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三国志》座谈会召开

第十二届《三国志》座谈会召开

一、第十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朱巧云,陈玉珊[1](2022)在《饶芃子学术年表》文中研究表明1935年2月18日(元宵节),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的一个书香世家。外祖父戴贞素又名戴仙俦,在当地多所学校执教,是潮汕知名的文人和书法家。舅父戴平万(原名戴均),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筹委和领导人之一。母亲戴若萱是当时潮安县第四女子小学校长。父亲饶华(原名饶旭东),曾就读于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回潮州后任潮安县《大光报》的副刊编辑,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革命,解放后是云南省的领导人之一。

郑铁生[2](2020)在《新中国七十年《三国演义》研究概述》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三国演义》研究硕果累累,这是中国《三国演义》研究史上最辉煌的历史阶段。其主要特征有: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为《三国演义》研究注入了巨大的推动力,进入了新时代;改革开放时代为《三国演义》研究提供了历史机遇,形成井喷式的学术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为《三国演义》研究搭建了广阔的天地,在新时期的继往开来。

窦金启[3](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董炜纬[4](2018)在《名人名着与文化产业的开发研究 ——以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徐霞客游记》记录了徐霞客一生壮阔的旅行,其不仅是一部记录详尽的游览手册、地理科学全书,也是一部经典名着。中国从古至今有很多名着流传于世,如中国古代四大名着《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近代作家鲁迅、沈从文等的作品,这些名着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今天,焕发了新的光彩。相关名着的作者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其名人效应在文化产业的开发中至关重要。图书再版、影视作品、动漫游戏、文化旅游、特色饮食、文化创意衍生品等都是名着资源在文化产业开发中的产品形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占比较大的一个业态,名着资源在其开发中也得以应用,名人故居、主题公园、影视城、文化旅游纪念品等都是文学名着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主要产品形态。名着资源开发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审美价值共同促进其文化产业化发展。作为一部具有历史积淀的游记类名着,《徐霞客游记》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受众基础,在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其进行文化产业开发是必然的选择。《徐霞客游记》的文化产业开发主要集中于节庆经济中节庆旅游的开发、对于江阴市“徐霞客镇”地名品牌的打造、文化旅游开发中旅游消费的多样性满足等方面。《徐霞客游记》全书共62.8万字,云南在徐霞客的游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记录云南的《滇游日记》约25万字。徐霞客游历云南的过程中对云南省境内所到之地进行了详细的记载,相关地区《徐霞客游记》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集中于佛教文化游、湿地生态文化游以及历史文化古镇游等类别,但这些文化旅游类别的开发多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并未真正体现其文化内涵及价值。对名人名着进行文化产业的未来开发进行思考,在大众文化消费兴起的时代,对其开发价值洼地的挖掘必不可少,相关徐霞客研究组织更是将有关徐霞客以及《徐霞客游记》的研究成果大众化,有利于应用研究成果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开发。弘扬徐霞客精神也是这个时代在开发徐霞客相关文化产业的同时,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结合具体徐霞客相关文化产业开发现状进行思考,在未来《徐霞客游记》相关文化产业的开发中,应注重大众文化消费的满足、定制体验产品的策划、互联网载体的应用以及新媒体等媒介的宣传,才能将徐霞客相关文化产业打造得更具竞争优势。

陈智颖[5](2017)在《《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文中提出

杜立芳[6](2018)在《刘少奇研究史》文中认为“刘少奇研究史”,将对刘少奇生平思想宣传和研究的发生发展、主要内容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对刘少奇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进行相关的背景条件分析阐述,概括其研究的特点和价值,并将选取代表作,对内容、思想、成就、方法乃至缺陷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和评论,点面结合,是刘少奇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细致的梳理和评介,是展现刘少奇研究的发展史。这个课题尚未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的研究进行研究,有助于总结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研究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推动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等的进一步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耻辱救亡和中国工人运动时代的到来催促对刘少奇这一革命人物的宣传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宣传和研究主要包括:少小时的他评和自评;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中共党内评价;简要的刘少奇传记作品。刘少奇重要着作的出版也有重要宣传和研究意义。总体而言,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对刘少奇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等各方面思想理论的真实报道和出版宣传,研究是零星的、不系统的,是刘少奇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最初的研究宣传资料,这些研究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宣传了中国革命。《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一文由民国时期创办的《新闻杂志》于1949年4月17日第3卷第1期发表,这篇文章呈现出“篇幅长、详细具体”深度报道的特点,是1949年之前刘少奇评传中引人注目的一篇。此文作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二章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宽松的社会氛围、编辑出版《刘少奇选集》提上日程、炭子冲刘少奇旧居对外开放等等,使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刘少奇生平思想有了可能性,由于刘少奇是不主张对自己的宣传研究的,没有《刘少奇选集》等真材实料做支撑,对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科学研究很难开展起来,研究成果也只能是零星的,多见于一些文章理论的宣传、对刘少奇活动的一些报道和一些老同志对刘少奇革命斗争历史的回忆性文章。它们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也是开展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一些基础资料。建国后十七年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出政治化倾向明显,研究成果具有预热性、宣传性、不系统性等特点,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实践上推进和理论上积累的价值。《刘少奇同志在山东》是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编着出的诸多宣传报道性的小册子之一,主要记录了刘少奇在山东的视察情况,是此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刘少奇地域性生平活动报道的小册子。吕振羽、江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记述了刘少奇1942年3月到1942年12月底期间回延安途中革命斗争的历史,展现了英明决断、光辉伟大的领导人形象,是一篇幅较长的回忆文章。这儿都视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三章曲折和歪曲(1966.5-1976.10)。即“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破坏了学术研究的正常秩序。“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非法打倒,刘少奇研究多为污蔑伪造不实之词,是“失真”的研究。“失真”的研究集中体现为:报刊杂志文章对刘少奇的大批判;各类书籍小册子对刘少奇的批判;中共党史书对刘少奇污陷、批判,而此时张志新等喊出人民心声。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具有政治宣传性,歪曲性、粗糙性等特点,没有任何学术价值,而有不少研究的教训可以记取。《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一书,主要是对炮制出来的一个个所谓的刘少奇叛徒集团进行批判,同时也对刘少奇很多思想言行进行批判,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批判刘少奇书籍,这里作为评介的代表作。这时大陆外的研究略显客观,如美国洛厄尔·迪特默《刘少奇》等。第四章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刘少奇百年诞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中国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学术界学术研究的局面尚未打开,刘少奇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全面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思想、政治、文化等政策环境的改变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正常化、学术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后,刘少奇研究的春天开始到来。最初,研究的文章较多,多是纪念性的,或者着重批判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制造的种种污蔑不实之词,带有拨乱反正、澄清历史是非的性质。由于《刘少奇选集》和他的各种专题文集相继出版,刘少奇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积累,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版的书籍逐步增多,研究涉及到刘少奇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文艺等各方面思想理论。1988年7月陈君聪《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出版,1992年1月陈绍畴《刘少奇在白区》出版,1992年8月王世谊《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出版,1993年4月商孝才《刘少奇哲学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1月谭献民《刘少奇建党思想与民族传统文化论纲》出版,1996年9月黄峥编《刘少奇的最后岁月(1966-1969)》出版,1997年7月李万青《刘少奇统战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9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刘少奇年谱》出版,1998年10月《刘少奇传》出版,等等。刘少奇百年诞辰之际,掀起了刘少奇研究和宣传的高潮,研究宣传刘少奇的图书总数达到60种之多。总体看来,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经历了由比较粗线条的勾画到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真实过程,还原了被歪曲的刘少奇的光辉形象和风貌。研究中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指导思想、领袖的思维逻辑方法和道德风范一览无遗,发挥了正能量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刘少奇在白区》一书,系统地记述了刘少奇在白区的斗争实践活动和思想理论上作出的独特贡献,是刘少奇白区工作研究最具权威性和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文中作为刘少奇实践和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一书对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面主要思想理论作深刻、多方面的考察研究,是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刘少奇党建思想的专着,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在众多学术成果中,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和《刘少奇传》最引人瞩目。《刘少奇年谱》,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材料为依据,对人物资料进行了具体的考证和梳理,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刘少奇的生平事迹、革命实践、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刘少奇传》,以大量文献档案、回忆录、采访录为基础,记述了刘少奇光辉的一生,反映了刘少奇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丰功伟绩。文中对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与《刘少奇传》进行了比较性的评介。第五章巩固和深化(1999-)。全国各地各类研讨会的举办和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的成立等研究平台的搭建,再加上刘少奇相关文献资料的进一步出版,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材。学术界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向全面和纵深方向发展,研究内容涵盖刘少奇生平思想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方面,一些研究论着具有新领域的开创性,思维角度方式方法都比较新颖,丰富了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1999年至今,出版了60多本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专着。2001年2月鲁彤等《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出版,2001年12月胡长水等《刘少奇之路:一个伟人的奋斗与命运》出版,2005年7月王双梅《刘少奇与抗日战争》出版,2006年1月黄峥执笔《王光美访谈录》出版,2008年陈成文等《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出版,2009年1月黄祖琳《刘少奇家世》出版,2011年5月徐占全等主编《工运领袖刘少奇》出版,2014年5月董一冰《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出版,等等。这一时期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研究内容的纵深性,研究成果形式的多样性,学术研讨和成果汇集呈现的常态化,特别是研究的现实视角和问题意识突出这些特点和价值。《刘少奇家世》一书,探寻了刘少奇家世的渊源历史,详细地介绍了众多的与刘少奇关系密切的亲属人物,这本书是在对家世人物生平事迹进行仔细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完成的,史料价值突显。此书视为代表作分析。《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一书,记述了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一系列民生思想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刘少奇的民生思想,是研究刘少奇民生思想的第一本专着,开拓了刘少奇思想新领域的深入研究,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王光美,与刘少奇共同生活了20年的妻子,作为刘少奇的秘书和最亲近的人,是刘少奇一手资料的获得者,对刘少奇宣传和研究贡献卓着,如刘少奇早期的口述资料和生平活动工作笔记,资料、文物的保存和捐赠以及纪念会和研讨会的参加,她还撰写和发表多篇回忆文章。访谈论着《王光美访谈录》,主角仍是刘少奇,文中对此进行了探究论述。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给以后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教训方面的参考,并推动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推陈出新、更出彩出色。

高燕[7](2017)在《晋剧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剧是中国北方戏曲中具有特色的代表性剧种之一,它的历史悠久、剧目丰富、音乐独特、表演技艺高超,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晋剧艺术遗产,使之能够作持续性发展,近年来晋剧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戏曲界学者对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戏剧文本研究,表演艺术家研究、戏曲音乐研究等选题。出于各种原因,晋剧艺术全面而系统的理论性研究成果至今未见。晋剧艺术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由于历史原因,古代与近代史料奇缺,散见于一些有关的回忆录、艺术杂谈等文章中,至于当今晋剧的戏剧改革,特别是晋剧乐队音乐的现代化发展,学术界还未来得及总结。为了弥补晋剧艺术研究中这些缺失点,本文以晋剧艺术研究为题,试对之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以期对晋剧艺术遗产的保护工作贡献一份力量。本文设晋剧的产生、传播、班社、剧目、音乐、表演、音乐创新等七个章节,对晋剧艺术进行系统研究。每个章节中特别针对前人未涉及的问题做了深入挖掘,以补缺失。如晋剧为何能够在旧时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远播外省,为何在晋商衰落以后能够继续留在冀蒙陕三省的部分地区并开花结果?而在其它地区却随晋商一起销声匿迹?对这些疑问学界尚未进行深入思考,本文在探索晋剧传播省外的动因时发现,晋剧在冀蒙陕落户地区均为北方“晋语区”。这些新“晋语区”的形成与明清时期的山西移民有直接关系,相近的习俗与方言正是晋剧能够在这些地区扎根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大量史料分析理清了晋语区的形成与晋剧落户这三省的联系。长期以来,对于晋剧班社的经济来源少有学者进行探索,一方面是囿于史料的缺乏,另一方面则是学界对班社的经济状况长期不重视造成的,以戏谋生的职业戏班资金来源是怎样的呢?本文从庙台广场演出、会馆演出、园馆演出、堂会演出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对班社经济来源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关于晋剧剧目研究,至今仍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此前山西省戏曲研究所曾进行过两次剧目(本)的整理,李谦光先生于2015年也曾做了晋剧剧目的收集整理工作。但这三次剧目统计均以剧情的发生年代作为分类标准,这样分类难以了解晋剧各发展时期曾上演过的剧目类型,因此为探索剧目与晋剧发展演变之间的规律带来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最严谨地做法即为对舞台题壁中有关班社、剧目、上演年代等记载进行统计,通过对各时期剧目题材、内容的分析摸索晋剧的发展规律。但舞台题壁史料极度缺乏,收集困难,本文收集了近40个舞台题壁,大量剧目的来源则通过王永年老艺人口述、刘巨才先生执笔的《晋剧百年史话》以及各地方志、戏曲志的记载。本文对近三十年来晋剧舞台上上演的剧目,包括新编传统戏、改编传统戏、现代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这项工作是对以往三次剧目统计的补充。为了更透彻地了解剧目与各剧种之间的关系,本文对600多出剧目进行了移植剧目、共有剧目、生僻剧目、昆曲、小戏(稍戏)、晋剧独有剧目、折子戏7个类别的分类,进一步摸索了晋剧剧目的来源与演变。对于晋剧音乐的研究,前人多从传统晋剧的唱腔、乐器演奏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近三十年来的晋剧现代乐队编制和乐队创作研究未曾涉及。本文自晋剧传统音乐设计到当代音乐创作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大量谱例分析,具体阐述了晋剧传统音乐设计与当代乐队创作在形态、结构上的改革与创新。本文的写作建立于大量的考察采访工作之上,为了达到研究的真实性,即便是已有的史料也需要做进一步的核实,通过考察采访工作笔者得到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口述史料,在大量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形成了本文写作的基本框架。本文在研究中运用了文献学、汉语方言学、田野考察、统计学、戏曲图像学等方法以增强论文写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吴敢[8](2017)在《《金瓶梅》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本文分为中国的《金瓶梅》研究、中国以外的《金瓶梅》研究、金学展望与思考三个部分,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瓶梅》研究历程和成果,分析金学过往之不足,探讨金学发展之途径,认为传统的金学与以文化与传播为标志的、以经典现代解读为旗帜的新金学相加合,必然会迎来新的辉煌成就。

刘业伟[9](2015)在《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文中提出本论文以鲁迅文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打通文学和历史研究的界限,借鉴创意写作的研究思路,运用文化领导权、文学生产等理论方法,从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等六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鲁迅文学院六十年来的办学情况,阐释了其作为文艺界的“黄埔军校”的重要意义和“文艺党校”的历史局限。以此,一方面可以厘清新中国新人培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多多少少地管窥到创意写作在中国的文学实践。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10月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了64年的历程。文研所的创办,既立足本土传统——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又借鉴于友邦——苏联的办学模式,体现了当时文艺界对新老解放区的传统以及苏联模式取舍整合的尝试与实践。它的创办,充分体现出新政权对文学新人培养的重视。文学学校的建立不仅仅是文学任务,也是政治任务。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分为三个时期,即中央文学研究所时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时期和鲁迅文学院时期。从考察可以得知,这三个时期的培养情况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同样,鲁院在不同办学时期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也有所区别,比如八十年代以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与高校联合办学;九十年代延续八十年代的思路,以举办进修班和文学创作专业班为主;到了新世纪则创造性地开办了高研班,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鲁院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中国的文坛淬炼输送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到现在,鲁迅文学院已经举办了近百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班。半个多世纪来,鲁迅文学院对于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产生了显着而又直接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重要奖项的获奖者中,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的学员也占有显着的比重。鲁院办学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各地对鲁院办学模式的模仿与复制,纷纷建立了作协文学院。在此基础上,鲁院牵头成立了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并在鲁院建立了常设办事机构联席会秘书处,这可以看作是鲁院对全国文学院的一个整合,以此为标志,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鲁院”格局已经形成。就鲁院初期的办学模式而言,很大程度上毫无疑问是苏联模式的拷贝。但在进入新时期以后,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鲁院已经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种新的文学新人培养机制已经形成。鲁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必将吸收包括创意写作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方法,努力拓展学历教育渠道,引入包括创意写作工坊在内的各种作家训练方法。

曾秀芳[10](2010)在《《三国演义》应用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三国演义》的应用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开始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而提出的新课题,也是从历史与文学拓展到文化,从应用科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其研究形式有三种:研讨会、着述、论文。

二、第十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饶芃子学术年表(论文提纲范文)

1935年
1938-1946年
1947-1952年
1953-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1年
1963年
1964年
1970年
1972年
1973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20年
2021年

(2)新中国七十年《三国演义》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为《三国演义》研究注入了巨大的推动力,进入了新时代(1949—1979)
    (一)以1953年作家出版社整理出版《三国演义》为标志,开启了新时代《三国演义》研究的新格局
    (二)1953年底冯雪峰主持召开部分在京学者参加的《三国演义》座谈会,树立样板,引领学术导向,推动了全国三国演义研究的开展
    (三)1957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选了《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展示了初兴之荣
    (四)1959年历史学界为曹操翻案,错误地批评《三国演义》,引发了一场大辩论,揭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理论之争
二、改革开放时代为《三国演义》研究提供了历史的机遇,形成井喷式的学术大发展(1980—1999)
    (一)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的成立,是《三国演义》研究史的里程碑,极大地引导、推动和激励了《三国演义》研究的蓬勃发展
    (二)《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的播放,不仅使《三国演义》雅俗共赏达到空前,出现“三国热”,而且推动了应用研究的深入
    (三)《三国演义》地方学会的创建和发展,使《三国演义》研究出现地域化特色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为《三国演义》研究搭建了广阔的天地,在新时期的继往开来(2000—)
    (一)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主抓《三国演义》基础性大型文献和长期的学刊,与学者推出有影响的着作并行发展,相映成辉
    (二)薪火相传,新老交替,选拔德才兼备的后继者充实到学会班子
    (三)七十年来《三国演义》三大难题所取得的新观点、新方法、新视野
        1.《三国演义》作者籍贯、生平的研究及其争辩
        2.《三国演义》版本的整理、校注到数字化的研究
        3.《三国演义》研究方法的新视野
        (1)《三国演义》虚实关系的制约机制
        (2)《三国演义》虚实要素组合机制
        (3)史实与虚构统一在想象之“场”中,是整体性形态

(3)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一、美国
        二、法国
        三、俄罗斯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一、越南
        二、蒙古
        三、印度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一、匈牙利
        二、泰国
        三、埃及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名人名着与文化产业的开发研究 ——以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四) 研究意义、价值与创新之处
一、名人名着的文化经济价值分析
    (一) 名人名着文化产品的表象形态
        1、图书出版
        2、影视作品
        3、动漫游戏
        4、文化旅游
        5、文化创意衍生品
        6、饮食文化
    (二) 名人名着的综合价值
        1、经济价值
        2、社会价值
        3、审美价值
    小结
二、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的文化产业门类实证分析
    (一) 节庆经济:节庆旅游开发
        1、宁海县“中国徐霞客开游节”
        2、江阴市“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
    (二) 地名文化品牌:“徐霞客镇”的设立
    (三) 文化旅游: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1、文化旅游标志地的建立
        2、文化旅游体验的增加
    小结
三、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对云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影响
    (一) 云南开发《徐霞客游记》相关文化旅游产业的类别
        1、佛教文化游
        2、湿地生态文化游
        3、历史文化古镇游
    (二) 云南《徐霞客游记》相关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徐霞客”文化重视程度较低
        2、形式单一的徐霞客旅游产品展示
        3、对“徐霞客”文化缺乏有效宣传
    小结
四、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文化产业开发的思考
    (一) 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文化产业价值洼地的估值和挖掘
        1、大众文化消费的兴起
        2、“徐学”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
    (二) 弘扬“徐霞客精神”
    (三) 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文化产品形式的假设与分析
        1、大众文化产品
        2、定制体验产品
        3、互联网产品
    (四) 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促进云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1、增强文化旅游体验
        2、新媒体的宣传营销
        3、满足大众文化消费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刘少奇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的特定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 第二章
    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的研究准备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山东人民出版社《刘少奇同志在山东》 第四节
    吕振羽、江明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 第三章
    歪曲和曲折(1966.5——1976.10)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失真”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 第三节
    南开大学卫东红卫兵《卫东》编辑部《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 第四章
    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研究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陈绍畴与《刘少奇在白区》 第四节
    王世谊与《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刘少奇传》 第五章
    巩固和深化(1999—) 第一节
    1999至今研究的有利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黄祖琳与《刘少奇家世》 第四节
    董一冰与《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 第五节
    王光美的宣传和回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晋剧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结构与创新
第一章 晋剧历史寻踪
    第一节 晋剧产生的社会环境
        一、地理环境
        二、土地与人口
        三、社会习俗
        四、方言韵味
    第二节 晋剧的发展演变
        一、明末清初时期
        二、清代中晚期
        三、二十世纪上半叶
        四、二十世纪下半叶
第二章 晋剧传播考察
    第一节 晋剧传播的动因
        一、山西移民与晋语区的形成
        二、晋商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晋剧在本省的传播
        一、太原府
        二、汾州府
        三、平定、辽州管辖区
    第三节 晋剧在外省的传播
        一、河北省
        二、内蒙古
        三、陕西省
第三章 晋剧班社考证
    第一节 晋剧班社发展脉络
        一、晋剧班社组织机构
        二、不同时期的晋剧班社
    第二节 着名班社与名角
    第三节 晋剧班社的资金来源
        一、庙台广场演出
        二、会馆演剧
        三、园馆演出
        四、堂会戏
第四章 晋剧剧目梳理
    第一节 晋剧剧目的历时分类研究
        一、清末民初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
        二、民国时期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
        三、新中国建国初期(1949—1979)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
        四、改革开放以来(1980— )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
    第二节 晋剧剧目的内容分类研究
        一、道德伦理剧(家庭伦理剧)
        二、忠君报国剧
        三、清官廉吏故事剧
第五章 晋剧表演探索
    第一节 晋剧行当划分
    第二节 晋剧各行当表演技艺
        一、旦角表演技艺
        二、生角表演技艺
        三、净角表演技艺
        四、丑角表演技艺
    第三节 晋剧表演绝技
第六章 晋剧音乐解析
    第一节 晋剧唱腔
        一、唱腔调式
        二、唱腔音域
        三、唱腔构成
        四、唱腔板式
        五、唱腔结构
        六、唱词格式
        七、唱腔的艺术特点
    第二节 乐队音乐
        一、管弦乐曲牌
        二、打击乐曲牌
        三、锣鼓经改革
    第三节 晋剧传统乐队编制
        一、文场乐器
        二、武场乐器
        三、乐队布局与乐器排位
    第四节 晋剧传统音乐设计
        一、创腔设计
        二、器乐曲牌的编创
        三、器乐与唱腔的结合
        四、传统戏曲音乐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 晋剧音乐创新研究
    第一节 晋剧音乐的创新历程
        一、1969年——1979年
        二、1980年——1999年
        三、2000年—
    第二节 当代晋剧音乐创作
        一、“移步”式创作
        二、“换形”式创作
        三、多声配置
        四、乐队编制及器乐写作
        五、从传统音乐设计到当代音乐创作的主要变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晋剧剧目一览表
附录B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晋剧谱例
附录C 打击乐曲牌 (锣鼓点)
附录D 晋剧音乐人物调查表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金瓶梅》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的《金瓶梅》研究
    (一) 1979—1984年的《金瓶梅》研究
    (二) 1985—1994年的《金瓶梅》研究
    (三) 1995—2000年的《金瓶梅》研究
    (四) 21世纪初的彷徨
    (五) 对金学的质疑与辩正
    (六) 金学的中兴
二中国以外的《金瓶梅》研究
    (一) 日韩的《金瓶梅》研究
    (二) 欧美的《金瓶梅》研究
    (三) 21世纪以来的《金瓶梅》研究

(9)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
    第一节“文学大一统”时代里的“文学新人”
    第二节“文化领导权”语境下的“新人培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
    第一节 文研所与延安鲁艺
        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特别优待
        二、师资队伍和招生方式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四、尝试改变办学方式
    第二节 文研所与高尔基文学院
        一、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借鉴
        二、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创新”
    第三节 文学研究所与丁玲
        一、为何选择丁玲?
        二、创办文学研究所
        三、主政文研所的厄运
        四、平反后的丁玲与文研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文研所的筹备与成立
        一、文研所的筹备
        二、文研所的成立与倒掉
    第二节 文讲所的恢复与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一、文讲所的恢复
        二、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第三节 鲁院的办学环境
        一、朴素而典雅的鼓楼东大街
        二、艰苦而有趣的朝阳区党校和职工大学
        三、素雅而偏远的八里庄
    第四节 鲁院的学习风气
        一、活跃的课堂
        二、多彩的课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文研所招生特点
        二、在办学中发展
    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停办之前的文讲所
        二、恢复工作以后的文讲所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进修班:八十年代鲁院办学形式
        二、与高校合作办学
        三、多样化办班:九十年代鲁院的招生办学
        四、高研班:新世纪鲁院的招生办学
    第四节 不同时期的对比与渐变
        一、文研所时期
        二、文讲所向鲁院过渡时期
        三、九十年代
        四、新世纪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理论学习
        二、社会实践
    第一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文讲所前期
        二、文讲所后期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八十年代
        二、九十年代及新世纪初期
        三、新世纪高研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
    第一节 从对作家队伍的影响到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一、对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的影响
        二、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第二节 从小鲁院到大鲁院:地方对鲁院培养模式的复制
        一、各地对鲁院的模仿和复制
        二、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第一节 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创意写作视域下的文学新人培养
        一、文学新人培养的可行性
        二、中国创意写作方兴未艾
    第二节 一个新的培养路径:可借鉴的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
        一、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的发展成就
        二、鲁院借鉴创意写作的基础与前景
    本章小结
附录
    一、鲁院更名后开展的文学活动
    二、历届高研班学员名单
    三、鲁迅文学院讲义一览表
    四、鲁迅文学院历届主要负责人任职简表及简历
    五、鲁迅文学院主要授课教师名单
    六、史料
    七、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访谈录
    八、鲁迅文学院办班名录(1950年—2014年)
    九、鲁迅文学院学员问卷调查
主要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
后记
致谢

(10)《三国演义》应用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会研讨
二、论着
三、论文

四、第十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饶芃子学术年表[J]. 朱巧云,陈玉珊. 华文文学, 2022
  • [2]新中国七十年《三国演义》研究概述[J]. 郑铁生.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3]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名人名着与文化产业的开发研究 ——以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为例[D]. 董炜纬. 云南大学, 2018(01)
  • [5]《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J]. 陈智颖.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4)
  • [6]刘少奇研究史[D]. 杜立芳. 扬州大学, 2018(07)
  • [7]晋剧艺术研究[D]. 高燕.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1)
  • [8]《金瓶梅》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 吴敢.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17(01)
  • [9]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D]. 刘业伟. 上海大学, 2015(02)
  • [10]《三国演义》应用研究综述[J]. 曾秀芳. 天中学刊, 2010(04)

标签:;  ;  ;  ;  

第十二届《三国志》座谈会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