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皖地区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力机制(1500~1937)

苏皖地区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力机制(1500~1937)

论文题目: 苏皖地区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力机制(1500~1937)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历史地理学

作者: 赵赟

导师: 满志敏

关键词: 苏皖地区,土地利用,驱动力,数据误差,耕地面积,徽州,苏北沿海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是当今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是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一个十分热门的跨学科课题。本论文在广泛占有资料和全面把握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历史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统计学SAS分析技术,比较认真、系统地总结了历史土地数据存在的四大误差(系统误差、区划误差、技术误差和感觉误差),开创性地提出了将纳税单位转化、校准为可以信赖的面积单位的可行性途径,并以此完成了苏皖地区明后期、清中期分县耕地面积的重建和修正。从而用比较翔实的数据揭示了明清以降苏皖地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及开发时序。进而在剖析典型区域(皖南山区、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基本形态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驱动力机制问题。同时也应看到,修正数据向来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它必须同时满足许多苛刻的条件。为此,本课题不打算争论绝对意义上的真实,没有哪一种土地调查统计是完全无误差的。本课题始终遵循着尽量缩小误差、把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的要求,并为此一再强调:任何测量(统计)都存在误差,误差只能缩小,不能消除;数据的可信度很大程度依赖于对误差的控制,即在某个范围内是允许的,或高或低都是允许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课题所做的努力颇具建设性,重建、修正后的分县耕地数据是经得起检验的,并将此问题的研究扎扎实实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本论文的探索不仅处于该领域的前沿高度,而且对类似研究及当今区域可持续发展均有一定的可资借鉴意义。当然,囿于资料、技术和学力的限制,“顾此失彼”在所难免,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将随时依据新的实证成果作出改进。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土地利用研究的对象、意义、现状及问题

一、土地利用的内涵

二、土地利用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1. 研究进展

2. 一个日益迫切的问题:历史数据的校准

第二节 纳税单位:明清土地数据的定性及问题

一、何炳棣:从“纳税海德”到“纳税单位”

二、梁方仲:提出“纳税单位”第一人

三、对纳税单位的置评

第三节 对一桩土地数据之争“公案”的检讨

一、问题的缘起

二、“公案”争论的过程

三、对主要学术观点的置评

四、突破口:《诸司职掌》所载田土清单

第四节 本课题欲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方法、资料

一、欲解决的问题

1. 土地数据的重建与检验

2. 土地利用变化过程

3. 驱动力机制

二、研究方法

三、资料运用

第二章 统计分析视角下的数据误差因素及其处理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系统误差:卫所变迁、跨境屯田及县域面积

一、苏皖卫所变迁及屯田的民化过程

1. 卫所变迁

2. 卫所屯田的民化过程

二、跨境屯田对土地统计误差的影响

三、分县卫所屯田数据的重建

第三节 区划误差:政区变迁、插花错壤及县界重建

一、苏皖县级政区变迁的时空特征

1. 时间特征

2. 空间特征

二、插花错壤的分布及其改正

三、县界重建及局限性

第四节 技术误差:折亩及其距离衰减规律研究

一、土地统计口径的复杂性

1. 标准尺度的变异

2. 民间田亩计量单位

二、折亩距离衰减规律研究

1. 理论基础

2. 折亩距离衰减规律

三、折亩误差的处理

第五节 感觉误差:以徽州府为例的讨论

一、瞒报、虚报与“加权效应”

二、纳税单位“真实”的一面:以徽州府为例

1. 土地丈量与数据操作

2. 土地数据与耕地面积

3. 耕地面积“峰值期”的确定

4. 嘉道时期“真实”耕地面积的估计

5. 余论

第三章 重建目标的集成与断面基准数据的来源

第一节 问题与重建目标的提出

第二节 册籍土地类型与耕地概念的界定

一、苏皖明清册籍土地类型

二、耕地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土地统计资料

一、苏皖方志概况及问题

二、《江南通志》和《古今图书集成》

第四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土地统计资料

一、经界局的历史地位

二、农商部的调查

第五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土地统计资料

一、立法院与主计处的调查(1929~1930)

二、卜凯的中国土地利用调查(1929~1933)

三、实业部的调查(1932)

四、土地委员会的调查(1934~1935)

五、财政部的土地陈报(1934~1936)

六、讨论

第四章 分县耕地面积的重建与检验

第一节 关于研究方法的说明

一、思路与方法

1. 重建公式的给出

2. 利用峰值期垦殖率

二、人均耕地面积不具检验意义

三、峰值期垦殖率的论证

1. 康雍“浮夸风”折射的问题

2. 边际土地的开发:与山争地和与水争田

四、重建的局限性

第二节 江苏分县耕地面积

一、江宁布政司

1. 江宁府

2. 扬州府

3. 通州

4. 海州

5. 淮安府

6. 徐州府

二、江苏(苏州)布政司

1. 苏州府

2. 太仓州

3. 松江府

4. 镇江府

5. 常州府

第三节 安徽分县耕地面积

一、皖北地区

1. 安庆府

2. 庐州府

3. 六安州

4. 颍州府

5. 凤阳府

6. 和州

7. 滁州

8. 泗州

二、皖南地区

1. 徽州府

2. 宁国府

3. 池州府

4. 太平府

5. 广德州

第五章 苏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异

第一节 明中后期的土地垦殖空间特征

1. 府际差异

2. 县际差异

第二节 清中期土地利用变化格局

一、清初土地利用概况

二、清中期土地利用空间分异

1. 省府县际差异

2. 空间分异的规律性认识

第三节 晚清:太平天国战争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一、安徽省

1. 战争过程

2. 土地利用格局

二、江苏省

1. 战争过程

2. 土地利用格局

第六章 徽州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1500~1900)

第一节 问题与资料

一、对既有成果的置评

二、本章欲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从粮食安全应对看徽商成因背景

一、徽州的耕地资源及分布

二、粮食供应及运输渠道

1. 粮食供应严重不足

2. 运输渠道极为不便

3. 遏籴事件不断

4. 应对机制——徽商形成

三、从粮荒看恐慌

1. 《畏斋日记》所见乡民生活实态

2. 《浙江省截米案》折射的大恐慌

第三节 人口、市场与土地利用管理方式

一、人口压力下的土地利用变化

1. 明清徽州人口压力的判定

2. 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

二、茶业:从为生存而生产到为销售而生产

1. 徽州茶区生态环境分析

2. 《黟山采茶竹枝词》所见茶农生活

3. 徽商与茶叶运销网络

4. “茶粮争地”缘何没有出现

第四节 徽商、宗法与族田的高度膨胀

一、徽商资本与土地利用

1. 徽人从商比例及资本考察

2. 资本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二、明清徽州是一个典型的宗族社会

1. 祠堂、族谱之多位居全国首位

2. “田皆族中富室捐置”

3. 徽州族田功能的异化

三、明清徽州族田的高度膨胀

第五节 棚民、灾害与土地生态系统

一、棚民数量及开垦面积估算

二、被“妖魔化”的棚民

1. 棚民六大害

2. 棚民十大害

三、棚民是拓垦急先锋:兼论棚民的历史公正

1. 开垦“利害不能两全”

2. 玉米“山农视为要粮”

3. 棚民“俱系种地良民”

四、自然灾害、战争与防灾技术措施

1. “田土不重”的气候背景

2. 徽州自然灾害特点及影响

3. 十年战争及其灾害

4. 防灾技术措施

第六节 结语与讨论

第七章 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1900~1937)

第一节 问题与资料

一、“苏北”的概念界定

二、苏北研究的学术回顾

三、本文欲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盐业:废灶 并场 东迁

一、盐业嬗变的自然背景

1. 清代苏北沿岸新增面积2600km~2

2. 海涂演化特点的必然

二、盐场裁并与盐产

三、盐业嬗变的市场背景

1. 两淮盐业的核心差别

2. 张謇成本说

第三节 垦殖:禁垦 放垦 兴垦

一、禁垦与争田事件

1. 禁垦与私垦

2. 争田事件

二、禁与废:清末的文化权力格局

三、政策推动与放垦时空特征

1. “一律放垦”政策

2. 放垦步骤

3. 放垦推动兴垦

第四节 主体:公司移民垦民

一、盐垦公司创办时空特征

二、公司兴办的市场背景

三、张謇集团主导盐垦事业

四、移民时空特征考察

1. 移民时空特征

2. 优惠驱动而非强制迁移

五、土地收益对垦民吸附力问题

1. 每户耕地面积

2. 土地收益的虚与实

第五节 结构:耕地盐地荒地

一、盐垦区的土壤、气候与灾害

1. 土壤与棉花

2. 气候与棉花

3. 盐垦区的灾害:以1881年大海啸为例

二、水利工程与农田基本建设

1. 水利工程

2. 盐垦区的土壤改良

三、盐垦区的土地利用结构

1. 盐垦区土地面积

2. 耕地、盐地与未利用地

3. 盐垦区开垦情况好与公司垦区

第六节 “废灶兴垦”完成标志的探讨

一、盐垦兼营:从废灶到兴垦过渡

二、主导经济产业转换的完成

1. 公司兴办为何难以兴垦

2. 总量与普遍性问题

3. 技术改良已见成效

三、灶民身份转换的完成

1. 灶民境况每况愈下

2. 灶民转业的评判标准

第七节 简短的结语

第八章 变革与制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刍议

第一节 一个有待深入的课题

第二节 正面驱动与负面制约

一、人口变化:密度与压力

二、法规制度:导向与执行力

三、市场与城镇化

1. 市场取向与风险

2. 城镇数量

3. 城镇面积估算

四、战乱与灾荒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附录

表1 英文缩略语

表2-1 《万历田、地额及乾隆<江南通志>数》—安徽

表2-2 《万历田、地额及乾隆<江南通志>数》—江苏

表3 清中期苏皖地区省府县三级垦殖指数

主要参考论著

发布时间: 2007-06-28

相关论文

  • [1].明以来河南土地利用变化与人文机制研究[D]. 傅辉.复旦大学2008
  • [2].县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及空间格局变化模拟研究[D]. 谭永忠.浙江大学2004
  • [3].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的区域对比研究[D]. 韦素琼.福建师范大学2005
  • [4].上海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机制与环境效应[D]. 孟飞.华东师范大学2006
  • [5].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分析与评价研究[D]. 宗毅.天津大学2005
  • [6].广东韩江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综合研究[D]. 张正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
  • [7].局地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研究[D]. 王成.西南大学2007

标签:;  ;  ;  ;  ;  ;  ;  

苏皖地区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力机制(1500~1937)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