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Be和26Al的AMS高灵敏度高精度测量

10Be和26Al的AMS高灵敏度高精度测量

论文摘要

随着加速器质谱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就地成因核素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并以10Be和26Al的研究程度最为深入,且应用范围较广,但由于测量灵敏度的限制,发展缓慢。本工作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质谱装置上发展了10Be高灵敏度、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具体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对掺杂不同导电介质以及掺杂比例对引出束流的大小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采用掺Nb粉且质量比Nb:BeO=3:1时引出BeO-的束流为最佳,低能端BeO-的典型束流为1.5μA,比以前的束流提高了大约3倍。(2)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建立了同时测量装置和方法,即在利用探测器测量10Be的同时,利用分析磁铁后的偏置法拉第筒同时测量9BeO-的束流,避免交替测时束流变化造成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测量精度。(3)为了提高测量灵敏度,对探测器入射窗进行了改造,有效降低了10B的计数率,并利用软件,采用多路符合开门方法,有效地排除了10B和7Be的本底干扰,准确得到10Be的计数,使空白本底n10Be/n9Be的值降到了1.7×10-14;(4)为了给实际样品的测量提供更好的参考物质,制备了一系列10Be的稀释标准样品,并进行了测量,为以后测量超低含量样品提供了参考标准;(5)建立了从黄土石英样品中提取10Be和26Al化学流程;(6)对洛川黑木沟L1、L2、L4、L8四个地层的黄土石英样品中就地成因的10Be和流程空白样品中的10Be浓度进行了测量,计算了各地层中10Be的含量。可望通过测定黄土石英样品中10Be和26Al,给出10Be/26Al的比值,计算出各地层黄土的埋藏年龄,确定地层年龄,实现对较老碎屑沉积物的绝对测年。用这样的方法测定中国黄土埋藏年龄,在国际上尚属首次;本论文还对26Al的测量进行了一些探索。对引出Al-和AlO-的束流以及对26Mg的压低情况进行了研究;尝试了几种测量方案,提出利用Q3D充气磁谱结合TOF对26Al进行鉴别和测量的方法,并已根据该方案着手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的Q3D充气磁谱仪做了一些相应的改造,有望使26Al的测量灵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就地成因核素
  • 1.2 放射性衰变法及常规的MS分析法的局限性
  • 1.3 AMS优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0Be的研究'>1.4.110Be的研究
  • 26Al的研究'>1.4.226Al的研究
  • 1.5 CIAE-AMS早期
  • 1.6 本论文的工作
  • 第二章 AMS测量方法
  • 2.1 AMS的应用
  • 2.2 CIAE的HI-13串列AMS系统
  • 2.2.1 负离子的形成及负离子源
  • 2.2.2 注入系统
  • 2.2.3 加速器与分子离子的瓦解
  • 2.2.4 高能分析与传输
  • 2.2.5 粒子的鉴别
  • 2.2.6 电子学线路及数据获取系统
  • 第三章 AMS样品的制备
  • 10Be标准样品的制备'>3.110Be标准样品的制备
  • 3.2 黄土样品的制备
  • 3.3 样品的装靶
  • 第四章 AMS测量方法的建立
  • 10Be的AMS测量'>4.110Be的AMS测量
  • -的束流'>4.1.1 BeO-的束流
  • 10Be的同时测量'>4.1.210Be的同时测量
  • 10Be的AMS测量过程'>4.1.310Be的AMS测量过程
  • 4.1.4 Ni窗的改进
  • 7Be的干扰'>4.1.57Be的干扰
  • 4.1.6 系列标样的测量
  • 4.1.7 黄土样品的测量
  • 26Al AMS测量的一些思考和探索'>4.2 关于26Al AMS测量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 26Al的束流'>4.2.126Al的束流
  • 4.2.2 同时测量
  • 4.2.3 几种测量方案的探索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质子治疗的束流信息管理设计[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01)
    • [2].12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准直研究[J]. 核技术 2020(06)
    • [3].超级质子-质子对撞机中束流热屏模型的热力学性能分析[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9(09)
    • [4].束流均匀化聚焦六级磁铁设计[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9(00)
    • [5].用于超声分子束束流特性测试的纹影系统研制及应用[J]. 物理学报 2020(21)
    • [6].强流溅射源束流杂质的分析和消除[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7(04)
    • [7].单粒子效应试验用束流快门的研制[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1(00)
    • [8].6MV医用直线电子加速器束流中心方向调整方法的研究[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1(04)
    • [9].加速器用束流均匀化用非线性磁铁设计[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8(00)
    • [10].金属离子液束流增材制造研究现状及其发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17)
    • [11].离子束流后处理对类金刚石薄膜激光损伤特性的影响[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11)
    • [12].图像处理束流剖面测量系统设计[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7(03)
    • [13].离子推力器束流密度分布模型[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5(12)
    • [14].离子推力器束流均匀性改善方法研究[J]. 真空与低温 2015(03)
    • [15].电子探针高压束流线路分析[J]. 甘肃冶金 2013(01)
    • [16].微型法拉第筒阵列束流均匀性测量[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05)
    • [17].两种不同金属材料的过渡法兰对束流线真空度影响的研究[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7(00)
    • [18].储存环束流丢失信号检测电路设计[J]. 核技术 2010(06)
    • [19].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深层治癌束流线真空系统[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09(S1)
    • [20].北京谱仪Ⅲ束流铍管环形窄通道冷却优化设计[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8(11)
    • [21].采用罗戈夫斯基线圈诊断径向束流[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06)
    • [22].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束流分配系统设计(英文)[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04)
    • [23].近垒~7Be+~(209)Bi体系核反应实验研究[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9(00)
    • [24].机房温度对医用回旋加速器束流损失率的影响[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3(05)
    • [25].强流质子加速器束流匹配研究(英文)[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9(02)
    • [26].加速器束流均匀化探讨[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9(00)
    • [27].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束流踢轨控制系统[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08)
    • [28].质子治疗被动散射系统束流横向扩展的蒙特卡罗模拟[J]. 广西科学 2015(04)
    • [29].束流检测设备的研制[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4(00)
    • [30].束流轨道与相关环境参数的同步诊断技术[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01)

    标签:;  ;  

    10Be和26Al的AMS高灵敏度高精度测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