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论文-马元雄

人性善论文-马元雄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性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土情结,叁角恋爱,长篇小说,底层人物,王维,人性善,生存哲学,怀心,底层民众,爱情悲剧

人性善论文文献综述

马元雄[1](2019)在《弥漫在乡土里的芬芳与腐臭》一文中研究指出孙兴和的长篇小说《广爷川》从清末民初,写到国共内战时期、到解放、叁年困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一直写到新时代,横跨百年,纵观村庄变迁。通过描写生于广爷川,长于广爷川的数代人之间的恩爱纠葛、家长里短,对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善与恶有直观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对做人和(本文来源于《平凉日报》期刊2019-12-26)

夏海[2](2019)在《孟子人性善的修身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修身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作为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倡导治平天下,更加重视修身,“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之修身起点和归宿是性善论。在孟子看来,人性善(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9-10-21)

李巍[3](2018)在《性伪之分:荀子为什么反对人性善》一文中研究指出荀子反对人性善,既有基于人性恶的质疑,也有基于"性伪之分"的质疑,意义并不相同:前者只是以一种人性论(性恶论)批评另一种(性善论),后者才是关键,是要彻底拒绝人性论本身,即反对为善的实现提供基于人性的解释。因为性善论不论主张为何,首先是将性与善结合起来的理论。但荀子主张"性伪之分",则是要将善归于伪,促使性、善相分(或切断性与善的联系)。是故,性善论之不可接受,不在于对人性状况的判断不对,而是根本不应以性论善。当然,荀子否定的不是以人性说明道德上的善(善德),而是政治上的善(善治),因此是把孟子那里本为道德理论的性善论当做政治理论来看。虽然存在"误读",却因此揭示了性善论的理论界线。(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杨华方[4](2018)在《人性善的诗意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曹青反映金融题材的长篇小说《金纸鸢》,以李昊、唐涌波、宋拓然叁个银行人的浮沉为切入点,透视了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巨变。作者以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细节刻画,多层面展现了都市人追梦中的变化,细腻地表达了时代变迁中人性澄明境界的不懈追求,良知在欲望中的坚守,灵(本文来源于《湖南日报》期刊2018-11-09)

营辉[5](2018)在《人性善与恶的戏剧性嬗变——对扮演淮北梆子戏《平安是福》中县长角色的感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金钱重要性不容置疑,它支配着社会结构,调节着生活节奏,牵制着人际关系。不过,金钱不应该脱离道德、友善、责任、良知和做人基准而存在。一个人无须放任合法范围之外的欲望,因为邪恶欲望是万恶之源,邪恶欲望越大,所产生痛苦就越大,甚至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大型现代廉政梆子戏《平安是福》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我在《平安是福》剧中饰演县长高志国,对此感悟尤其深刻。(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12期)

徐飞燕[6](2018)在《人性善与恶的符号矩阵——电影《看不见的客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以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学说入手分析西班牙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的"人性"符号矩阵,以求对作品做出清晰简明的解读,从而窥探出电影中人性的极善与极恶。(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11期)

周满珍[7](2018)在《梁晓声 高举一颗燃烧的心,照亮人性善的道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为知青文学代言人,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感动几代人。探究他的文学初心,离不开高尔基的散文《丹柯的故事》,为照亮族人前行的道路,这位叫丹柯的美男子,掏出了自己的心。从《今夜有暴风雪》等代表作到2018年开年新作《人世间》,人到古稀的"老愤青",仍高举着一颗燃烧的心,照亮人性善的道路。(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期刊2018年07期)

云龙[8](2018)在《“羞恶之心”与道德之源——兼论孟子人性善的自我捍卫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羞恶之心"在孟子思想中同"恻隐之心"一道,构成着人之道德情感的本源根据,乃本心之一体两面。儒家的羞耻心并非植根于"同情",而是一种"通情",因而,"羞恶之心"的立足点既非利他主义,亦非利己主义,而是一种建立在"通感"基础上的、非对象性的"痛感"体验感受。"羞恶之心"作为人的道德本源性力量,本具先天性与固有性的特点,后天的礼乐教化在本质上乃是先天"羞恶之心"的外化显现形式。"羞恶之心"的这些特征为儒学中的德性自足论与孟子的人性本善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构成了人性本善的自我捍卫机制。(本文来源于《孔子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邓雨青[9](2018)在《人性善的呼唤与回归——浅析电影《芳华》及其原着小说的人性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和小说两个版本对于《芳华》故事的阐述提供了多维的解读,让我们对于人性善的呼唤与回归有着更深刻的认识。"触摸"事件过后,刘峰、小萍(小嫚)陆续认清集体、时代对善的衡量与真实的人性间的差异,并学会对人性善加以珍重,而萧穗子等人为了"正义"背叛了刘峰的善良,多年后,他们对刘峰的人性善从不理解到呼唤的过程,又是另一个角度对人性善的表达。(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8年03期)

曾睿涵[10](2017)在《浅谈歌德诗剧《浮士德》对人性善与恶的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歌德是着名的戏剧家和哲学家,《浮士德》作为歌德着名的代表作,其中对善与恶进行了充分的阐释和说明,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对于善与恶的探究从未停止,人性中的善是人们美好的品质,但是恶却也从未离开,恶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性善的实现。从《浮士德》中不同角色的代表,将善与恶更加具现化,促使人们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获得别样的情感体验。作为一名高中生,结合自身情感体验,从多种角度来探究歌德《浮士德》中所阐述的善与恶。(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7年19期)

人性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修身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作为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倡导治平天下,更加重视修身,“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之修身起点和归宿是性善论。在孟子看来,人性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性善论文参考文献

[1].马元雄.弥漫在乡土里的芬芳与腐臭[N].平凉日报.2019

[2].夏海.孟子人性善的修身思想[N].人民政协报.2019

[3].李巍.性伪之分:荀子为什么反对人性善[J].学术研究.2018

[4].杨华方.人性善的诗意表达[N].湖南日报.2018

[5].营辉.人性善与恶的戏剧性嬗变——对扮演淮北梆子戏《平安是福》中县长角色的感悟[J].戏剧之家.2018

[6].徐飞燕.人性善与恶的符号矩阵——电影《看不见的客人》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8

[7].周满珍.梁晓声高举一颗燃烧的心,照亮人性善的道路[J].中国老年.2018

[8].云龙.“羞恶之心”与道德之源——兼论孟子人性善的自我捍卫机制[J].孔子研究.2018

[9].邓雨青.人性善的呼唤与回归——浅析电影《芳华》及其原着小说的人性书写[J].视听.2018

[10].曾睿涵.浅谈歌德诗剧《浮士德》对人性善与恶的阐释[J].农家参谋.2017

标签:;  ;  ;  ;  ;  ;  ;  ;  ;  ;  

人性善论文-马元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