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陆地生态系统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一环因其巨大的有机碳贮量正日益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活跃领域。大中尺度下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估算业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先兆区,但因其地理条件恶劣、交通条件不便、资料不易搜集不利于大中尺度下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研究。3S(RS,GIS和GPS)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在这一区域大中尺度下进行有机碳碳贮量研究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西北部的雀儿山为研究区,利用ASTER卫星图像技术结合野外调查资料,对雀儿山西南坡幅员面积365.85km2内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贮量和土壤有机碳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植被碳密度总体上呈条带状或团块状分布,平均植被碳密度为56.06t hm-2。从空间格局上看,北部的高山亚高山地区植被碳密度较高,而南部的干旱河谷地带植被碳贮量较低。高值区(125-250 t hm-2)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域北部的高山亚高山区,集中于色曲河流域俄产至春龙段和南部的金沙江沿岸的格乌、折松渡地区,并零星分布于研究区域中部地区如更庆、龚垭等地;低值区(1-60 t hm-2)主要分布于北部的贡布堆、上压吧和更庆以南的色曲河河谷内,并在南部的岗托至申龙达段金沙江沿岸形成一个狭长区域。全区植被碳密度中等(60-125 t hm-2)的区域则多集中分布于达芒多以南至色曲河与金沙江交汇处这一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内。全区植被碳密度高、中等和低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4.94%、30.22%和54.84%。(2)植被碳贮量总计为2.05×106 t,植被类型分布面积大小变化的顺序是:灌木(24779.33 hm2)>针叶林(5570.46 hm2)>阔叶林(4532.63 hm2)>草(1683.86 hm2)。而其植被碳贮量大小变化的顺序是:针叶林(7.80×105t)>灌木(7.62×105t)>阔叶林(5.09×105t)>草(0.02×105 t)。对植被碳贮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不同的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碳密度和碳贮量差异较大,而海拔、坡向和坡度对研究区内北部高山亚高山地区植被碳密度影响较南部干旱河谷地区明显。(3)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格局与植被碳密度一致,仍然呈北高南低的分布态势。其中针叶林地土壤最高为30.02 kg m-2,阔叶林和灌木林地土壤次之分别为23.7 kg m-2和19.26 kg m-2,而草地土壤最低为18.9 kg m-2。受植被类型和根茎比影响,土壤有机碳密度垂直变化差异较大。而对于贮量(7.84×106t)而言,则是灌木林地土壤(4.77×106t)>针叶林地土壤(1.67×106t)>阔叶林地土壤(1.07×106t)>草地土壤(0.32×106t)。(4)研究区内植被碳贮量与土壤有机碳的总贮量为9.89×106t,四种植被类型中灌木有机碳贮量(5.53×106t)最高,针叶林(2.45×106t)次之,阔叶林(1.58×106t)居中,而草地(0.33×106t)为最低。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内有机碳贮量是相当巨大的,其主体土壤部分的有机碳贮量是植被碳贮量的3.82倍。通过分析植被碳密度与相应土壤碳密度关系表明植被碳贮量与土壤碳贮量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由此可见保护植被资源、提高该地区森林覆盖率不仅有利于该地区生态条件恢复,同时对于提高植被和土壤固碳能力也尤其重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宝天曼不同海拔典型栎类林植被与土壤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J].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5(02)
- [2].喀斯特地区城市杨树人工林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05)
- [3].太行山丘陵区群落演替进程中碳贮量变化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09(04)
- [4].中亚热带4种混交幼龄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特征[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05)
- [5].万木林青年和老龄常绿阔叶林乔木层碳贮量分配特征[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1(02)
- [6].燕山北部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碳贮量[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06)
- [7].基于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的中国森林碳贮量估算[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11)
- [8].江西省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碳贮量及碳汇能力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14)
- [9].思茅松林区计划烧除对土壤碳贮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2)
- [10].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碳贮量与分配格局[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9(05)
- [11].天然次生林人工更新后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碳贮量的影响[J]. 生态环境 2008(06)
- [12].不同土地利用下黑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贮量的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1)
- [13].兼顾碳贮量和木材生产目标的森林经营规划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02)
- [14].亚热带森林逆向演替对土壤碳贮量的影响[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15].广西田林县不同造林模式人工林碳贮量的对比研究[J]. 低碳世界 2018(01)
- [16].利用卫星遥感和GIS技术测定印度切蒂斯格尔地区干旱热带森林的土地利用、生物量和碳贮量(英文)[J].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0(02)
- [17].喀斯特地区春玉米套作夏大豆下作物产量和农田碳贮量对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响应[J]. 南方农业学报 2015(09)
- [18].燕山北部山地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的生物碳贮量[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07)
- [19].长期耕种土壤剖面累积有机碳量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12)
- [20].西南峡谷型喀斯特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格局[J]. 生态学报 2014(19)
- [21].不同坡位杉木林土壤碳储量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2(06)
- [22].不同龄组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贮量及分布特征[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07)
- [23].西江流域桉树生态系统碳贮量与碳汇功能经济价值评价[J]. 广东林业科技 2009(06)
- [24].桤木人工林的碳密度、碳库及碳吸存特征[J]. 林业科学 2010(06)
- [25].火烧对长期封育草地土壤碳固持效应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2(14)
- [26].宁夏林业生态建设固碳效应及其潜力估算[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12)
- [27].中国土壤容重特征及其对区域碳贮量估算的意义[J]. 生态学报 2016(13)
- [28].长沙城市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碳贮量特征[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09)
- [29].甘肃省森林植被碳贮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07)
- [30].湖南会同毛竹林土壤碳循环特征[J]. 林业科学 2009(06)
标签:植被碳贮量论文; 植被碳密度论文; 回归分析论文; 影响因素论文; 土壤碳密度论文; 土壤碳贮量论文; 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