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三维矿业软件在矿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它在资源储量的估算方面具有速度快、可靠性高、统计方便等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估值参数怎样选取、资源储量的分类如何实现等,都没有形成一套固定的方法与流程。因此,技术人员在应用地质统计学进行资源储量评价时,往往显得捉襟见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地质统计学软件在矿山的应用程度,本文以岔路口钼矿为例,研究利用地质统计学法进行估算时,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资源储量的分类流程;并根据建立的地质品位模型,研究了开采区域的最佳边界品位的确定问题。经过研究,解决了在三维中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后分类难的问题,同时为边界品位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搜集并整理矿区的地质数据资料,按照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在软件中建立了钻孔数据库,为矿化带的圈定以及资源储量的估算提供依据;(2)分析了岔路口矿区Mo元素组合样品位在空间中的变异性,并用球状模型拟合了理论变异函数;利用截断品位对Mo品位值进行指示变换,分析了指示值的空间变异性;采用普通克立格和指示克立格对Mo元素品位进行了估算,建立了整个矿区的品位模型;(3)研究了资源储量的地质统计学分类方法;探讨了克立格方差、变异函数、搜索椭球体与地质可靠程度的关系;提出了利用地质统计学理论确定合理的勘查间距,采用搜索椭球体+最少工程数+最少点数的方法划分块段的地质可靠程度。根据最新的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制定了三维矿业软件中,实现资源储量自动分类的流程;(4)根据资源储量估算结果,确定了开采区域的品位吨模型;在充分考虑技术经济参数的条件下,分别计算出了不同边界品位投资方案下的生产能力、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采用综合评价法确定了岔路口矿区开采范围内的最佳边界品位。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资源储量估算技术研究现状1.2.2 资源储量分类研究现状1.2.3 最佳边界品位的确定研究现状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4 本章小节第二章 矿区概况与空间地质数据建模研究2.1 地理位置2.2 矿区地质2.2.1 地层2.2.2 区域构造2.2.3 岩浆岩2.2.4 围岩蚀变2.2.5 矿体特征及成因2.3 矿床勘探2.3.1 勘探工作概述2.3.2 勘探成果2.4 地质数据可视化建模2.4.1 钻孔的空间轨迹2.4.2 钻孔的属性显示2.4.3 岔路口钻孔数据库的建立2.5 组合样品的基础统计分析2.5.1 样品组合2.5.2 样品的统计分析2.5.3 数据变换2.6 本章小结第三章 矿床资源量估算技术研究3.1 区域化变量与变异函数理论3.1.1 区域化变量3.1.2 地质统计学假设3.1.3 变异函数3.1.4 样品的空间变异性分析3.2 地质统计学插值方法3.2.1 地质统计学概述3.2.2 普通克立格3.2.3 指示克里格3.3 矿床品位模型的建立3.3.1 矿化区域的圈定3.3.2 空块模型的建立3.3.3 块段模型品位插值3.3.4 资源量统计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资源储量的地质统计学分类方法研究4.1 固体资源储量分类标准4.1.1 概述4.1.2 联合国分类框架4.1.3 我国资源储量分类标准4.1.4 分类标准解读4.2 关键问题探讨4.2.1 克里格方差与地质可靠程度4.2.2 变异函数与工程间距4.2.3 搜索椭球体与工程控制程度4.3 新的资源储量分类方法研究4.3.1 地质可靠程度4.3.2 可行性与经济评价4.3.3 资源储量自动分类流程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开采区域边界品位的确定5.1 概述5.2 边界品位的确定方法5.2.1 盈亏平衡法5.2.2 最大现值法5.2.3 方案比较法5.3 岔路口地质资源条件5.3.1 项目开采区域5.3.2 不同边界品位下矿量统计5.4 生产技术参数5.4.1 采矿技术参数5.4.2 选矿技术参数5.4.3 矿山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5.5 投资、成本与价格5.5.1 项目投资5.5.2 成本与费用5.5.3 产品价格5.6 技术经济计算5.6.1 项目建设方案5.6.2 经济效果指标5.6.3 投资回收期5.6.4 净现值5.6.5 内部收益率5.7 综合分析确定最佳边界品位5.8 盈亏平衡、最大现值法确定最佳边界品位5.9 本章小结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1 论文结论6.2 展望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论文发表情况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地质统计学论文; 块段模型论文; 变异函数论文; 资源储量分类论文; 边界品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