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物法处理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初步研究

用生物法处理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初步研究

论文题目: 用生物法处理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初步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

作者: 樊林

导师: 霍丹群,袁秀平

关键词: 石油烃,污染物,生物法,去除率

文献来源: 重庆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石油烃类污染物日益增多,石油进入大气、土壤、水系后,对动植物和人体将产生严重危害。尽管目前对含油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国内外都作了大量研究,但是传统的物理、物理化学、化学、电化学方法都不能达到好的除油效果,尚需对含油废弃物作进一步处理。而生物法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能耗低,二次污染小,常温下处理,操作简单,出水水质好,适应性强,除油率高,菌种易于获得等优点。同时它具有繁殖快,适应性强的特点,如果提供给微生物适宜的生长环境和特定的营养元素,就可繁殖出大量的目的微生物。因此,用生物法处理石油烃类污染物的研究具有可行性,并具现实意义。微生物处理法能将原油较彻底分离、分解,乙烷、异丁烷、苯酚类衍生物均可有效地从废水中去除,乙烷的生化去除率可达77%左右,苯酚类衍生物地生化去除率可达85%-100%,不仅成本低,而且无二次污染。与传统的物化方法相比,生物法处理石油烃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研究的主流。本文以含石油烃污染物的钻井废泥浆为研究对象,对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实验室筛选、驯化,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选育出一株石油烃降解菌株Y-2。通过群体、个体、和生理生化实验鉴定菌株Y-2属假丝酵母属。(2)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Y-2的生长最适接种量在6%-10%;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其最适生长pH范围为4-6。通过正交试验对种子液培养条件的优化,得到了种子液的最佳培养条件。其最佳生长条件为:A2B4C2D3,即温度为30℃、转速为200rpm、pH为4.5,接种量为9%。(3)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对钻井泥浆进行处理时,添加营养物质对废泥浆中石油烃降解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其中氮源和磷源是对石油烃降解效果最大的影响因子。通过对不同氮、磷源对废泥浆石油烃降解影响的比较,筛选出了对本试验废泥浆降解促进作用最大的氮、磷源分别为(NH4)2SO4、KH2PO4。(4)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了单因素的最适范围:温度范围为30℃-36℃;最佳接种量在15%-25%;pH值在6-8。通过正交试验的优化得到了Y-2处理废泥浆石油烃的最佳的处理条件为时间60h, PH=7.5,培养基加入量15ml,菌液接入量20ml,转速为160rpm。该条件下Y-2对废泥浆中石油烃的降解率达到了91%。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石油污染的产生及危害

1.2 国内外石油污染处理的研究现状

1.3 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原理

1.4 生物法处理石油污染存在的问题

1.5 本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2 含油污泥中微生物菌种的分离纯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微生物生长的营养要素

2.2 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机理

2.3 微生物菌种的驯化培养

2.4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纯化

2.5 影响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类物质的因素

3 石油烃降解菌的选育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4 降解石油烃微生物的初步筛选

3.5 石油烃降解微生物菌株的复筛

3.6 本章小结

4 菌株Y-2 的初步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菌株Y-2 的分离纯化

4.3 菌株Y-2 初步鉴定

4.4 个体形态特征

4.5 菌株Y-2 的生长特性

4.6 Y-2 的生长条件正交优化

4.7 本章小结

5 营养条件对钻井废泥浆石油烃降解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营养物质对废泥浆中石油烃降解的促进作用

5.4 N、P 对废泥浆中石油烃降解的促进作用

5.5 本章小结

6 废泥浆中石油烃降解特性研究

6.1 前言

6.2 温度对废泥浆中石油烃降解的影响

6.3 接种量对废泥浆中石油烃降解的影响

6.4 初始PH 对废泥浆中石油烃降解的影响

6.5 废泥浆中石油烃降解最佳条件

6.6 最佳降解条件下的废泥浆石油烃降解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发布时间: 2006-12-05

参考文献

  • [1].微生物修复对石油烃的去除特性及土壤微生态环境变化研究[D]. 叶茜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 [2].生化黄腐酸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 任煊静.华东师范大学2018
  • [3].渗透性反应墙处理被石油烃类物质污染地下水的室内试验研究[D]. 唐凤琳.兰州理工大学2013
  • [4].浅层地下水中典型石油烃类污染物的自然衰减规律[D]. 石文娟.吉林大学2011
  • [5].生物法处理“恶臭”污染物新技术研究[D]. 夏蕾.中国石油大学2007
  • [6].磁粉对生物法处理重金属废水影响的研究[D]. 涂宁宇.广东工业大学2004
  • [7].石油烃降解菌Acinetobacter venetianus WB1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 WB2的降解性能及最适降解条件的研究[D]. 韩博.天津大学2016
  • [8].渤海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学分析[D]. 邸富荣.天津科技大学2017
  • [9].生物法处理低浓度甲醛污染物的研究[D]. 程足芬.北京化工大学2009
  • [10].生物法处理钻井废水的实验研究[D]. 许怡.西南石油学院2005

相关论文

  • [1].石油降解菌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水体石油污染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及机理研究[D]. 贾燕.暨南大学2007
  • [2].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D]. 卢丽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 [3].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多环芳烃降解菌研究[D]. 何晶晶.新疆农业大学2008
  • [4].石油降解菌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及应用研究[D]. 崔爱玲.中国海洋大学2006
  • [5].复合菌对胜利油田石油的降解研究[D]. 钟伟.四川大学2006
  • [6].石油降解功能菌的筛选,驯化及其应用[D]. 刘鹏.四川大学2006
  • [7].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群的构建及其在生物修复中的强化作用研究[D]. 郑金秀.武汉大学2005
  • [8].降解石油烃优势菌的筛选、分离及性能研究[D]. 孙远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 [9].供氧对石油烃降解及烃类物质代谢的影响研究[D]. 肖灵铃.重庆大学2005
  • [10].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D]. 谷妮娜.东北大学2006

标签:;  ;  ;  ;  

用生物法处理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