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论文-马艳欢,刘君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论文-马艳欢,刘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旅游产业发展,系统耦合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马艳欢,刘君[1](2017)在《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耦合浅谈》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体系日益完善,这也极大地推动了旅游行业营销模式的创新,网络营销系统建设已经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战略性举措,但一些旅游目的地在构建网络营销系统的过程中,没有将其与旅游产业进行系统耦合。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系统耦合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推动系统耦合提出了一些对策。(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7年16期)

李捷[2](2013)在《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是指目的地营销机构在网络支持下所开展的目的地营销活动,其理论来源于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与网络营销理论的结合。本文认为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不等同于目的地营销网站,它涉及基于内联网、外联网和互联网的营销信息系统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的系统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信息化》期刊2013年11期)

闫敏[3](2013)在《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功能提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目的地层面的旅游营销越来越受到当地的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视。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旅游信息化的进程,目的地营销与网络营销相结合成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即目的地网络营销(Destination Marketing System,简称DMS)。目前,DMS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的使用。在“金旅工程”的推动下,全国各地也迎来了建设DMS的热潮。自2001年我国第一个DMS产生至今,全国各个省市地区DMS的迅速发展,并推动了当地旅游信息化的发展。但是,伴随着DMS的进一步发展,显现在运营上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DMS的发展。本文尝试从多个角度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功能进行评价,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新疆作出实证分析。通过对新疆运营现状的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功能提升的对策。研究表明:(1)新疆DMS在信息功能和电子政务功能上的普及性较高,这也体现了新疆旅游信息化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果;营销功能、关系管理功能和电子商务功能是今后需要加大投资力度的方面。通过区域差异分析表明:新疆的南疆地区、北疆地区和东疆地区的DMS的发展不存在地区性差异。(2)电子商务功能是最重要的,这说明完成旅游商品和线路的在线交易是目的地营销的最终目的;重要性最低的是电子政务功能。(3)以新疆为例的实证分析表明,新疆DMS功能发展上存在不均衡现象,需要针对性的提出提升建议。面对新疆DMS功能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提升:保持和完善信息功能;加强营销推广功能,特别是对新兴网络营销方式的应用以及注意“新与旧”的结合;重视发展交互式的关系管理;构建安全在线交易平台,促进电子商务的深层发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3-05-27)

唐蕾[4](2011)在《面向个性化服务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网络经济大发展和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建立浪潮背景下,论文以深圳东部华侨城为例,以旅游学理论、网络营销理为基础,结合Web2.0理论、聚合营销理论、客户关系理论、RBV资源基础理论等理论,尝试建立面向个性化服务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景区尺度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满足旅游者网络消费行为和个性化消费需求,弥补我国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理论研究的不足,也为景区目的地尺度网络营销研究提供范例。文章运用实证分析、网络问卷调查、互联网统计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首先分析了东部华侨城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构成、运营现状,并结合问卷调查和网站分析数据等评价了目的地网络营销综合效果。其次,提出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战略框架,为实现整体目的地网络营销体系建立战略指导基础。再次,构建东部华侨城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框架,提出具体的网络营销系统建立的战术策略和系统架构。整个设计分为五个子系统:整合推广子系统、虚拟信息沟通子系统、虚拟交易子系统、虚拟关系子系统、线下服务子系统,以满足各阶段旅游者个性化需求,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目的地网络营销体系,为实现目的地信息化改革、完善旅游目的网络营销系统提供基础性的研究和引导。(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1-04-26)

张柳,李君轶,马耀峰[5](2011)在《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各省区市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然后,运用多层次分析法,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对大陆各省区市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进行定量评价,得出各省区市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综合评价值;最后,对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进行耦合分析,达到帮助旅游目的地制定正确的旅游网络营销及产业发展政策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1年02期)

张伟杰[6](2011)在《天津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天津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天津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如整体规模小,网站结构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天津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天津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发展对策。(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1年02期)

李君轶[7](2010)在《基于游客需求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评价——以我国省级旅游官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推广和旅游营销的重要工具和渠道,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网络系统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益。本文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按照4个层级和技术支撑构建了44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对我国的31个省市级旅游官网进行了评价。评价发现,我国省级旅游官网总体的营销功能较弱,在信息提供方面能够满足需求,但是其交互、技术、关系、交易的功能都较差,我国旅游目的地网站应该充分考虑游客需求,以满足游客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在不同层级的旅游营销功能上进行提升。(本文来源于《旅游学刊》期刊2010年08期)

郑琳[8](2008)在《基于信息服务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在旅游目的地竞争日益加剧,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构建提上日程的背景下提出的议题。90年代,随着功能强大的计算应用更为普及,及最终消费者对互联网有很大的兴趣,互联网为目的地营销机构带来新的机会,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应运而生。在国际上被认为极具发展潜力”目的地营销系统”(Destination Marketing System)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为平台,综合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营销技术,以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为任务,将网络宣传营销与现实的旅游咨询服务相结合,在实现旅游者的需求的同时提升目的地形象,获得包括商业利益在内的经济、社会、环境的最大效益。本文的研究主要通过对旅游者信息搜索行为的调查分析,了解当前旅游者对目的地信息的需求,引入先进的语义技术,为旅游者最大限度地提供专业化,全面的信息服务。同时应用移动技术,为旅游者提供便捷的.个性化的旅游信息。研究中主要涉及目的地营销理论,数据库营销理论,网络营销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信息技术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影响。论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调查数据和文字资料等实际材料为依据围绕着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进行了相关的构建分析。通过研究目前旅游者信息搜索行为的特征,了解到当前信息搜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新型的语义技术的数据库,在旅游者信息搜索的过程中实现旅游目的地的主动营销。同时,目的地营销系统与移动运营商、银行、以及当地的其他服务部门合作,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服务交易平台,实现当地旅游经济的联合,使目的地旅游收益最大化。(本文来源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期刊2008-05-01)

安刚[9](2007)在《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的旅游网站现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接着引进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概念,说明构建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的必要性;最后,对于怎样构建一个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进行了一些探讨。(本文来源于《市场周刊(理论研究)》期刊2007年01期)

程立为[10](2005)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网络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业信息化的标志性成果“金旅工程”目的地营销系统框架已在我国初步建立,但就整个行业来说,旅游业信息化程度仍然很低,加强包括旅游目的地营销网络在内的信息化基础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多次强调,在我国由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必须主动占领市场和技术的制高点。技术上的缺位必将影响我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信息化是提升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目的地营销系统网络构建的目标、功能、原则等要素来看,目的地营销系统网络构建属于旅游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因此具有经济学意义上新型公共品的特征,这与我国实行的“政府主导”发展旅游的产业格局相一致;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涉及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行业组织、目的地政府及其他部门、目的地居民、相关产业等多种因素,通过构建全国旅游行政办公网、旅游行业管理业务网、公众商务网和旅游综合数据库,能很好统领以上要素;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使网络营销组合的各个环节更加便利,具体如网站建设技术、表单、语言与技术标准、多媒体能力、数据库营销、防范计算机病毒、阻止服务器攻击、购物代理技术、增加带宽和交易安全、整合营销传播技术等,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网络同样需要以上技术的支持,从而更好地传递客户价值、宣传目的地形象并营销旅游目的地,并提高目的地信息化程度。 我国地域性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目的地营销系统网络建设也要有阶段性,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尤其是旅游业总体规划以及在地方经济发展的比重等因素,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色,且技术还有升级的空间;作为信息化基础建设,要加强各部门资源的共享,而不能搞重复建设,把国家的建设资金用到优势项目上去;作为技术手段,无线、卫星通信等技术也是延伸旅游营销的方法,并且要加强新技术营销和传统营销的结合,整合技术和资源,全面提高营销效果,早日实现我国旅游“世界旅游强国”的梦想。(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05-05-01)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是指目的地营销机构在网络支持下所开展的目的地营销活动,其理论来源于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与网络营销理论的结合。本文认为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不等同于目的地营销网站,它涉及基于内联网、外联网和互联网的营销信息系统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的系统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马艳欢,刘君.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耦合浅谈[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

[2].李捷.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

[3].闫敏.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功能提升研究[D].新疆大学.2013

[4].唐蕾.面向个性化服务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构建研究[D].暨南大学.2011

[5].张柳,李君轶,马耀峰.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耦合分析[J].经济地理.2011

[6].张伟杰.天津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1

[7].李君轶.基于游客需求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评价——以我国省级旅游官网为例[J].旅游学刊.2010

[8].郑琳.基于信息服务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构建[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

[9].安刚.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的构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

[10].程立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网络构建研究[D].武汉大学.2005

标签:;  ;  ;  ;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论文-马艳欢,刘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