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未观测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未观测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了我国国民经济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回避这一现实,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将导致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失真,不实的数据和依此制定的政策将会导致诸多问题。加强未观测经济对国民经济运行影响的研究,有利于全面了解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有利于采取更现实可行的措施对未观测经济中的非法生产和地下生产进行有效治理。从2007年起,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国内物价开始全面上扬。一些学者给出了物价上涨的多方面原因,如流动性压力比较大,货币供给充裕。影响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也非常多,既有世界性的流动性过剩的影响,也有我们自身的结构性矛盾的影响。可以看出,货币供给过多是近期物价快速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由于未观测经济的存在,有着大量的货物和服务没有出现在官方统计中,它们对货币的需求应该也是不可小觑的。因此,货币供给是否过多,或者,货币供给过多能否成为当前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等等,都是值得探讨的。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在测算我国未观测经济规模的基础上,考察它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未观测经济的范围界定,产生原因,以及我国未观测经济的现状和研究背景;第二部分为有关各种未观测经济测算方法的比较和评价,并根据1978—2006年的样本数据,运用GDP分割模型测算了我国的未观测经济规模;第三部分探讨货币供给存在的缺口以及未观测经济对它的影响(样本时间范围同上),使用的计量方法是货币供给线性模型;第四部分是结论,总结、阐发前面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并简要说明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尚待研究的问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的经济规模被高估了吗?——基于地下经济的反证[J]. 南开经济研究 2018(06)
- [2].基于收支差异法对地下经济规模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纳税 2017(29)
- [3].从税收角度谈我国“地下经济”问题及应对途径[J]. 中外企业家 2015(34)
- [4].整治地下经济的新视角——《地下经济行为与诚信规制研究》评介[J]. 咸宁学院学报 2012(03)
- [5].一部探索地下经济问题整治的力作——评《若干地下经济问题的整治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2(07)
- [6].研究地下经济及其整治问题的最新力作——评《若干地下经济问题的整治研究》[J]. 财贸经济 2012(06)
- [7].我国隐性经济规模需加以控制[J]. 南方农村 2010(03)
- [8].不同类型地下经济产生的原因分析[J]. 财经界 2013(31)
- [9].我国地下经济现状及对收入分配的影响[J]. 中国经贸导刊 2013(10)
- [10].在华外资企业逃避税规模及特征——基于地上经济和地下经济的宏观数据[J]. 财贸经济 2014(10)
- [11].对去现金化的初步思考[J]. 经济研究参考 2017(48)
- [12].规制当前市场竞争秩序必须治理互联网地下经济[J]. 理论探讨 2015(02)
- [13].“地下经济”能否见光[J]. 瞭望 2008(46)
- [14].城市烟火市集[J]. 设计 2020(16)
- [15].陕西地下经济税收流失的规模测算与效应分析[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2(02)
- [16].地下经济估测实证分析[J]. 江苏科技信息 2017(10)
- [17].地下经济核算的几种方法及其观点综述[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03)
- [18].时代各有问题,田野无处不在[J]. 成才之路 2011(25)
- [19].异质性文化是否影响地下经济——基于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分析[J].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7(03)
- [20].台湾摊贩经济管理之道[J]. 南风窗 2011(12)
- [21].内蒙古地下经济的统计分析[J]. 北方经济 2008(24)
- [22].交易成本:地下经济成因的新视角[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3].网络个人信息安全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05)
- [24].互联网地下经济“繁荣”严重威胁国家网络安全[J]. 每周电脑报 2008(03)
- [25].辛勤耕耘 不断创新——我的导师夏兴园教授[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2)
- [26].中国地下经济问题研究评述[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04)
- [27].重庆地区民间借贷的规模测算[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6(01)
- [28].地下经济与正规经济关系的再检验[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4(01)
- [29].我国地下经济核算方法浅探[J]. 技术与市场 2009(12)
- [30].地下经济对投资的影响分析[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