育问题研究》评介[J]. 中国德育 2012(02)
    • [11].影响职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德育问题及对策探究[J]. 职教与经济研究(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 [12].一个建设性建议:德育问题学生的强制转学[J]. 中小学德育 2015(02)
    • [13].基于茶文化的高职院校魅力德育问题研究[J]. 福建茶叶 2017(03)
    • [14].关于我国当代学校德育问题的思考——评《学校德育问题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16(04)
    • [15].警惕德育问题智育化[J]. 新课程学习(中) 2014(10)
    • [16].边境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探析——以云南省德宏州某小学为例[J]. 家长 2020(08)
    • [17].学校德育问题诊断刍议[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1(03)
    • [18].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与策略[J]. 中学教学参考 2020(18)
    • [19].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德育问题教育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04)
    • [20].关于德育问题的思考[J]. 语文学刊 2012(06)
    • [21].高中班级德育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 新校园(中旬) 2017(10)
    • [22].开展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研究的意义[J]. 教育科学研究 2010(02)
    • [23].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问题探讨[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33)
    • [24].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问题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 2008(12)
    • [25].影响职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德育问题及对策[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5)
    • [26].《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研究——框架、流程与实务》[J]. 课程教学研究 2016(02)
    • [27].有关中学生德育问题方面的探讨[J]. 金田 2013(04)
    • [28].我国专升本德育问题研究综述[J]. 文学教育(中) 2011(12)
    • [29].浅谈高校德育问题与对策[J]. 山西青年 2019(24)
    • [30].浅谈离异家庭子女的德育问题[J]. 新课程学习(上) 2013(11)

    标签:;  ;  ;  

    资优生德育问题调查与对策建议 ——基于本市YA高级中学的个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