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嗜盐微生物是一类生长在超盐环境的极端微生物。由于其生长环境特殊,在长期的进化适应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特殊的代谢机制,可产生特殊的代谢产物。这为我们从中发现有应用价值的结构新颖的代谢产物提供了可能。本论文以从福建厦门、晋江及诏安沿海等4种生境采集到的样品中分离得到的耐(嗜)盐真菌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耐盐程度测定和抗菌活性检测,考查盐分对菌株的生长和代谢的影响,并对其中的2株红树植物内生耐(嗜)盐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初步的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耐(嗜)盐真菌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从采集到的29个样品中分离得到390株耐(嗜)盐真菌。经耐盐程度测定和抗菌活性筛选,表明分离所得的菌株普遍能耐受较高盐浓度,超过85%的菌株可在含15%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同时有63.3%的菌株表现出了对一种或多种指示菌具有拮抗作用,尤其是对白色假丝酵母有56.7%的受测菌株表现出拮抗活性。通过形态鉴定表明这些活性菌株主要分布于9个属,其中以青霉和曲霉为主。实验表明不同盐浓度的培养条件对耐(嗜)盐真菌生长和抗菌活性产生了影响。87.9%海洋来源的真菌在3%或6%NaCl浓度的培养条件下,生长较好。可见,海洋真菌多数是中度嗜盐真菌。对大部分受测菌株而言,盐分对其抗菌物质的产生有抑制作用,但也有部分菌株在加盐培养后具有更好的抗菌活性,表现为盐分促进其抗菌活性物质的产生。以HPLC为检测手段,比较这些菌株在不同盐浓度下次级代谢产物的差异,发现菌株Ty01b-8在加盐培养后代谢产物H1产量有显著的增加,完成其分离纯化后,鉴定为化合物chrysogine。这是以考查盐分影响代谢产物为指导,完成海洋真菌特定次级代谢产物分离和鉴定的首次报道。从红树植物内生真菌hy02a-3和HSGb-14f的发酵产物中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B1、B5、K1、K2、K3、K6和K7),其中B1结构还有待确定,B5定为4-(2-benzyl-2,3-dihydroxy-3-methylbutoxy)-2,3-dihydroxy-2,3-dimethl-4-xobutanoicacid,为尚未报道的新化合物,但未见有明显的抗菌和细胞毒活性。另5个为已知化合物。通过抗菌和细胞毒活性测定,发现化合物K3对白色假丝酵母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MIC为50μg/mL。本论文研究表明,海洋来源的耐(嗜)盐真菌中蕴藏着较丰富的抗菌活性物质产生菌,同时也蕴藏着较丰富的结构新颖的代谢产物,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微生物资源。